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名人坛】访「名嘴」蔡澜|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一百一十一
提示:我去採訪蔡瀾,稱他是著名專欄作家、食家、電影制片家、旅行家、名嘴。但他對這個「家」字很反感,說要改為「人」,如:寫作人、電影人。我說:對於吃,總不能叫你「吃人」吧!他說勉強叫「好食者」。這就是蔡瀾的性格,幽默,雞蛋也要挑出石頭來,請看下文分解。
访「名嘴」蔡澜
文/李远荣
香港人很少有不认识蔡澜的。在电视上、在电影银幕上,在报刊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形象或文章。因此人们尊称他为著名专栏作家、食家、电影制片家、名嘴,但对这个「家」字,蔡澜却十分反感,他谦虚地说:「我宁愿叫自己做一个人,写作人、电影人。对于吃,总不能叫吃人,就勉强叫好食者吧。」
虽然蔡澜名扬海内外,却不盛气凌人,在接受我访问时,抱着一种长者谦虚谨慎的态度,使人倍感亲切。
蔡澜祖籍潮洲,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八日在新加坡出生,生肖属蛇,狮子座。
面对多才多艺的蔡澜先生,我只能选择本行,请他谈谈文学创作。
也许是受到家庭影响吧,蔡澜从小就爱看书,起初看连环图,大一点便看古代经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继而才涉猎到外国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战争与和平》、《基度山恩仇记》等,他如饥似渴地吸收书本上的知识,恨不得把它生吞活剥,全部吞进肚于里。
中学时代,蔡澜开始写文章,起初把文章寄给新加坡一家华文报纸,结果发表了,还寄来稿费,他尝到了甜头,便不断写下去,陆陆续续刊登。
我问他:「你中学时代发表这么多文章,银行的户口一定储了不少钱?」
他幽默地说:「我靠稿费带女同学上夜总会,都花光了。」
蔡澜就是这种老顽童的性格,真给他「吹胀」,他的话不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但和他相处,你永远不会感到寂寞。
后来他到外国留学去了,就暂时停笔,直至四十岁,因工作不如意,才开始写专栏。
说来也是一种机遇。香港《东方日报》「龙门阵」副刊编辑周石先生在一个饭局中与蔡澜相遇,同台中蔡澜讲故事最为生动有趣,周石先生便指着蔡澜说:「你讲故事这么精彩,文章一定也写得不错,就给我写个专栏吧!」就这样,他为《东方日报》写了多年颇受读者欢迎的专栏。
后来,他感到只在一家报社写专拦不过瘾,便请倪匡推荐给金庸,希望能为《明报》写专栏。金庸是一位非常严格的老板,他对《明报》副刊又十分重视,所以这一版的作者都要亲自挑选,他看了蔡澜在「龙门阵」的文章,感到不错,便给他一个专栏,这专栏叫「草草不工」,初看有点怪怪地。原来蔡澜当年向冯康侯老师学书法和篆刻,冯老师写了一个印稿给他刻,就是「草草不工」四个大字,意思是「不工整」,带谦虚的意思,蔡澜很喜欢这方印,在报纸上也用上,而且延用至今。
或许有人会以为蔡澜工作繁忙,又上电视台,又写食经,又写几个专栏,写起文章来一定如流水作业,随手拈来,写得很快。其实不然,据他说:「一点也不快。一篇七百多字的东西要花一两个钟头,写完重看一遍,改。放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再看,再改。这是我父亲教我的写作习惯。至于题材,则无时无刻地思考,想到一个,就储起来,作梦也在想,现在和你谈天,也在想。」
在香港文坛独沽一味写小品文,而且写了几十年,蔡澜是个异数,为何不换换题材呢?蔡澜有自己的看法:「我天天写,读者天天看,已经建立了一种家庭关系。有一本杂志的编辑跟我说,同样的题材已经登几年了,换一种新的好不好?我说不好。你和你爸爸也相处了几十年,你要换你的爸爸吗?结果他当然说不换了。」
为香港流行文学添砖加瓦,这就是香港文化人蔡澜的真实写照。
蔡澜(左)与作者合照
作者简介:李远荣,祖籍福建省南安市。1973年到香港定居至今。在港期间默默耕耘,热心写作,发表作品800万言,专著20本。散文诗《承诺》荣获1998年中国散文诗征文比赛优秀奖;人物传记《李光前传》名列1998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十大畅销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文联常务副主席、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监事长、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名誉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