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毁灭——明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
明朝疆域
明朝的建立
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残暴无道,人民怨声载道,终于爆了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尤以红巾军势力强盛。1352年,定远人郭子兴响应红巾军,聚众起义,攻占濠州。正在做游僧的朱元璋受发小汤和邀请投奔郭子兴,他屡立战功,备受郭子兴器重和信任,并娶郭子兴养女马氏为妻。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继领其军队。
元末农民起义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今南京)并改名为应天府,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势力不断壮大。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明军攻陷元大都,元朝灭亡,残余势力逃亡漠北,称为北元。朱元璋大规模加强中央集权,并设立锦衣卫制度,封建专制在明朝开始走向巅峰。
明军北伐
1398年,朱元璋病逝。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密谋削藩。周王等藩王先后削除,在削除燕王朱棣时,朱棣发动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陷南京,并自立为帝,改元永乐,建文帝下落不明,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此后明朝一直以北京为首都。
靖难之役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残存势力建立了南明政权,也在清军的打击下灭亡。明朝共传十六帝,享国运276年。明朝的灭亡有四点主要原因原因。
政治腐败,昏贤交替
朱棣去世后,长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但一年后即去世,长子朱瞻基即位,即明宣宗,宣宗虽然勤政爱民并一手打造了“仁宣中兴”,但喜欢斗蟋蟀,被称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许多官吏因此竞相拍马和参与斗蟋蟀,扰乱了官场风气。
1426年,宣宗下令,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读书。后又设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虽然加快了中央政府效率,但也促进了宦官势力的崛起,为之后的阉党专权埋下了祸根。
明英宗时期大太监王振专擅朝政,官宦称其为“翁父”,王振专权七年,家产计有金银六十余库,整个官场贪腐成风。宪宗时期长期宠爱年长自己十七岁的万贵妃,宠信大太监汪直等人,不理政事。晚年又好长生方术,以至朝纲败坏,民不聊生。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明宪宗死后,其子朱祐樘继位,即明孝宗。孝宗在位期间严格限制宦官与特务,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但这并没有维持下去。1505年,孝宗去世,其子朱厚照即位,即明武宗。武宗即位后极好逸乐,重用大太监刘瑾等人,还建造豹房供自己享乐,更是暴死于豹房之中。
死于豹房的明武宗
明武宗死后后,明孝宗之侄朱厚熜即位,即明世宗。1534年后,世宗再不上朝。晚期更是信用方士,封道士邵元节真人及礼部尚书。邵死后又宠信方士陶仲文,导致严嵩等人专权。明世宗死后,裕王朱载坖即位,即明穆宗。明穆宗重用高拱、张居正等大臣,一时间朝政清平。
万历首辅张居正
1572年,明穆宗暴死,皇太子朱翊钧继位,即万历皇帝。张居正成为辅国大臣,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缓和了愈发激烈的社会矛盾,但张居正死后万历帝逐渐不理朝政,并且政治东林党争出现,军事上继续失利于后金,为明朝的灭亡买下了祸患。
军事战争不断
朱棣时期经常打击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并安抚女真部落,维持着对游牧民族的压制,但这种强势并没有维持多久。
明英宗时期,连续发动了四次针对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的战争,即明征麓川之役。明朝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仍未彻底平息叛乱,反而使大军队疲惫、国库空虚,尤其是对北方瓦剌等部落的防御力量减弱。
土木之变
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南下侵明。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在土木堡与瓦剌军遭遇,士兵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死于乱军,史称“土木之变”,瓦剌军趁机进逼北京,被于谦等人击退。自此,明朝由盛转衰。
1550年,鞑靼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率军进攻大同。大同总兵仇鸾贿赂俺答,请求转攻他处,俺答趁机支取北京。权臣严嵩示意兵部尚书丁汝夔免战,于是俺答兵在城外劫掠八天后退军,史称“庚戌之变”。
明朝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设立的九边重镇
同时,东南沿海由日本浪人与中国海盗组成的倭寇,不断袭扰山东、浙江、福建与广东等地区。
倭寇袭扰东南沿海
万历年间更是发生了万历三大征,即分别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战役明军全部取胜,但损耗严重。《明史》载:“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王德完传》也记载:“近岁宁夏用兵,费百八十余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余万;播州之役,二百余万”。粗略统计出这八年间国家的军事支出约为一千一百六十万两白银,耗空了国库。
朝鲜之役
1617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两年后在萨尔浒之战击败明军,明朝开始逐步失去对辽东的控制。自此,明军在军事战争的表现愈发不堪。
萨尔浒之战
东林党争、阉党专权
明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现象非常严重,政府几乎空转,与此同时官僚队伍中则党派林立,互相倾轧,如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名目众多,尤以东林党势力强盛,但关注的不是国家大事,只是互相攻击。
东林党源于顾宪成组办的东林书院,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东林党争则源于顾宪成推荐同党的李三才进入内阁,结果被反对党派攻击,东林党因此大举反击,一时间激起各党派互相攻击。
东林书院
明熹宗时期大量启用东林党人,加剧东林党争,而大太监魏忠贤为了专权,拉拢齐楚浙党一起打击东林党,号称阉党。1624年,魏忠贤开始专权,并大肆打击东林党人。与此同时,各地民变不断,大明帝国风雨飘摇。
影视作品中的魏忠贤
崇祯即位后,铲除魏忠贤等人,重新启用东林党人,但东林党人不思救国,还在不断发动党争,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灭亡后,东林党只有极少数的人以身殉国,反而大多数的东林党人向党内大佬钱谦益学习,成为了最早一批投降清朝的人。
钱谦益
因此《明史》言:“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天灾人祸,饥民起义
崇祯时期东亚地区发生了小冰期事件,天气寒冷导致农业凋敝,进而逐渐引发全国性的饥荒。同时,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地方官员贪污腐化,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终于引发了大规模民变。
明末小冰期
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拉开明朝灭亡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相继发动起义,最后发展成李自成与张献忠的两大势力。
明末农民战争
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守关将领大多不战而降,李自成一路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清、大顺、南明、大西等政权
北京失陷后,史可法等人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弘光政权。弘光帝死后,鲁王朱以海于浙江绍兴监国;而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建福州称帝,即隆武帝。两个南明政权在北又农民军与清朝的情况下任然不断互相攻击,1646年,清军攻占浙江与福建,鲁王逃亡海外,隆武帝被俘而死。苏观生在广州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鐭为帝,即绍武帝,于同年年底被清将李成栋攻灭。同时间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称帝,即永历帝。
吴三桂画像
1661年,清军不断进攻,永历帝流亡缅甸,吴三桂攻入缅甸,朱由榔被杀,南明亡。至此,明朝彻底灭亡。
纵观明朝一朝,起于农民起义,亡于农民起义。朱元璋费尽心力地加强中央集权,却出现了很多不理朝政的后代;为了防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反而出现了严嵩这样的形同丞相的权臣;为了防止宦官专权,甚至设立了一块禁止宦官干政的敕命铁牌,反而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为了防止贪官设立重刑,反而出现了数不清的贪官;为了防止官员互相勾结倾轧和监视官员,设立了锦衣卫和东厂(朱棣设立),反而引发了严重的特务统治。
最终,朱元璋所防范的一切果然覆灭了他的帝国。明朝的灭亡是封建王朝本身的社会政治体制带来的必然结果,下一章带来封建王朝最后的余晖——清朝。
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