1954年,有两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毛骨悚...
1954年,有两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毛骨悚然的实验,而这个实验结果至今还一直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包括屏幕前的你。
这个实验就是把电极植入到一群小白鼠的脑子里,只要小白鼠按压杠杆,它们的脑子就会受到电击。
一般来说,这些小白鼠如果被电击到了,就会对这些杠杆感到害怕,但结果却恰恰相反,这些小白鼠居然不停地去按压杠杆,电击自己。
因为这些被电击的大脑区域就是快感中枢,这些小白鼠为了获得“快感”,所以才不停地去按压杠杆,甚至有些小白鼠在12小时内电击了自己7000多次。
后来这个实验结果,在人类的身上也得到了验证,比如一不开心就疯狂地吃东西,以此来获得快感,获得心理慰藉。
或者玩游戏、刷视频以此来满足心理需求,获得短暂的快感,但只要一听下来就会感到空虚,感到无所事事。
如果你有这样的现象就是跟小白鼠电击自己一样,陷入了“快感陷阱”,而这些都是大脑呈现出来的假象。
所以一旦陷入了这种困境,我们的意志越来越消沉,整天无精打采,一旦不玩游戏,不刷手机,就觉得时间过得好慢,最终变得一事无成,只能自怨自艾。
想要成功就得跳出这种“快感陷阱”,而想要跳出“快感陷阱”就得自律,而自律就是要摆脱大脑控制,做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那么如何跳出大脑控制,实现自律,完成人生逆袭呢?在《掌控习惯》中提出了4种方法,让我们掌握好习惯,不知不觉中就变得自律。
1、当你想要做以上提到的那些事情的时候,不如先暂停10分钟。
神经科学家克利尔发现,在10分钟这短暂的时间里,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而那些让我们获得“快感”的事情,就是大脑认为的奖励。
所以暂停10分钟,是要让大脑误以为你现在做的这件事,不能立刻得到快乐,那么它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需求了。
2、叠加习惯,其实想要变得自律非常简单,克利尔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了人类每天有40%到50%的行为都是出自于习惯,根本不需要刻意提醒。
所以只要你的好习惯越多,就会变得主动自律,但是玩游戏等这些可以立刻获得短暂快感的事情,我们都很习惯,而学习、健身、读书这些事情我们都难以习惯。
那么如何解决呢?就是用叠加习惯这个方法,用老习惯带新习惯。
比如当你晚上八点的时候,刚刚吃完饭想来玩一下游戏,那么不如不要克制这个想法,干脆直接玩,但是要给自己定一个要求,玩好这局游戏,就读一下书或者学习一下。
这些微不足道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好的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3、分清真假目标,我们常常在年末的时候都会定下新一年的目标,但这些目标大多都是往年没完成的目标。
为什么很多目标都是雄心壮志地定下,最终却都无法实现呢?因为你定的都是“假目标”。
什么是假目标呢?其实一个字就能鉴别。
“我不能再玩游戏了。”这是假目标。
“我不再玩游戏了。”这是真目标。
为什么一字之差就可以区别真假呢?因为“能”这个字就是在潜意识告诉你自己,其实你还可以继续玩游戏。
这种就是在欺骗自己,你现在做的很多事,不是因为想做,而是因为不做不行,因为这件事你根本就不认同,当然很难坚持下去了。
所以你应该先把“假目标”变成“真目标”,当你立下这个目标的时候,先写出来10个优点,并且说服自己。
4、克服完美主义,很多人完不成计划的时候,就自暴自弃,比如当你在减肥的时候,不小心多吃了一口,你就会想那干脆继续吃,明天再减肥。
不小心起晚了一小时,那就继续睡,明天再努力,不养好精神怎么奋斗呢?这种就是完美主义,它会毁掉我们的自律。
一旦现实与计划有些不符合的时候,就干脆放弃,然后另择时机,再实行计划,但这个计划却一直在计划,始终没有行动。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21天养成一个习惯”,但是克利尔发现,培养一个习惯不管是21天,还是30天,还是300天,都不能养好一个习惯。
因为一个习惯并不是时间长短决定的,而是跟次数有关系,只要你重复的次数够多,那么这个习惯自然形成了。
计划做不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每天都在做,每天都在坚持,重复的次数多了,就会慢慢变得自律。
就像科比,他每天坚持投篮1000次,坚持凌晨4点起床开始训练,日复一日,最终完成了非凡的成就,单场拿下了81分的战绩,获得了5次总冠军。
想要获得成功,实现人生逆袭,不再让别人瞧不起,在饭局上不再默默无闻,那就需要《掌控习惯》,才能掌控命运。
2021年马上到了,希望你2021年立下的目标不要等到2022年、2023年、2024年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