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利史

  古代淮河下游经今盱眙、淮阴、淮安、涟水、到云梯关独流入海。南宋初,黄河南徙,侵夺泗水及淮河下游河道。后来,泗水上游和淮阴以上的淮河成为黄河的支流。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下游河床增高,淮河入黄困难,在汇流点之上形成洪泽湖。淮河成为没有尾闾的河流。1855年,黄河自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山东,对淮河的直接干扰虽已基本解除,但留下一条淤高了的黄河故道,已不能再作为淮河的入海通道。沂、沭、泗各河被阻而分流入海,全河仍无尾闾,水灾十分严重。这是三个自然条件不同的时期,各时期的治淮内容也安全不同。

  淮河独流入海时期(1128以前)。独流入海的淮河河道深阔,水流通畅,受海潮顶托,潮流可上溯到今洪泽湖区一带。中下游沿岸有众多的湖泊洼地,洪水季节可以自然调蓄,洪灾记载也很少。淮河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是南北来往的通路,南北分裂时,是军事争夺的重点场所,所以,古代淮河流域的航运和农田水利都很发达。

  航运。公元前486年,吴国开挖邗沟,沟通了淮河和长江间的航运。公元前482年,吴北上争霸,在山东鱼台和定陶之间开挖了菏水,沟通了淮河支流泗水与济水间的航运,淮河由泗水经济水通黄河,第一次沟通了淮河和黄河。公元前361年,魏国开鸿沟,与淮河的支流丹水(后来称汴水)、睢水、水、沙水、颍水相通,在黄淮间形成了水运网。长时间内,淮河通过这些水道与黄河、长江,进而与海河、钱塘江和珠江各流域保持交通联系。东晋南北朝时,也曾开过自泗水北通济水、黄河的运河。隋代统一全国,修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其中,自洛阳开通济渠入黄河,再由黄河引水向东南入淮河,也称汴渠,代替了旧汴水,成为全国交通的主干线。淮安与泗州间的淮河成为运河中的一段(见中国运河史)。北宋,在此段的右岸又先后开凿了沙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避开了淮河中的风险。历代,鸿沟水系和淮河支流颍、涡等河都是经常使用的航运通道。

  农田水利。历史上,淮河流域曾修建了许多陂塘蓄水工程用于灌溉。其中,芍陂建于春秋楚庄王时,至今已近2600年。同时,河南固始一带引期思水(史灌河)建有期思陂。还有鸿隙陂位于今河南省淮河干流与汝河之间的正阳、息县一带。三国时,淮河是孙曹相争的前线,魏多次实行水利屯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从正始二年(241)开始由邓艾主持的淮颍水利屯田,共组织五万士兵参加,由黄河引水到颍水流域各陂塘,既用于蓄水灌溉,又可通航,淮南灌区长达四百里。南北朝至隋唐,今洪泽湖附近,盱眙有破釜塘,宝应、淮安有白水塘、石鳖屯等有名灌区。《水经注》所描写的淮河南北多项人工渠道和蓄水陂塘,大多与屯田有关。唐代淮南还有富人、固本等大型塘堰灌区。

  人为水灾。在淮河流域利用水作为战争攻防手段自春秋时已有记载。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就有十余次,以梁、陈与北魏对峙时期最为频繁。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梁在淮河干流上为军事目的修筑浮山堰,当年为洪水冲毁,给下游人民带来巨大灾害。

  黄河夺淮入海时期(1128~1855)。黄河南决夺淮入海,自西汉就有记载,但持续时间短。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开始南徙,侵夺了淮河下游河道。以后400余年间,虽不断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但河道一直分合不一,主流常在颍水、涡水、睢水、泗水等河道间不断变换,汇淮河入海,从此,淮北地区水灾严重、频繁,淮南农田水利也衰落萎缩。明代万历初年,潘季驯主持治理黄河,大筑两岸堤防系统,把黄河固定在开封、商丘、砀山、肖县至徐州入泗水一线上,由清口(今淮阴西)入淮河,经涟水至云梯关入海。在黄河夺淮的历史中,淮河干流和颍水以下的支流都受过侵夺,河床淤高,水系打乱,流域内灾害频繁。明清时,京杭运河在清口与黄淮相交,成为整治黄淮运三河的焦点,并以保证运河通航作为前提,工程复杂艰巨。潘季驯时,加高高家堰,形成绵亘数十里的洪泽湖大堤和20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工洪泽湖水库,用以调蓄淮河来水,以清口作为出水口冲刷黄河河槽内的泥沙,“蓄清刷黄”,“束水攻沙”,以期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使运河不受倒灌之害,黄淮能顺畅入海,但未获预期效果。此后,在高家堰上曾建闸,分泄淮河洪水入运河,在淮扬运河南段开减水坝与减水河,泄水由芒稻河入长江,是导淮入江的开始。清代靳辅、张鹏翮等仍采用大筑高家堰,大挑清口,在洪泽湖下游开引河,引洪泽湖水冲刷黄河河床;在高家堰上做减水坝,在运河上做归海、归江各坝,分减淮河洪水。以上措施也曾起过一些作用,但因清中期以后,黄河河槽越淤越高,淮水最终不能流出清口,只靠归海、归江各坝排泄,洪水来临,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片汪洋,灾难深重。

