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五行辨证

中医五行辨证的雏形,源于《难经· 六十一难》中:“望而知之者,望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声,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昧,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 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了解五色、五音、五味、脉象等病变虚实变化,为病在何脏何腑提供依据,实为五行学说归类思想引入辨证学中的最早运用。现就《内经》、《难经》中有关肝病的五行辨证探析如下。

肝木自病五行辨证。肝木自病是指肝木系统受病而未传及他脏所表现病证的辨证,它包括以“ 五” 为基数的肝木自病辨证,肝病的虚实辨证,肝主时发病辨证,肝病及体窍华液志辨证(体:脉、筋、肉、皮、骨;窍:耳、目、鼻各有两窍,口、舌合为一窍,前阴、后阴二窍;华:爪、面、唇、毛、发四周明润光泽;液:汗、涕、涎、泪和唾液;志:喜、怒、思、忧、恐;三余:爪为筋之余,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五官:是指耳、目、口、鼻、舌五种器官),足厥阴肝经脉病辨证等内容。

以“ 五” 为基数的肝病辨证。以“ 五” 为基数是古代先民“ 崇五” 归类方法以用于脏腑病证分类法,在《内经》、《难经》中涉及了五脏痹· 肝痹;五脏积· 肝积;五脏风· 肝风;五脏厥· 肝厥等。今析二种,以窥其貌。

第一种肝痹,证候表现:肝痹“ 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素问·痹论篇》)。脉“ 长而左右弹……,名日肝痹” (《素问·五脏生成篇》)。肝脉“ 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肝痹……,胁痛出食” (《素问· 玉机真脏论篇》)。辨证分析:时值春季,风寒湿三气侵人人体,营卫失调,肝失主筋,发为筋痹,日久循经而内舍于肝、阴血受损而乏竭,形成肝痹,即《痹论》说:“ 淫气乏竭,痹聚于肝” 。若病传及心,则夜卧惊骇不定,肝疏泄失常,则多饮而小便频数,病邪从肝经由上而下,可致少腹肿满如妊娠状,此乃筋病日久,内舍于肝而成。《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以脉测证,肝脉微大为肝痹,因肝脉绕阴器,故阴器收缩,肝气上逆则咳而牵引小腹作痛。此外。《玉机真脏论》认为肝病可由肺病相乘传来,可见胁痛,吐食。《五脏生成篇》论及肝痹,足由寒湿之邪所致,可见面青色,病及腋下而胁部支撑不适、头痛、腰痛,脉象见“ 长而左右弹指” 的弦脉。

第二种肝积,证候表现:“ 肝之积名日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咳逆” (《难经· 五十六难》。辨证分析:肝积实属肺病传肝,而肝当传脾,但脾旺之时不受邪,此时肝欲还与肺而肺不受,形成久病肝虚,留结在左胁下,如倒覆之杯子突出形成肉肥盛之状,病名肥气。其治疗用《医学正传》肥气丸等。

肝病的虚实辨证。此是指肝木之气太过与不及,表现为太过则实或不及则虚的病证辨证,正如《素问·六元政纪大论篇》说:“ 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 。

肝病实证辨证。证候表现:“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 (《藏气法时论》)。肝脉“ 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素问· 玉机真脏论篇》)。“ 肝实则怒” (《灵枢· 本神》)。其证可见“ 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四肢满闭,癃溲便难,转筋” (《难经· 十六难》)。辨证分析:肝脉上系舌本,布胸胁,抵少腹,故肝病实而经脉失畅则两胁疼痛而牵引少腹,肝主藏血,魂寄肝中,肝病气盛多实而气机逆乱易怒。故《玉机真藏论》说肝脉弦硬不柔和是太过,太过则实,实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素问今释》进一步解释肝气太过则循经脉上冲头部,引起头痛。头晕目眩,昏蒙恍惚等头目巅顶疾病。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上有“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之说,即肢体振摇,头昏目眩等病证,多与肝木之气太过有关 。《八十一难集解》指出多见脐部左侧下按之疼痛,脾主四肢,土反侮木,故四肢闭满挛急,肝脉上系舌本,下络阴器,故小便之淋漓而大便难,肝气郁而上冲,肝失藏血,血不养筋故转筋。

