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卅六 显王十三年(魏纪梁惠王十四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一年,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道。我取枳道,與鄭鹿。王及鄭釐侯盟于巫沙,以釋宅陽之圍,歸釐于鄭。

十二年,魯恭侯、宋桓侯、衞成侯、鄭釐侯來朝。於越子無顓卒,是為菼蠋卯,次無疆立。

十三年,邯鄲成侯會燕成侯于安邑。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所纪显王年世,列于魏纪。

梁惠王

十二年①,龙贾②率师筑长城于西边。

①惠成王十二年,韩昭侯五年,赵成侯十七年,周显王十一年,西元前358年,

②龙贾,魏将。【史记·魏世家】载:『襄王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南。』【秦本纪】:『惠文君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皆即此龙贾。

③长城,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在各自的有关边界修筑长城。魏西边的长城,北起雕阴陕西甘泉南,经今洛川、澄城、大荔等县,跨越渭水,迄于太华山今华山西。魏之西长城,主要为了抵御秦的侵犯。

【译】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领军队在西边修筑长城。

【案】引【水经·济水注】。

楚师出③河水以水②长垣③之外。

①出,【永乐大典】本作『出』,朱谋本作『山』,笺曰:谢兆申云:『宋本作楚师决河。』全祖望校本改为『决水。』今从赵一清、戴震校本仍作『出』,此『出』为决堤引出之意。

②以水,指以水淹之意。

③长垣,一作首垣,战国魏地,在今河南长垣东北。

【译】楚国的军队决堤引出黄河水,用河水淹魏地,一直到长垣以外的地方。

【案】引【水经·河水注】。【辑证】案:『此条疑有脱误。』

郑①取屯留②、尚子、涅③。

①郑,即韩。韩哀侯之后,。【纪年】称韩为郑。

②屯留,古地名,在今山西屯留南古城,西元前370年,韩、赵使晋桓公徙于此,晋侯遂降为大夫,绝封不祀,后为魏地。

③尚子,即长子,战国魏地。【太平寰宇记·长子县】引作『郑取屯留长子』。【太平御览】引云:『即长子之地也。』应为注文。『尚』、『长』音近通用。长子地在今山西长治西长子县西南。

④涅,【水经注】【大典】本、朱谋瑋本皆作『沮』,全祖望、赵一清、戴震校本改作『涅』。杨守敬云:『按涅城在武乡县西,距屯留、长子不远、「沮」又与「涅」形近,则改「涅」是。今本【竹书】无「涅」字,【御览】、【寰宇记】引亦无「涅」字。或因已误为「沮」,不可解而删之。』杨云是。涅,地在今山西武乡西北。

【译】郑夺取魏之屯留、尚子、涅等地。

【案】引【水经·浊漳水注】,另见【太平御览】卷一六三【州郡部】、【太平寰宇记】卷四五【潞州长子县】。

十三年①,郑釐侯②使许息③来致④地:平丘⑤户牖⑥首垣⑦诸邑及郑驰地⑧;我取枳道⑨,与郑鹿⑩。

①惠成王十三年,韩昭侯六年,赵成侯十八年,周显王十二年,西元前357年。【存真】、【辑校】据戴校本作『惠成王十一年』;【大典】本、朱谋瑋本作『十三年』,今本【纪年】为『周显王十一年』,亦即梁惠成王之十三年,与【大典】本、朱本【水经注】相合,故以『惠成王十三年』为是。

②郑釐侯,即韩昭侯,『釐』、『昭』古音相近而通用。韩哀侯灭郑而迁都于郑,改号日郑,故郑釐侯亦即韩昭侯。

③许息,韩之大夫。

④致,索求,韩欲同魏交换土地,提出自己一方的要求。

⑤平丘,本卫地,后归魏,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

⑥户牖音有 , 本卫地, 后归魏, 在今河南兰考东北。【左传·哀公十三年】:吴人因景伯还,『及户牖』,即此。

⑦首垣,一作长垣,本卫地,后归魏,在今河南长垣东北。

⑧驰地,交换地方,王引之【经义述闻】以为『驰地者。弛地也;弛,易也』、【大典】本作『驰地』、【存真】云:『驰道,近刻【纪年】及【水经注】并作「驰地」。』全视望、赵一清、戴震校本改作『驰道』,【存真】、【辑校】皆作『驰道』

