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研究新星专访(25)| 王嘉玮:科幻想象与现实生活之间会有一条怎样的通路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共选拔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的30位高校学子及青年学者进行主旨汇报发言。论坛同时受到了中国科技网、中华网、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作家网、中国科普作家网、中国资讯网、新华访谈网、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深圳商报、大学生网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重要反响。为进一步展现青年科幻研究新星的风采与面貌,凸显科幻研究的青春力量,论坛组委会对30位参会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并集中推送,号召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加入其中。

2021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专访

VO.25

王嘉玮
王嘉玮,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暨影像美学,科幻电影与技术哲学议题。曾参与科幻相关课题开发,已有科幻电影研究论文发表。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如何定义“科幻”?

王嘉玮:
我接触科幻比较晚,也比较偶然。大学本科在杂志社实习的时候接到了科幻文学主题的任务,开始了科幻文本的集中阅读,可以说这修正了我过去对科幻的简单认识,开启了我对科幻的思考之路。众所周知,“科幻”定义向来是文学史上悬而未解的问题,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形成不同的定义。而作为当今技术社会中的人文学科学习者,于我而言,科幻是我们面对技术世界的一种思考方式,它作为一种艺术,和科学、哲学站在一起,面对现代技术抛向人类的一系列问题。

 科幻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王嘉玮:
科幻成为了我学习思考的重要主题之一,自然也就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用更多的时间、带着更多的问题思考观看科幻电影,从科幻电影联想到现实或未来可能的生活;与此同时,当我看到一些社会技术现象、技术前沿动态,或者阅读到相关的技术思考著作,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科幻作品。韩松有一句名言:现实比科幻更加科幻。那么科幻想象与现实生活之间会有一条怎样的通路,这是让我不断往前探索的动力。

 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研究科幻?与最初接触科幻相比,现在您对科幻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王嘉玮:
外部的机缘是实习经历刷新了自己对科幻的认知,产生科幻研究的兴趣;内部的机缘要感谢导师的支持与鼓励,让我在这条充满未知与冒险的路上继续前行。我最初接触科幻准确地说是科幻文学,现在主要转移到科幻电影的阵地。一开始我对科幻的思考总是和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联系在一起,在这些未来技术想象基础上探讨技术对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但是现在我会更多地回到当下现实,试图找到一种独属于科幻的、建立起当下和未来联系的思考,确证科幻在技术时代中所焕发的史无前例的价值。

 参加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有何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王嘉玮:
也许是某种缘分,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也是我博士阶段参加的首个论坛,或许昭示着我的某种新起点,将伴随我学术的漫漫征程。我对这个论坛充满了期待,它与众不同,因为它属于科幻研究——这一国内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新生力量。而我确实从中听到了令人兴奋的不同话语、不同声音,并且结识了新的朋友,这都是我未曾有的经历和体验,让我满载而归。很多评委老师已经在科幻领域深耕多年,他们对科幻作品的解读、对科幻研究的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孙佳山老师所指出的:不该把科幻抽象化和神圣化,而应关切现实。这确实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应该再度开拓的视域。

 您觉得本次论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下一届论坛将会在线下举办,您能同时给一些建议吗?

王嘉玮:
本次论坛因为在线上举行,难免有一些不可控因素出现,如网络不畅、声音和视频卡顿等问题影响进程。此外,期待主办方邀请更多领域内的、更专业的评审老师加入,包括科幻文学创作者、影视制作者、科学/技术哲学学者等,具体文本上的意见可以放到过后的论文修改反馈中,在论坛讨论中更注重文章的思想讨论和问题研究范式等,由评委老师直接回应作者的论文思考内核,会使论坛讨论更加丰富有力。

 我们之前招募了一些热爱科幻研究的同学,让他们自选研究课题,以“协同创新合作”和“师带徒”的小组模式进行线上培养,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行吗?您会不会愿意参与?

王嘉玮:
我觉得这个线上培养方式非常新颖实用,关键是对于当下科幻研究新兴力量的培养非常有效。以我个人经历来看,着手科幻研究难免要经历摸索的困顿、迷茫,并且由于缺少学科培养体系和足够的研究指导材料,有着不可避免的个人局限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找到“组织”,形成可交流的群体,这是再好不过的局面。如果有机会,我很愿意尝试。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学术爱好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王嘉玮:
我不但认同,自己也常常反思这个问题。过去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老师,当他说你“优秀”绝不是褒奖,而是一种既肯定又嘲讽的微妙表达。这说明你不够“残破”,而“残破”恰恰是文学艺术所需要的特质,唯有这样你才能领悟。我很惭愧,因为我不是这样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讲,我的道路走得过于平凡,我时常因为缺乏生活和社会阅历、缺乏对历史的洞见和领悟而质疑自己的学术思考合法性。我会想:我对生活中某一件事情的领悟难道就能比校园围墙外任何一个人更真确、更真实吗?但我也会反过来想,进行文学艺术思考是需要某些特质的,它们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要么是在生活的打磨中幸存,要么就是像我走过的这条道路一样,得到了人文精神围墙的保护。与此同时我是警醒的,努力不让自己的学术脱离现实的源头。

您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可以分享一下。您关注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王嘉玮:
有所关注,但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进行文献调研和整理是我近来下一阶段的计划。目前来看,这几年来科幻研究成为学术圈的研究热点,文献数量呈现一个指数函数型的上涨,除了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研究,还辐射到其他领域,比如翻译、出版、教育、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这说明科幻影响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电影,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具体回到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研究,似乎还是比较局限于文本,采用文本细读结合理论分析的构架,对科幻艺术本身的理论探讨与构设还不够深入。

 感谢您对中国科幻发展研究及传播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之努力,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王嘉玮:
非常感谢组委会的筹办,让我有机会参加这个非常有意义的科幻论坛。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参与到科幻研究中,壮大中国科幻研究的队伍;也希望今后科幻圈和学术圈能达成一种协同合作、交相进取的关系,学术圈为科幻圈提供主流话语的力量,而科幻圈为学术圈带来思想上的创造火花。最后,也衷心期望科幻研究新星论坛越办越好,为中国科幻研究力量引航。
采访  吴雨婷
整理  许艺琳
校对  赵文杰
排版  王俞萱
· 科幻研究 共同成长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