  黄河北徙后时期(1855~1949)。1855年,黄河北徙,与淮河分离,但原淮河下游河道已被黄河泥沙淤塞,形成分水岭地形,沂、沭、泗水系受阻而分流入海。于是,自清末开始,为解决淮河出路,开发淮河水利,出现了多种导淮议论,制定了多种方案。内容可以归为三类:全部入长江计划、全部入海计划和江海分疏计划,先后成立了一些导淮机构。1931年,经当时政府批准,制定了一个“导淮工程计划”,但工程实施不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即停工。

  1938年6月在郑州花园口决开黄河南堤(见花园口堵口),造成淮河流域黄泛区人民的深重灾难。历时九年,黄河才回归原道。淮北水系冲淤不一,给以后的治理带来许多困难。

  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的一些地区进行了部分防洪工程、农田水利以及运河工程建设,修筑了洪泽湖大堤、淮北大堤,整治苏北运河,兴办苏北除涝灌溉工程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着手根治淮河,杜绝淮河水患,开发治理淮河的水利工作开始全面实施。

(0)

相关推荐

  • 2010-24 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J)

    志编号2010-24版别胶印版名称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J)全套枚数4枚发行日期2010年10月14日全套面值4.80元全套售价4.80元原画作者设计者张石奇雕刻者责任编辑秦巍整版枚数16(4×4)整张 ...

  • 淮河是什么?

    淮河是什么样子?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 古称淮水的淮河, 与长江.黄河和济水 并称"四渎", 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 洪泽湖帆影(图源@洪泽湖管理网) 淮河雄 ...

  • 军阀割据时淮河为何难治理,要搞好必须河南、安徽、江苏同时动手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富.人口稠密之地,由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上土地肥沃,民间曾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但从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后,大量泥沙在淮河水道中沉积, ...

  • 淮河流域边界

    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新通扬运河和如泰运河南堤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脉为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 ...

  • 推剧,唱出来的淮河风情 | ​陶静

    作者简 推剧,唱出来的淮河风情 陶静 家乡,有一条河,叫淮河.家乡,有一种戏曲剧种,叫"四句推",也叫"推剧" 喜欢推剧,不仅仅因为,自己是沿淮人家的后代.而是 ...

  • “只有共产党把淮河治好了”

    安徽省阜南县淮河王家坝闸.阜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淮河边上的安徽省阜南县,一个个庄台吸引了记者目光.庄台,别处没有,是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独特的村落形态.以前为了抵御洪水,村民在地势较高处用泥土垒筑高台 ...

  • 安徽阜南:畅游阜南体验淮河一号风景廊道的魅力品尝阜南特色美食

    2021年5月14日整理 阜阳,位于颍淮之滨 素有"皖北水乡"美誉 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是姜尚.管仲等名家的故里 大文豪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 阜阳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

  • 训毅谈月琴:演奏心得——淮河营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刘训毅:天津京剧院琴师,六岁习琴,舞台实践三十余年,师从京剧演奏家及作曲家尚长贵.费玉明先生,潜心京剧音乐伴奏和唱腔设计,获得内外行一致认可 ...

  • 【微视频】淮河入海口在哪?

    淮河及洪泽湖的入海水道形成了一河入江和四河入海的格局.所谓一河入江,指的是南下长江入海,每秒可分泄淮河水1.2万立方米.而四河入海中的四河是指淮沭新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淮安以东的废黄河.它 ...

  • 淮河心语丨淮南铁路的修建与运营

    1933年,淮南煤矿局和华商大通公司的煤炭生产逐步攀升,年产量达到了37万多吨,而对外运输能力却远远落后于煤炭产能的增长.为了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开辟新的大运力运输通道,两 ...

  • 淮河的红月亮

    <淮河的红月亮>作词:陈兴玲,作曲:陆城,演唱:陈思. 陆老师在介绍这首歌曲创作时说道:歌曲<淮河的红月亮>在黄梅戏的音乐原素里,寻找着幸福的嫁衣,在古淮河的对戏曲里,梳理成美 ...

  • 说说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一线重要地理意义 分界线 1.气温: 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线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 ...

  • 纪马120周年 | 合唱《淮河营》选段

    左起:张凯 王金钟 朱强 张克让 马崇杰 宋昊宇 穆雨 裘识 摄像:金年  编辑: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