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人物】廖步云将军:“当红军不是为了发横财”

廖步云将军是武平县武东镇安丰村人,1914年出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中央苏区第三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重庆步兵学校政委、四川省军区政委、成都军区后勤部顾问等职。

1927年,廖步云在上杭求学期间,南昌起义军途经上杭城,廖步云亲眼目睹起义军纪律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与反动军阀的肆意妄为有着天壤之别,由此,廖步云萌生了参加革命的念头。1931年底,年方17岁的廖步云即在家乡参加了赤卫队。1932年2月,红十二军克复武平,土地革命的烽火在武平大地熊熊燃烧,廖步云光荣地成为红十二军36师政治部宣传员,分配到武北桃地工作组,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过了几个月,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工作组归队,36师集结梁山村。三天后,红十二军全部集结上杭千家村待命,准备新的征程。

这时,廖步云父亲闻讯儿子所在部队驻扎在离安丰不远的千家村,真是喜出望外,随即匆匆赶往红36师驻地。此行目的,一是看望数月不见的儿子,但更希望在儿子那里拿回点钱解决家庭困难。父亲看到,自己村有几个青年参加了国民党军,多数已发了财,经常往家里送钱物,而自己的儿子参加红军也有些日子了,经常参加打土豪,应该也会分到不少金银财宝。廖步云见到父亲,听了他的来意后,心里觉得好笑,于是他耐心细致地对父亲解释: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律严明,打土豪所得钱财,不论大小、多少一律归公,用于革命战争的经费开支。红军官兵一律平等,不发薪资,身上钱极少,当红军不是为了发横财,也发不了财。现在我们家庭有困难,想指望这里拿到钱,实在对不起,完全不可能,必须另想办法。经过廖步云说出了实情,父亲终于明白红军是一支真心实意为贫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军队。

想到这些,父亲既为自己以前的错误认识而深感惭愧,又为自己的儿子能参加红军而倍感自豪,从而增加了支持儿子当红军的决心。父子短暂会面后又要分别了,分别前父亲对儿子说:“你要继续安心当红军,在红军里要服从命令听指挥,英勇作战多立功。家里的困难我自己会解决,不要挂虑。”还问步云需要家里给他什么东西?廖步云想了想说,母亲会做布鞋,就请母亲做一双布草鞋托人捎来吧。随后,廖步云拿出部队发的身上仅有的伙食尾子两角银毫,让父亲在附近一家小店住宿。第二天,父亲一大早即高兴地赶路回家了。不多日,廖步云也收到母亲托别人捎来的连夜赶做的布草鞋,步云为此高兴了好久。

带着这双草布鞋,带着双亲的思念,廖步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屡立战功。1934年10月,他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到达陕北。在抗日战争中,他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晋中、太原等诸多战役,功勋卓著。1964年,廖步云晋升为少将军衔,曾当选中共“九大”代表。

来源:《中央苏区武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