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细节解密》之 山寨的秘密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大锤说史”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本期第四十四回!

最近几期水浒细节解密,大锤为列位读者听友,讲述了宋代江湖路上的劫道的、开黑店的,总之就是《水浒传》中描述的这条江湖路,确实是危机四伏。当然,要说这条江湖路上的危险,并非只是因为劫道的车夫艄公或者黑店,这其中最大的危险,来自于江湖路上的强人山寨,也就是啸聚山林的山大王们。本期大锤就为您讲述,《水浒传》中描述的那些山寨,以及山寨中隐藏的真正的秘密。

关于江湖路上有众多的山寨和山大王,《水浒传》中有一段非常专门的描写,这是青面兽杨志在负责押送生辰纲之前,历数了生辰纲这一路上要经过的多个强人出没之处。

杨志是这样说的:“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更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随后在杨志等人运送生辰纲登上黄泥冈的时候,书中还专门描写了黄泥冈作为强人抢劫圣地的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山林茂密易于躲藏以及沿途荒芜人烟稀少

杨志提到的这几处地方,除了黄泥冈是抢劫圣地之外,二龙山、桃花山等等都是绿林好汉建立山寨的地点。也就是说,这几处建立山寨的地点,在黄泥冈这三条基本特征之外,还更适宜绿林土匪强盗们长期驻扎。

在这里,大锤要先解释一下山寨的起源,咱们这个山寨可不是山寨洋货那个山寨,这个山寨是最原始的意义,也就是建立在山野险要地带的、用于防卫的栅栏或者营垒。在古代文献中,这个“寨”字还经常写作“砦[zhài]”或者“柴[zhài]”,通过字形我们就能明白,这两个不同形的同义字,实际描述的是山寨修筑的主要材料,石头修筑为主的就是“砦”,木头为主的就是“柴”。它的同类防御性设施很多,比如汉代豪强地主修建的坞堡等等。

在三国时代,魏蜀吴三方都在交通线和险要地点修建自己的军寨用于攻守,在四川等地至今还保有“武侯寨”之类的地名或者遗存,这便是传说中诸葛亮南征时修筑的军寨。这种山寨,起初是一种军事用途的营寨,只是一个方便驻扎军队的地方,后来逐步出现了壕沟、寨墙等防御设施,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比城池要小、比城堡要弱一些的防御工事。比如在隋唐时期威名赫赫的瓦岗军,据说就在其根据地瓦岗寨,设置了周长二十余里的防御性寨墙

用于军事用途的山寨,在唐朝末年到北宋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当时军阀混战、私兵横行,民不聊生之下,各地纷纷设立各种营寨,军用的营寨就是军阀用来打仗的,民用的营寨就是老百姓用来躲避兵灾的。也就是这个营寨应用广泛的时期,彻底奠定了小说《水浒传》描述的那个江湖路上山寨横行的基础。

进入宋代,官府主持修建的军寨作为军事防御要点,开始大量出现在北方、西北和沿海地区,这类军寨往往依托当地的地形修建,因此大量朝廷使用的山寨就出现了。而由于北宋贯彻强干弱枝的政策,地方驻军战斗力较低,对地方的山野强盗较多采取招安等姑息政策,导致到了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统治时期,朝廷重臣富弼已经在上书中写道:天下凶歉,盗贼如麻

因此,除了朝廷使用的军用营寨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用的包括土匪强盗使用的山寨也得到了发展。对此,小说《水浒传》中也保留了这方面的印记,比如书中对几处强人盘踞的山寨的细节描写,就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两宋时期山寨的一些防御细节。

书中描写鲁智深路过桃花山,被盘踞山上的强人李忠、周通二人邀请观赏桃花山山寨景色时,书中专门写道:果是好座桃花山,生得凶怪。四围险峻,单单只一条路上去。四下里漫漫都是乱草。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鲁智深看了都说:“果然好险隘去处。”

又比如书中描写杨志协助鲁智深夺占二龙山宝珠寺的时候,就写道二龙山也是上山只有一条路,而且占山为王的金眼虎邓龙聚集了四五百强人,在通往山上的这唯一道路上设置了三道关卡,每道关卡都有滚木礌石等防御性武器,这种凭险据守让鲁智深都一筹莫展。而顺着山路过了三道关卡之后,二龙山上就是一片很空旷的平地,四面用木栅栏围住,这就是二龙山山寨的核心地带了。

《水浒传》中的这些记载,是非常符合古代山寨选址的基本规则的。尤其是二龙山这种山路险峻崎岖,但是山顶却有一块较大面积平地的地形,这种平地适合布置各类驻军设施,甚至还方便在山顶耕种,因此就没有被敌军围攻切断粮食供应的忧虑,历来都是古代山寨选址标准下的上品山寨地点。在宋元战争中名震天下的著名堡垒钓鱼城,曾经创造过世界战争史上的最长守城记录,它就是选址在了这种山路险峻同时山顶还有平地的绝佳地点。

在古人的山寨标准中,最理想的山寨除了要地形险峻、地处要冲、有平地可供使用之外,还要有充足的水源供应,最好的不仅要有水源,还要有大水构成的水障。

这种最理想的山寨,也正是《水浒传》中山寨的王者——水泊梁山。八百里水泊提供了强大的水面防御和充沛的水源供给,水泊内丰富的物产也为梁山好汉们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补充,按照《水浒传》描写,完善版的水泊梁山山寨防御体系包括六关八寨,六关是梁山南面的主路,作为整个山寨的防御重点,有三道关卡防御,其余东西北三面,由于依托水泊天险,只需设置一道陆地关卡;八寨则包括四座陆地的旱寨,以及四座可以供梁山水军出入的水寨。

这种依托山水防御的终极版本强盗山寨,是《水浒传》中最强的山寨,其六关八寨的设置固然是历代小说及话本作者的艺术加工,但是其山寨水寨联合的模式,却也意外的保留下来了一个真实的历史片段,这就是,宋辽金元时期一个重要的军寨模式——山水寨

在这一时期,这种山水寨大量出现在北方以及江淮地区,其最重要的价值有两个,一个是山水寨往往依山傍水,其中还能保留一定面积的鱼米之乡,可以长期生产、长期驻扎,一个就是守军能够依托山和水的阻隔,有力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势骑兵。在这一时期的金军侵宋、蒙古侵金等大规模战争中,经常有当地人据守这种山水寨进行抵抗,甚至能够给予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以重创。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作为绿林好汉根据地的终极文学想象,其实也正是来源于两宋时期这段金戈铁马的真实历史。

热门推荐

《水浒细节解密》之 恐怖的黑店传说是如何诞生的

《水浒细节解密》之 江湖路上为何是抢劫高发区

《水浒细节解密》之 赌博泛滥的幕后玄机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