⑨枳道,一作轵道,古道路名,在今河南济源豫、晋间山径,它是山西、河南两省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

⑩郑鹿,战国魏地,在今河南浚县东。

【译】十三年,郑釐侯派许息来向魏索求一些地方,这些地方是:平丘、户牖、首垣等,郑也以相应的地方同魏国交换。结果魏换走了枳道,并且把鹿这个地方也送还了郑。

【案】引【水经·河水注】。

王及郑釐侯盟于巫沙①,以释②宅阳③之围,归董于郑④。

①巫沙,战国韩地,在今河南荥阳北。

②释,解除。

③宅阳,一名北宅。战国韩地,【魏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宅阳一名北宅,在郑州荥阳县东南十七里。』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宅阳在今河南郑州北。

④归釐于郑:归,使…归;郑,韩之国都,地在今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即此。据【纪年】、【史记】,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魏攻韩取朱,又攻韩之宅阳,郑釐侯韩昭侯与惠王在巫沙会盟,魏才解围。

【译】十三年,惠成王同郑釐侯在巫沙会盟,解除了魏对韩宅阳的包围,让釐侯回到都城郑。

【案】引【水经·济水注】,参见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

齐威王①立②。

①齐威王,【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纪年】作『齐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索隐】所引『齐幽公』,当为『齐桓公』之误。齐威王,名因齐,桓公之子。

②立为太子。

【译】齐威王立为太子。

【案】【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纪年】:『齐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史记·田敬仲世家】【索隐】引【纪年】:『梁惠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后威王始见。』【辑校】据此补。中华标点本【史记·田敬仲世家】【索隐】引【纪年】作『十二年』。

十四年①,鲁共侯②、宋桓侯③卫成侯④、郑釐侯来朝。

①惠成王十四年,韩昭侯七年,赵成侯十九年,周显王十三年,西元前356年。

②鲁共侯,鲁二十九代君,名奋,穆公之子,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侯【史记】作『共公』,在位二十二年。

③宋桓公,名辟兵,休公之子,体公卒,辟兵立,谥号曰『桓』。

④卫成侯,名遬音速,声公子,立为君,在位二十九年。

【译】惠成王十四年,鲁共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釐侯来魏朝见惠王。

【案】引【史记·魏世家】【索隐】。

於粤子①无颛②八年薨,是为菼蠋卯。③

①于粤子指越王,此指无颛。【纪年】多称越为于粤或粤,称越王为于粤子。

②无颛,名之侯,翳之子,王翳死,王子侯,无颛立。

⑧菼蠋卯音tǎn zhú mǎo,当为无颛的谥号。『菼』、『蠋』、『卯』三字皆为幼小时短之意,无颛立九年而死,故粤人称其为『菼蠋卯』。【纪年】作『无颛八年薨』,据此,【存真】、【辑校】刊于惠王十四年,【辑证】刊于十五年,【订补】认为应系于惠王十六年。

【译】于粤子无颛死,这就是菼蠋卵。

【案】引【史记·越世家】【索隐】、类见【路史·后纪】卷十三注引。

(0)

相关推荐

  • 战国纪(夏)八

    周烈王元年.秦献公十年.鲁共公二年[公元前375年] 日蚀.[史记.六国年表] 赵敬侯不修德行,而好纵欲,適身体之所安,耳目之所乐,冬日罼弋,夏浮淫,为长夜,数日不废御觞,不能饮者以筩灌其口,进退不肃 ...

  • 赵生群:《史记》相关重要问题和新版《史记》修订情况

    近年应中华书局之约,与专业诸同仁校理<史记>,于校勘.标点之事着力颇多,又因撰写<前言>,将有关<史记>之若干重要问题梳理一过,因而撰为此文.不敢自是,唯祈达人方家 ...

  • 滹南遗老集卷之十六 史记辨惑八 重叠载事辨

        滹南遗老集卷之十六    史记辨惑八    重叠载事辨     楚荘王围郑,郑伯迎降之辞既载于楚世家,又载于郑世家.庄王县陈申叔,时为牵牛径田之喻,既载于楚世家,又载于陈世家.荘王围宋,华元告 ...

  • 春秋纪(春)三

    周平王八年.鲁惠公六年[公元前763年] 秦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史记.秦本纪] 郑杀其大夫其思.[今本竹书纪年]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於群臣:"吾欲用兵,谁可 ...