肝病的虚证辨证。证候表现:“ 肝病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恐如人将捕之” ( 《藏气法时论》)。“ 肝脉其气来不实而弱,此谓不及……,其不及则令人胸疼引背,下则两胠(腋下腰上的部位)胁满” ( 《玉机真藏论》)。“ 肝气虚则恐” (《灵枢· 本神》)。辨证分析: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张介宾说:“ 两胁,少腹耳目,皆肝经经气所及,肝虚经气不足而两眼视物昏花不清,或双耳听力减退或听不清声音,肝气虚则胆也不足,胆气虚则心里害怕如有人将逮捕他一样” ,《玉机真藏论》:肝脉虚弱无力是不及,不及则虚,虚则胸痛引背,下及两胠胁满。“ 肝气虚则恐” 是由于肝不藏血,神魂难舍,肝气虚及胆气不足而恐惧。

肝病及体窍华液证候辨证。肝木系统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故当肝木为病时,可病及体窍而出现相应证候。

肝病及筋证候及分析:“肝主筋”(《灵枢·九针》)。“ 肝主身之筋膜” (《素问· 痿论篇》)。“ 多食辛则筋脉急” (《五脏生成篇》)。筋膜营养来自于肝血,又称为“ 淫气于筋” 。一但肝血衰少,或过食辛物,致筋膜失养,筋力不健,则肢体运动不利,或麻木或出现枯痿。

肝病及目证候及分析:“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灵枢· 脉度》)。“ 肝病虚则目䀮䀮无所见” (《藏气法时论》)。肝经上连目系,肝气通于目,故一日肝血不足,或肝火循经上炎,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双目红肿赤痛。

肝病及爪证候分析:“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五脏生成篇》)。爪乃筋之延续,又称为“ 爪为肝之余” ,故肝血衰竭或肝热伤筋,则出现爪甲枯薄,表现为软甲,色夭甚至变形脆裂等。

肝病及泪证候及分析:“ 肝为泪” (《素问· 宣明五气篇》)。泪由肝血所化,可润泽眼睛,一旦血亏损或肝热肝火熏蒸,则见双目干涩,视力模糊,或双眼多眵,迎风流泪等。

足厥阴肝经病辨证。证候表现:“ 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㿗(㿉)疝,妇人小腹肿痛,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灵枢· 经脉》)。辨证分析: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人里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病证与体表组织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肝经经脉病证候见于《灵枢· 经脉》。“是动”病是指本经病,多为腰痛不能俯仰,男子病㿗(㿉)疝,女子则多小腹肿胀,或见咽喉干燥,面色晦黯。所生病是病变旁及他经而见胸中满闷,呕吐,腹泻,甚至完谷不化,遗尿或小便不通等证。

肝主时发病辨证。证候表现:“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金匮真言论》)。“ 春病善鼽衄” (《金匮真言论》)。“ 乘春则肝先受之,而出现肝咳”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疼,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咳论篇》)。辨证分析:肝属木,春季,并与春气相通,故肝春季易受邪,风木化火相煽,多见鼻出血见证。张景岳说:“ 如肝当受病于春,以其时也,然有非木令之时肝亦受病者,正以肺先受邪而传以与之,故乘春则出现肝先受之而出现肝咳。”  前者肝在主时发病,后者他脏之病在春季传肝,如肝咳,咳而两胁下痛,甚不能转侧,转则加剧。

以上为肝木自病五行辨证,以下为肝病母子相及辨证、肝病乘侮传变辨证及肝病胜复辨证。

关于肝病母子相及辨证:

