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军:天下第一奇书——读《道德经》
天下第一奇书
——读《道德经》
刘向军
据说当年老子头顶一团紫气来到了函谷关,这是当年关令尹喜亲见,还是后世的附会,这个谁也说不清。
但是,尹喜让老先生在函谷关住了一段时间,写出了《道德经》或者叫《德道经》,这确定是真的——那实实在在的5000言可以作证。
老子驾着青牛车走了,据说是出了函谷关,以后不知所终,却把破解这5000字的难题留给了后人。
和《论语》不同,《道德经》是老子一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气呵成之作。凭着他的超世智慧,他所撰写的著作理应是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表述清晰的,那么,81章的《道德经》为什么谁都以为读得懂,其实又都知道自己并不真懂呢?
想来大体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书写工具的落后。
老子当年当然是把字刻在竹简上的。这种书写实在太不方便,对于一把年纪的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力气活。因为书写工具的落后,他无法长篇大论充分阐述他的哲学思想。假如当年他有电脑的话,他也许就可以洋洋洒洒写50万字来充分阐述他的哲学思想了。
第二,文字本身的不足。
没错,就是汉字自身的数量还不够,义项更不够,老子没有更多可以驾驭的汉字来阐述他的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只能够勉强地把他所思考的道理用“道”这个字来表达,而其实这个“道”字并不能充分地表达他头脑中的思想。
第三,比喻这种表达方式的缺陷。
老子的哲学是东方式哲学,有直觉思维的特点,有形象的特点,因此他用了不少比喻——比如“水”这个喻体,比如“婴儿”这个喻体,比如“母性”这个喻体。一切比喻在具有形象生动性的同时,就一定具有含糊性、不确定性。千年以降,歧义纷出,这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但是,应该肯定,老子当年在函谷关写《道德经》的时候,他自己一定认为已经把该说的意思表达清楚完备了,而函谷关的守令尹喜也一定这样认为,否则他应该会要求老子再写一写的,无非是管老先生吃住一段时间罢了。
但是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时空变换,《道德经》在后世的解读中就产生了巨大的弹性、巨大的张力。据说《道德经》在西方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对中国人来说《道德经》已经费解无比,对于西方人来说恐怕更是难以理喻。他们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会是怎样一种发晕的感觉呢!
且不说西方人,单就中国人而言,那5000言的《道德经》所蕴藏的生发能力肯定排世界第一,后世不知道有几百万字、几千万字去阐发它。就5000言的《道德经》在后世解读中的多义性而言,它肯定也排世界第一,读书的、打仗的、经商的、从政的、书法的、唱歌的、舞蹈的、打拳的、修道的、从医的、种地的、占卜的、相面的……各自都能从《道德经》中读出自成体系的一套思想来。
在无数解读《道德经》的阐释角度和阐释义理中一定有契合老先生的思想者,但老夫子已无言,我们无从而知哪一种是最切合老先生心意的。而后世一代一代不同的解读,尤其是一些名师、大家的解读,在让《道德经》变得更明白的同时,也让它变得更加隐晦、繁杂了,对《道德经》的解读的再解读的再解读,这也是阅读《道德经》的一大困难,当然同时也是一大奇观。
简简单单的字,清清浅浅的句,玄玄乎乎的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聃先生留下了这本奇书《道德经》,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历史性世界级难题。
202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