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四十六)

5.3.6 调兵遣将

“这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战争,”罗斯福总统在9月7日的讲话中向全国宣布,最大限度地征兵和为把美国变成“民主国家兵工厂”而扩大工业生产虽然消灭了失业,却带来了通货膨胀,“全面稳定物价、工资、薪金和利润,是继续增加坦克、舰船和枪炮生产所必不可少的。”罗斯福告诫国民说,“我们国内为支援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做得还不够’”。但毫无疑问,美国经济已全面进入了战时体制,与军事有关的物资全部进入定量配给。

随后,罗斯福对东海岸至西海岸的重要军工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巡视。西海岸亨利·凯泽的造船厂成为各大媒体重点宣传的对象。凯泽在船只建造行业中引发了一场划时代革命。与传统方法不同,他不是一开始就铺设龙骨,然后在龙骨周围和上方通过铆接来建造船只,而是创造性地先将各个配件全部安装好,然后将它们直接焊接起来。他的造船厂雇佣了数以千计的铆工,昼夜不停将定制构件铆在一起。1942年初,建造一艘万吨巨轮至少需要200天,到5月只需三个月,到9月就不用一个月了。一项新的世界记录诞生在“罗伯特·皮尔里”号上。这艘万吨级自由轮11月8日铺设龙骨,11月12日油漆未干就下水了,只用了令人惊叹的4天零15个小时29分钟。后续舾装和试航也只用了三天时间,这是德、意、日轴心国万万做不到的。凯泽的工厂在战争期间为盟军贡献了1490艘船。1945年的头212天,他们完成了247艘,平均一天超过一艘。由于在大西洋上同德国潜艇的争斗中效率不断提高,9月份,盟军的造船吨位首次超过被击沉船舶的吨位。这无疑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一直困扰盟军的船舶危机从此时开始得到缓和。以至于后来在慕尼黑会议上斯大林特意提出:“为美国人的生产干杯,没有美国的生产,我们将会输掉这场战争。”此言不虚。

但是那些航母、战列舰的生产显然不可能这么快,目前这些尚远远不足以缓解盟军全球的紧张局势。苏联红军正在斯大林格勒与希特勒的第六集团军进行着殊死搏斗,重启北极护航计划加大对俄国人的增援势在必行。大部分运输船需要运送执行“火炬行动”的部队前往北非。数不清的谢尔曼坦克和物资、弹药正绕过好望角紧急运往埃及,为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的第八集团军积聚更强大的力量,以向隆美尔在阿拉曼的前线发动反攻。

如此,即使瓜岛和新几内亚双线危机,太平洋战场依然被放到了次要位置上。事实上太平洋同样迫切需要更多船舶源源不断地将物资和增援部队送过来,支援陆战一师对瓜岛岌岌可危的控制,以及麦克阿瑟不断扩大的新几内亚作战。在国内,美国民众要求向太平洋提供更多飞机和舰船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对日本人的仇恨远大于希特勒。8月以来,麦克阿瑟屡次警告华盛顿,如果军事重镇莫尔兹比港落入日军之手,将会产生“灾难性后果”。金上将对盟军的“先欧后亚”战略一直颇有微词,他强烈要求向所罗门群岛提供更多的人员和飞机,“即使因此妨碍了对大西洋承担的义务也在所不惜”。和东京类似,华盛顿主导战略方向的是陆军。在与金的博弈中,马歇尔因得到罗斯福的支持一直稳据上风。参谋长联席会议坚决支持马歇尔的意见:为了不危及“火炬计划”,向太平洋派遣更多的舰船和飞机是不现实的。金、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同时被告知,他们不能指望得到更多东西,因为他们多得一架飞机或一艘运输船,就可能削弱10月在北非登陆的“火炬行动”压倒一切的需求。