1、肝病传心,母病及子辨证,是指肝木母脏病变传入心火的证候辨证。证候表现:“ 狂、膈中” (《气厥论》)。“ 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四十九难》)。“春三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四气调神大论》)。“ 心脉急甚,肝邪干心也” (《十难》)。辨证分析:因脏腑气机逆乱而寒热相移,或肝脏寒邪传心火,母病及子而见神志错乱,饮食不下。或肝中风邪而传心,肝木化火而助心火,两火相煎,则面部红赤,心布于表而见身热,心满而痛,足厥阴肝经布两胁故胁满。马莳注:“ 肝移寒于心,传其我生之脏,而心为阳脏,心主神而神处其中,今寒冷逼迫,故神气乱离而为狂” 。又叶霖日:“ 脉浮大而弦者,浮大心脉之本象,肝邪犯之,故现弦脉,因浮为心脉,弦为肝脉,实为母病及子之脉象” 。

2、肝病传肾,子病及母辨证,指肝脏子脏病变传入肾水母脏所表现证候的辨证。证候表现:“癃” (《灵枢· 五味》。“ 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腰脊少腹痛,胫痠” ( 《素问· 标本病传论篇》)。辨证分析:多食酸而性收涩,致气机收敛出现肝气郁结,病传于肾,膀胱气化失司而“ 癃” ,《景岳全书》解释:“ 肾实者,多下焦壅闭”,出现小便不畅。《标本病传论》记载:肝病多头目眩晕,两胁胀满,病传入肾见腰背少腹部疼痛酸楚。

3、肝木及心火传肾水,母子相及辨证,可认为是上述子病犯母辩证与母病及子辨证的复合辨证,但《内》、《难》中论述较少。

关于肝病乘侮传变辨证:

1、肝病及肺,太过相侮辨证,指肝木太过病变,反传所不胜肺金,所表现证候的辨证,又称为木旺侮金辨证。证候表现:“ 毛而弦日春病” (《平人气象论》)。“ 肝咳两胁下痛,甚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咳论篇》)” 。辨证分析:四时正常之脉春弦、夏洪(钩)、秋毛、冬石。今见毛而弦之脉象,此乃肝木反侮肺金,即马莳所说的“ 木气逆来胜金” 所致的脉象。《咳论篇》记载了邪气乘春以肝先受病后,再传肺,其证除咳嗽外,还见两胠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的肝脏病证。

2、肝病及脾,太过相乘辨证,是指肝木太过病变,传人所胜之脾土,所表现证候的辨证,又称为木旺乘土证。证候表现:“ 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 (《玉机真藏论》)。“ 闻木音则惕然而惊” (《阳明脉解篇》)。“ 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 (《标本病传论》)。“ 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支满” (《气交变大论》)。“ 体重肌肉痿、食减口爽” (《五常政大论》)。“ 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 (《至真要大论》)。“ 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 (《五脏生成篇》)。辨证分析:① 病名“发瘅”,王冰注释:脾之为病,善发黄疽,故发瘅也。若风邪入侵,未能及时治疗,可肝病传脾,形成脾风,发为黄疽,可见心腹烦热懊憹(náo,烦乱、悔恨),二便色黄等证。易惊。《阳明脉象篇》日:“ 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土恶木也。” 肝病头眩晕,两胁胀满,三日不已,则肝病传脾,出现体重身痛,五日传胃而出现腹胀。②肝木乘土犯中,则出现飧泄,食少体重,烦乱郁闭,肠鸣,腹胀等。脾土不能营养四肢肌肉,人体可见身体沉重或肌肉痿缩,食欲减退,和口淡乏味等症。③厥阴司天之年,风气淫胜而脾土受病,出现胃脘当心而痛、两胁支撑(上支两胁)、咽膈阻塞不利、饮食不下、舌本强、得食则呕、飧泄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水气聚集成瘕。④若过多地偏嗜酸味,致肌肤坚厚皱缩,甚则唇裂等病变,所以马莳说:“ 脾所主者唯肝,故肝之味主酸也,多食酸,脾为肝伤,脾之合在肉,肉则胝皱而憔悴,脾主荣在唇,故唇则揭举而枯薄。”所以张介宾说,水谷不收则飧泄,脾虚不运则食减,脾主肌肉其气衰,则体重,脾脉从胃别上膈入心中则烦闷。又说,摇复,摇动反复;瞤,跳动;酸,酸痛。凡此等为肝木强而脾弱所致。