  • 西周也有隆中对:太史伯是一个被低估的谋士|史记周次元045

    周太史伯阳是个看衰西周的人.在<周本纪>里,他认定了周朝一定会完蛋.尽管他的证据充满神秘主义,而且也很荒诞.但这更像是为了背后真正的原因找一个掩饰.对于当时的局势,他应该看得最清晰.他不愿 ...

  • 解读晋城与晋国的历史渊源

    晋国是中国春秋时代实力最强,称霸时间最长的诸侯国.晋国疆域最大时包括山西全境.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中北部以及陕西东部.从公元前11世纪中叶唐叔虞立国,到公元前4世纪初晋静公时期解体,雄踞北方660 ...

  • 春秋纪(春)十五

    周桓王十二年.鲁桓公四年[公元前708年] 春,正月,鲁桓公狩于郎.[公羊传].[穀梁传] 田狩也,春曰苗,秋曰搜,冬曰狩.[公羊传] 春曰田,夏曰苗,秋曰搜,冬曰狩.[穀梁传] 春蒐.夏苗.秋狝.冬 ...

  • 春秋纪(夏)十二

    周惠王四年.鲁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3年] 春,郑厉公.虢叔胥命于弭. 惠王处于郑三年.王子颓饮三大夫酒,子国为客,乐及遍儛.郑厉公见虢叔,曰:"吾闻之,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 ...

  • 春秋纪(春)二

    周平王三年.鲁惠公元年[公元前768年] 邢侯大破北戎.[后汉书.西羌传] 齐人灭祝.[今本竹书纪年] 一世祝侯光.二世平公犀.三世庄公叔达.四世句锡.五世辅周.六世辅夏.七世阏逄.八世僕.九世应.十 ...

  • 97.第卅八 显王十八年(魏纪梁惠王十九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六年,王以韓師敗諸侯師于襄陵.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邯鄲之師敗我師于桂陵. 十七年,燕伐趙,圍濁鹿.趙靈王及代人救濁鹿,敗燕師于勺.晉取玄武.濩澤. ...

  • 98.第卅九 显王廿三年(魏纪梁惠王廿四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九年,王如衞,命公子南為侯. 二十年. 二十一年,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逆. 二十二年壬寅,孫何侵楚,入三戶郛.楚伐徐州. 二十三年 ...

  • 99.第四十 显王廿八年(魏纪梁惠王廿九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二十四年,魏敗韓馬陵.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穰庛帥師及鄭孔夜戰于梁赫,鄭師敗逋.與齊田盼戰于馬陵. 二十七年五月,齊田盼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九 ...

  • 96.第卅七 显王十五年(魏纪梁惠王十六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四年,秦公孫壯伐鄭,圍焦城,不克.秦公孫壯帥師城上枳.安陵.山民.邯鄲伐衞,取漆富丘,城之.齊師及燕戰于泃水,齊師遁. 十五年,齊田期伐我東鄙,戰 ...

  • 94.第卅五 显王十年(魏纪梁惠王十一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為大溝而引圃水.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青衣水來歸. 九年,秦師伐鄭,次于懷,城殷. 十年,楚師出河水以水長垣之外.龍賈帥師築長城于西 ...

  • 92.第卅三 显王四年(魏纪梁惠王五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元年癸丑,鄭城邢丘.自此韓改稱曰鄭.秦子向命為藍君. 二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 三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韓,我師敗逋.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 ...

  • 93.第卅四 显王七年(魏纪梁惠王八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五年,雨碧于郢.地忽長十丈有餘,高尺半. 六年,我師伐邯鄲,取列人:我師伐邯鄲,取肥.雨黍于齊. 七年,我與邯鄲榆次.陽邑.王會鄭釐侯于巫沙. 古本 ...

  • 75.第十六 庄王(晋纪武公廿二年~廿三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莊王西元前696-682年 名佗. 元年乙酉,曲沃尚一軍,異于晉. 六年五月,葬桓王. 十五年,王陟.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所纪庄王年世,列于晋纪. 晋武公 二十二年 ...

  • 91.第卅二 烈王(魏纪武侯梁惠王)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烈王西元前375-369年 名喜. 元年丙午,魏公子緩如邯鄲以作難.於越大夫寺區定越亂,立初無余,是為莽安. 二年,秦胡蘇帥師伐韓,韓將韓襄敗胡蘇于酸水.魏觴諸侯于范臺.晉桓公邑哀侯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