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漫谈:儒墨道法

前一段有一个朋友让我说说儒墨道法,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聊一聊。

如果说每一种文化的起源都有一个原点的话,

那中国文化肯定也有一个生发的源头,

那就是周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孔夫子他老人家会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我想老子他老人家在《道德经》二十一章里所说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还就是孟子他老人家所说的耳目之官。

都是说一种文化的生发都是从小到大,从粗到细,从虚到实,从仅一孔式的坐井观天到海纳百川式的有容乃大。

中国的文化哲学的原点就应该是周文化,准确的说就是周礼。

当时代发展到春秋战国的时候,以分封制为主的上层建筑和以井田制这个经济基础,已经失灵失效。

就有到后来七百余年的春秋战国,群雄逐鹿,礼崩乐坏,大家你争我抢,忙的不亦乐乎。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这时候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所以说诸子百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并非偶然。

他们只是一些有识之士,面对时代问题开出的药方而已。

其中最主要的有六家,儒墨道法,外加名家和阴阳家。其中核心就是儒墨道法。

先说说儒家。

这时孔夫子执拗地认为,“礼'是让大家回归大道,平息纷争的法宝。

就当夫子的徒弟宰予提出不必守三年之丧的质疑时,当时礼崩乐坏的程度就可见一斑了。

孔夫子就对宰予说,守三年之丧,是因为你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如果你心安理得,汝自为之。

夫子当时就说,予之不仁矣。大家想想看,就连夫子的嫡传弟子都认为周礼不可守,夫子得有多恨铁不成钢呀。

所以儒家就先进行了对周文化的反思,提出了“仁爱”的概念,仁爱的背后其实就是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尊亲亲的等级秩序。

儒家是开辟了道德价值之源,挺立了人这个道德主体,所以在之后的两千余年里,延续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文脉,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

所以这一套东西被历代统治阶层所青睐。

然而,在春秋战国那个人心不古的时期,并没有什么卵用。

这就是夫子他老人家,周游列国十三载,七十三岁撒手人寰,终其一生未能得志的根本原因。

儒家不管用,就该墨家了出场了。

墨家就对周文化持否定态度,主张非儒节葬等,

就想打家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墨家军就吐侠士一般不拘小节,反对周礼的繁文缛节。

但是侠义这东西不能治国理政呀,所以它也只能是一种小众文化,停留在小圈子里,发展不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墨家慢慢没落的主要原因。

墨家说完了,该说说道家了。

说到道家,大家肯定先想起的是一本书那就是《道德经》,不错,《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察世变,观古今,通大道,莫过于道家,道家的思想脉络很清晰,那些大道名言警句,足以让人很震撼,这也是很多人喜欢道家的原因。

自从道家两千年前横空出世,他就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注入了“隐”的基因。

正所谓常言道,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等等。

彭泽县令陶彭泽渊明,就是古往今来最典型的例子,不为五斗米折腰,就高挂官印,辞官归故里。他绝不会像屈原那样投江,死的悲壮。

陶渊明之所以为人所称道,就是因为他恬淡的性格,人说文如其人,《归去来兮辞》就是最好的例子。

什么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什么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多么潇洒,他就不是为了种地,纯粹是为了“玩”。这一玩可不简单,这一玩就玩出了千古风流。

开创了中国文人独有的隐士文化,从这一点上来看,足见《道德经》的影响力。

在这四大家里,最后生发的是法家。

其实法家的根在儒家,就像李克的老师是子夏,吴起的老师是曾子。

这一类儒家的门生,在我看来,可能是看不到希望,就拿起“利器”,毫不犹豫地开创了法家,可谓背弃师门。

当时如果夫子在世可能会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破口大骂,你们这些龟孙,败我门风。

遥想当年,李克相魏,吴起相楚,卫鞅相秦,一时间法家何等威武雄壮,真让人神往。

法家的看家本领说白了就是废井田废分封,行郡县。这样一弄就跟旧贵族这样的既得利益集团杠上了,人家肯定不会答应的。

你看看法家先期的几个代表人物都没有好下场,就连几百年后的晁错,一千多年以后的张居正虽然位极人臣,也免不了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你看看要改革,古往今来得付出多大的牺牲。

一时兴起,大概把儒墨道法也勾勒了一下。写到这里突然想起那首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