3、肝虚金乘,不及相乘辨证,指肝木不及病变,被所胜肺金相乘所表现证候的辨证。证候表现:"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泻"(《气交变大论》)。"委和之纪,是谓胜生,……其病摇动注恐"。"其病肢废痈肿疮疡"(《五常政大论》)。辨证分析:岁木不及,燥乃大行,马莳注为"金侮木之不胜"。由于肝木虚损,常表现于情志上善恐善惊,肝血不养筋,故人体关节拘急挛缩,又因肺气乘肝木,而产生一系列皮肤痈肿疮疡。肝木之脏本已虚损,今肺金乘袭,肝木失其疏泄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

4、木虚土侮,不及反侮辨证,指肝木不及病变,反被所胜脾土反侮所表现证候的辨证,又称为木不制土辨证。证候表现:"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气交变大论》)。辨证分析:肠鸣、溏泄乃湿困脾土之证,胠胁痛,少腹痛,此乃肝虚经脉失养所致。马莳对此日:“以木少见脾土无畏,侮反受邪也。”

5、乘侮并见的肝病辨证,此有二种情况。一是指肝木太过,出现对所胜脾土相乘和对所不胜肺金反侮证候的辨证,可视为上述木旺乘土和木旺反侮肺金辨证之复合。二是肝木不及,出现所胜脾土反侮和所不胜肺金相乘病证的辨证,可视为上述木虚金乘与木虚土侮辨证之复合,此如《素问·腹中论篇》有因“大脱血若醉以入房,气竭伤肝”,肝木已衰,木虚经脉失养,“病胸胁支满”。又见“金乘木”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涕”。还有土反侮木则“妨于食”等证交织。

关于肝病胜复辨证:

1、肝木太过胜复辨证,是指肝木太过,病变相乘脾土,而肝木又受脾土之子肺金制约胜复所表现证候的辨证。证候表现:“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泻”。“甚则惚惚善怒,眩冒巅疾” ,“反胁痛而吐甚”(《气交变大论》)。"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病生胠胁,气归于左,善太息,甚则心痛,痞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惊骇筋挛"(《至真要大论》)。辨证分析:肝木太过胜复辨证有三,一是肝木太过,本脏亢盛为病,证见胁痛善怒,眩冒巅疾等。 二是木旺乘土,影响脾运化功能出现飧泄,食少,体重烦闷,肠鸣腹泻等。三是肺金复仇乘肝木,出现大自然草木动摇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出现胁痛,呕吐等证。所以王冰说:“恃已太过,凌犯于上,土气屯极,金为复仇,金行杀令,故邪伤肝也。"可见肝木太过胜复辨证,其病因在风湿燥,病位在肝,脾,肺,所引起的证候,其病机在肝木本脏亢盛,既乘脾土,又遭肺金复木仇。

2、肝木不及胜复辨证,是指肝木不及病变必受肺金乘袭,而肺金又被肝木之子心火制约胜复所表现证候的辨证。临床表现:"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复则炎暑流火","病寒热疮疡,疿(同痱)胗痈痤”,“咳而鼽”等(《气交变大论》)。“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少腹绞痛,……嗌燥,……咳,皮肤痛,暴喑(一本为“痃”)心痛,郁冒不知人,乃洒淅恶寒,振栗谵语,寒已而热,渴而欲饮,少气骨痿,隔肠不便,外为浮肿,哕噫"(《至真要大论》)。辨证分析:肝木不及胜复辨证有三,一是肝木不及本脏病证,证见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恐如人将捕之。胸背引痛,下则两胠胁满等。二是木虚金乘见中清, 胠胁痛,少腹痛等。三是心火来复,内合膺胁,外在经络,发生寒热疮疡疿疹痈痤等病证。对此王冰说:''火气复金,夏生大热。"所以《新校正》 云:"详中清胠胁痛,少腹痛为金乘木,肝病之状。肠鸣溏泄乃脾病之证,盖木少脾土无畏,侮反受邪之故也。"可见肝木不及胜复辨证,其病因在燥与火为患,病位在肝肺心,引起证候的病机在于肝木虚而肺金乘和心火复金仇。