连太平洋战场都得不到必要的人员和物资,远东的中国和印度就更不用提了。美国原答应向蒋介石提供的轰炸机被临时调往中东,驻新德里的韦维尔同样失去了原来分配给他守卫印度的一个英国师。当初滇缅公路被切断时,罗斯福曾答应向中国战区提供100架运输机。可那年秋天,“驼峰”航线上飞行的运输机还不足50架。陈纳德告诉蒋介石,原来向中国战区追加的一批轰炸机被英国人半路截走了。委员长为此大发雷霆,向罗斯福发出了一道措辞严厉的最后通牒:“请求”美国重申对中国的义务,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如果上述条件得不到满足,委员长扬言要“取消中国战区”和“作出其他调整”。史迪威同时致电华盛顿,对英国人抢走属于他支配的飞机和物资提出强烈抗议。

看到这次蒋介石真的生气了,罗斯福再次使出了太极推手。他在10月14日的一封信中重申对史迪威的支持,同时向蒋介石保证:美国对中国承担义务,但迫于其它战场的压力不能立即满足他的要求。对罗斯福和马歇尔开出的空头支票,史迪威感到异常恼怒:“‘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和我同在一条木筏上,我们之间只隔着一层夹板,而救授船只却开走了。”“醋性子乔”在写给妻子的信中如此绝望地描述了自己的可怜处境。

虽然欧洲是中心,但太平洋战区也不能不管。对于金和麦克阿瑟的联合呼吁,9月初,海军部副部长弗雷斯特尔受命前往南太平洋战区调查物资的供应情况。回国途中他顺路到了珍珠港,征求尼米兹对战局的意见。9月6日上午,巴西特上尉看到一个平鼻子的瘦小个在司令部的一台打字机上打字,他把这位副部长当成了因打字机故障叫来的维修工人。当晚,弗雷斯特尔和尼米兹一起飞往旧金山,参加美国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的第三次例行会议。

前来圣·弗朗西斯酒店参会的金上将穿着一身不带军衔的灰色制服,戴着一顶黑丝遮阳帽,上边有一条可以套住下巴的带子。和麦克阿瑟一样,这套制服是金亲手设计的,海军中的很多人都不喜欢它。当两人一起离开旅馆时,天空下着濛濛细雨,一群记者在冒雨等待捕捉最新消息。一名摄影记者对穿着怪异服装的金说:“军士长,请你走开。我想给尼米兹将军拍张照片。”

1942年6月中旬,遗憾错过中途岛之战的哈尔西中将以病人身份住进了里士满约翰斯顿-威利斯医院。海军高层严令此事务必保密,但让大嘴巴的哈尔西安安生生呆在医院里不说话似乎是不现实的。哈尔西用病房的话机向外打了无数个电话,很快他回国养病的消息连月球人都知道了。在天才的沃恩博士精心照料下,8月5日,完全康复的哈尔西离开里士满,8月29日到华盛顿报到。9月7日晚,哈尔西到酒店拜访了上司兼好友尼米兹,告诉他自己的皮炎已经痊愈,希望能尽快回到岗位上去——他和弗雷斯特尔都将参加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

9月8日上午,金宣布会议正式开幕。会议首先讨论的是人事问题。金把桀骜不驯的航空局长约翰·陶尔斯少将赶走,打发他到尼米兹手下担任太平洋舰队的航空兵司令,同时晋升海军中将。接替他职务的是金的好友、南太平洋战区航空兵司令约翰·麦凯恩少将,后者的职务将由大家熟悉的奥布里·菲奇少将接任。之前,因反对海军航行局将飞行员安排在指挥位置上,陶尔斯和尼米兹曾经闹过矛盾,他对金的上述做法肯定不会感到愉快。但作为交换,金答应将与尼米兹关系不睦、好为人师的夏威夷海军第十四军区司令官布洛克少将调走,作为他接纳陶尔斯的一种交换。所有参加这场有趣“抢座位游戏”的人都各有所得,金借机拔掉了身边的一个眼中钉。

哈尔西中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