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名的思想文化特征

原创 牛汝辰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勤劳智慧的三晋儿女用忠诚和智慧、激情和热血、坚韧和奉献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弥足珍贵的优秀文化传统,正是激励全省3600万人民开拓进取、重塑形象、再铸辉煌的宝贵财富。

从文化角度看,地名所反映的人文地理特点,集中反映了特定区域人民群众的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道德精神等。这些地名,有的表达了人们所居这方水土的热爱和美好愿望,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忠孝节义、善良品行的崇尚和颂扬,有的则表达了对丑恶不义行径的鄙视和鞭笞。

例如:晋西北的保德县,取义于“保全操守,养育德性”,反映了当地人们对国泰民安、富强昌盛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吕梁地区的孝义,则由“孝”和“义”两字合成,是由当地的“割股奉母”孝行和“义虎救樵夫”义行演变而来。

在山西地名传统中,经常出现定、和、安、平、宁等字,如永和县、安泽县等,表达了人民期盼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心理。例如,长治县,得名长治久安;兴县,取兴旺发展之意;大同县,取“天下大同”之意;和顺县,则是《礼记·乐记》中的“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一语而得名。

这些地名,不仅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群众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更是新时期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动力源泉。对地名人文内涵的社会意义的充分挖掘,是进一步激发和凝聚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强大力量的关键。

1.思想文化

人们历来认为龙凤是吉祥之物,有攀龙附凤的思想,在地名中也有所表现。蒲县的黑龙关,相传很久以前一条黑龙落卧此地。又因此地盛产煤炭,故称黑龙。此地山恶路险,是临汾通往西山诸县的关隘,故改称黑龙关。陵川的双龙洞,其中曲石盘绕,状若两条石龙,村在洞旁,因此以洞得名。长子县的龙塘,村边原有一个池塘。据传朱元璋在此放牛时,常在池塘边饮牛、洗澡。朱元璋称帝后,当地老百姓就将该池塘称为龙塘。

2.祥瑞文化

意愿文化,主要包括对生活充满美好愿望,希望和平、安宁、吉祥,安居乐业,和谐相处,感恩等。如黎城的地名停河铺,西临河谷涧水。古传“有河主争兵,无河兆安宁”,故以停河名村,作为和平的象征。居民又多以旅馆商业为营生,故称停河铺。黎城的长宁,相传人们厌恶战争,期望有一个长久安宁的环境,取名长宁。

沁源的永和,此村原辖有东阳城所辖山庄,后归阎家庄辖,因两村干群关系很好,更名永和。沁源的兴盛,该村位居东西村的南面,故名南庄。后来各业兴旺,1981年更名兴盛。沁源的龙门口,据传唐朝时,此地被鞑子占领。当地人罗成率众赶走外侵,故得名罗门口。后人取“吉兴”之意,将该地更名为龙门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