综上所述,肝病五行辨证,是指根据五行母子乘侮规律,以识别肝脏病机五行传变所表现证候的辨证思维方法。《内经》、《难经》中已初具雏形,即在肝本脏病证的基础上,不能实现五脏五行系统调节,即可病传其他四脏,从而进行五行辨证,这一归纳升华,可以充实中医辨证学,直接为临床治病服务。

(0)

相关推荐

  • 一.《金匮要略》的“克我”之治 肝病传脾,相克

    一.<金匮要略>的"克我"之治 肝病传脾,相克 11-05 11:07阅读 1.<金匮要略>所论 <金匮要略>首篇第七条道:"寸囗脉动 ...

  • 肖老师讲奇经八脉治病

    ​奇经八脉病是一类什么样的病?是介于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之间灰色地带的病,用脏腑辨证不行,用六经辨证还不行,怎么行呢?脏腑辨证与奇经八脉辨证联合,或者六经辨证与奇经八脉辨证联合.我今天所聊的伤寒论第24 ...

  • 杂篇

    ​②疑似痉病案 李某,女,36岁,2001年3月15日初诊. 突发不完全性口噤15天. 素患高血压病,半月前突发不完全性口噤(上下牙齿之间约2mm空隙),只能缓缓进少许流质饮食.吐词不清,口臭口苦,口 ...

  • 张德英教授运用五行辨证治疗神经性耳鸣经验

    抱朴堂丹道 为生民立命 为天地立心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26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神经性耳鸣又称为感音性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患者往往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自觉耳内有嗡嗡声.蝉鸣声.隆隆声 ...

  • 五行辨证偶得五则,(四)在线收听

    (四) 198l年6月,余在晋祠疗养时,遇一奇症:江阳化工厂杨英厂长之独生女杨小萍,17岁.自幼娇生惯养,说一不二.1981年3月,因其父调动工作,耽误学习,未考取高中,羞愤.郁怒成病.始则不饥不食, ...

  • 五行辨证偶得五则(二)在线收听

    (二) 张家庄郭改荣,女,47岁,1987年10月,因一身尽痛求治,县医院内科诊为"多发性神经炎".其症,手.足.胸.背.肘.膝.指.趾,皆痛,如闪电一击而过,阵阵发作.腰困如折, ...

  • 五行辨证偶得五则(五)在线收听

    (五) 石膏矿司机温建国之母,64岁,1983年3月17日初诊.自50岁绝经后,得一怪病,百治不效,14年不愈.其症,时觉有气从两肋攻于中脘,复从中脘上冲于胸,胸中憋闷一阵,产生一股热流,又从双肩沿两 ...

  • 脾病五行辨证

    中医五行辨证的雏形, 源于<难经·六十一难>中: "望而知之者, 望其五色, 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 闻其五声, 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 问其所欲五味, 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 ...

  • 李可:五行辨证偶得五则

    编者按目前说到辨证论治,大家会说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等,而<内经>多以阴阳五行为主,且与环境密切相关,那么<内经>的思想还能用来 ...

  • 五脏五行正邪辨证

    ◆心火 在体合脉.血脉分为血与脉,心管的是脉,不是血.脉管炎与心有关. 高血压可能与心有关,也可能无关.肝主血,血有问题找肝,所以高血压可能与心或肝有关.心主神志,心想事成嘛.有人换了心脏,发现这个人 ...

  • 五脏五行正邪辨证(收藏)

    ◆心火 在体合脉.血脉分为血与脉,心管的是脉,不是血.脉管炎与心有关. 高血压可能与心有关,也可能无关.肝主血,血有问题找肝,所以高血压可能与心或肝有关.心主神志,心想事成嘛.有人换了心脏,发现这个人 ...

  • 错了:对阴阳五行的错误认识…………(附:阴阳辨证)

    对阴阳的割裂 阴阳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但是对阴阳的理解,很多存在偏差.一般人对阴阳的概念停留于热属阳,寒属阴,把事物进行对比分类.下面这个图片,就是一般对阴阳的理解.把水理解为阴,火理解为阳.实际上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