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泊客一席谈: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中唐·白居易·五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诗人当时不满十六足岁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本诗是诗人的成名作。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延誉,声名大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诗题除“赋得”体外,关键词有三个“古原”、“草”以及“送别”。
首联暂不提送别,而是着力描写古原上野草的两大特点:一是茂盛;二是每年都会枯荣一次,并引出颌联。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颌联也是对仗句。

此对仗结构被称为流水对。流水对是近体诗对仗要求中的一种,是指对仗的两个句子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简单相对,而是上下相承,两句不能互相脱离,更不能颠倒,在语言结构上有一定的顺序。典型的流水对是上下句用连词串接,或一句话分两半来说。

颌联传世名句。

诗人是在说,野草虽然渺小并处于荒原,但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烧也烧不尽,只要春风一来,整个古原又是绿茵茵一片了。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颈联对偶。
颈联描写古原。只见古原上城已经荒废了,古道因来往的人太少而被野草遮没了。在这样萧条的古原上,唯有野草极具生命力的晴翠远芳预示着古原的生机勃勃。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尾联回到了送别诗的主题,但是还是紧紧围绕着四联都没有离开的野草:
“我”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啊,就连这萋萋野草一样,都充满着离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平起押韵【平水韵:八庚】五言律诗。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