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山口土炮退敌
唐运勇
1944 年9 月中旬,日军侵入全州县境,国军不战而溃。面对日军暴行,不屈的百姓多有抵抗义举,在众多的义举中,邓祖亮领导的潭山口阻击战,无疑是精彩的一笔。
虎狼鬼子休进庄
潭山口村今属广西全州县石塘镇沙田村,抗战时期隶属两河镇。该村临全灌古道,背依连绵低矮石山,山峻林密,易于藏身。村前则为缓坡林地、庄稼地,属易守难攻之地形。鬼子自县城过水南、经白竹江、鲁塘坪、马家田一路扫荡而来,烧杀奸淫消息不断传入潭山口。村民听罢个个义愤填膺,邓祖亮、邓殿成等十余位年轻后生更是摩拳擦掌,誓与村寨共存亡。
该村有祖辈遗留防盗御匪保村庄的土炮十余门,鸟枪若干,时下正好派上用场。邓祖亮时年24 岁,因有胆有识,机智敏锐而被公推为头领,十余位热血青年旋即组成自卫队。他们一面派精干人员把持各路口侦察敌情,一面组织人力熬土硝以制火药,打碎犁头配造散弹,以备迎敌之需。对村中老弱、妇女、小孩,则一律安顿山中躲避。正如《沙家浜》中的一句唱词:“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潭山口人检修土炮,擦亮鸟铳,充分做好迎敌准备,定叫日寇有来无回。
土炮迎敌民威壮
一日午后,一支约摸30 多人的鬼子,或抬机枪,或端三八大盖,往潭山口村扫荡而来。发现敌情后,邓祖亮迅速将人员分成数组,以三四人为一组,持掌土炮一门,充药、上弹、移位瞄准、点火发射,各司其职而又相互配合,自己则充任阵地总指挥。十余门土炮并不全用,只用四五门,其余隐蔽待用。鸟铳因射程有限,亦暂时搁置。安排停当后,眼看鬼子就要进入土炮射程之内,邓祖亮一声令下,“轰”“轰”“轰”,数炮齐发,数以百计的铁弹呼啸着飞去。以鬼子的经验,炮弹是落地后才爆炸的,何曾领教过这等如蜜蜂一般嗡嗡作响的密集飞弹,只得卧地以避。飞弹过处,竹木纷纷拦腰斩截。鬼子兵惊魂甫定之下,举枪向烟幕腾空处射击,而此时,邓祖亮早已指挥队员们将土炮转移,移入它处充药上弹。而鬼子弄不清状况之时,随着几声炮响,飞弹又来了……如此三番五次炮轰之下,鬼子兵自然不敢冒险挺进。战斗自中午进行到下午,虽几度迂回,鬼子们都在他们称作蜜蜂炮的土炮打压之下,未能靠近村庄。
土炮以坚木掏空后施铁箍捆扎而成,火药配飞弹射击猛烈,散弹杀伤力虽大,却无瞄准机关,全凭经验调整炮口朝向及炮身斜度,来对准目标,射击精度较差。而鬼子的机枪、三八大盖堪称精良,无奈邓祖亮一队人马神出鬼没,行动极为敏捷,不能为其所杀伤。所以战斗半晌,双方并无伤亡。
傍晚时分,邓祖亮正待思考如何应对鬼子夜间偷袭之时,鬼子已向村庄方向游移过来。因为他们已经有些时间没有动静了,队员们都等得有些心急。一时间,炮声大作,枪声阵阵,阵地上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眼看天色渐暗,鬼子们急着要攻陷村庄,而自卫队则估摸着如何击退鬼子。炮手们经过半日的实战操练,移位瞄准渐渐有点得心应手,终于,一声炮响之后,鬼子头目应声倒地。鬼子兵伤了头目,不敢再战,抬了头目,从全灌古道往灌阳方向逃去。村庄保住了,房屋财产保住了,村民的性命保住了。是夜,队员们收兵回村,村中老少无不钦佩,连说“打得好”“打得漂亮”,邓祖亮更是兴奋得夜不成寐。被击伤的鬼子头目被抬出不久,即一命呜呼,潭山口村民用土炮成功阻击鬼子扫荡,大大鼓舞了沿途百姓抗击日军的决心与士气。
英雄本色亦平淡
十年前能采访到84 岁的抗日英雄邓祖亮,实属造化。在我多方寻访抗日英雄的过程中,单位离休干部马飞老人正好从一首诗的注释中,读到关于潭山口村民用“蜜蜂炮”打鬼子的史料。于是,我们来到沙田打听此事。村民唐梦生听到我们问的是“蜜蜂炮”,立马来了精神,他说参加过当年战斗的英雄中尚有一人健在,已经80 多岁了,而且就是他指挥的这场战斗。这么一说,真应了那句老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老英雄中等个头,皮肤黝黑,穿件半长短裤,上衣也不系扣,典型的农家老汉形象,看上去身体很棒,就是耳朵有点背。马飞老问:“打过鬼子吗?”老人豁开缺牙的嘴,笑得很爽朗,大声说:“打过!”“用什么打的?”“土大炮,鬼子叫蜜蜂炮……”老人算不上健谈,也许从前也很少谈及他的这一英雄壮举,或许在他看来,此事跟他种田没什么两样,不值得津津乐道,因此,他没能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如数家珍。想想他老人家对潭山村民而言,无疑是救星,扩而大之,他则是真真正正的抗日英雄。
选自蒋钦挥主编《血性男儿 全州抗战》。经作者授权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