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起源(四)医书的伪造
接上
循行的经络就像电子探测器一般追踪人体的病所,一般而言,脏腑之病稍微严重一点都能探测出来,病越重,循行趋病的概率越高,脏腑腐烂者100%的循行趋病。
史料中有“三阴脉乱”,指三条阴脉全部循行趋向烂脏,形成三脉扭结,脉气堵死而亡。中世神医秦越人继承有解结技术,虽然解结之后只能苟活时日,但它造成了经络占脉可使人起死回生的假象。
在更早的上古时期,遇到严重的患者,医者第一想法是手术,如神医俞拊:
《说苑》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拊,俞拊之为医也,搦髓脑,束盲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镵(chan)石撟(qiao)引,案扤(wu)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煎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
这两段文字结合起来,可窥视古人的思维很直接,哪里腐烂肿瘤便割皮解肌,煎浣肠胃,手术处理;一开始的医学直奔治病的目的,不分中西内外科。至于认为中医可治万病,治不了等于医术不到位或者命该绝矣,是后人发酵出来的极端思维。
汤液是最初的简易药方,澧酒指清米酒,可作为驱寒之用,镵石是按摩开经(去除障碍疏通经络)工具,案扤指躺在案床上接受按摩,毒即药,毒熨指温药热熨(也是驱寒之用)。但这些技术,俞拊没有用到,俞拊可能用炊灼术定经络,也可能用大鍉针来定经络。
“决脉结筋,搦髓脑,束盲(huang)莫,”盲莫,指心隔膜肌,是十二经脉的枢纽,或者说主要出入口,从这里决脉解结。
搦髓脑,据个人分析,可能是在大脑某处凿开一个小洞,然后直接刺激脑神经,这个不恐怖,而且是从占卜中的“灼”与“占”传承过来的。读过前几篇就知道,我这么讲算是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吧。至于搦髓脑的原理,简单说,经脉的控制系统在大脑。
洗涤五脏,相当于脂肪肝、肝硬化、肾炎、膀胱炎,这些黏黏糊糊的病变器官,把它洗干净了相当于修复一台破旧发动机,细心保养还有复元的可能;保养的过程叫“练精气,易容貌”。
可见说明那个时候一无药治,二无按摩,只有经络占脉与手术。
为什么外科手术没有传承下来呢?我想应该是后期“经方药治”发展起来后,人们领略到它的好处,便放弃了手术;一左一右两个方向,人心只会选其一,乃天性的极端所致。
选择了谁便倾向谁、挖掘谁,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西医用尽其极的去治疗该治的与不该治的病,中医无度的以为能治好所有的病,比如推广艾灸的人变态般的用灸,搞经方的人变态般的用药。
下面就得一下子跳到西汉了,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周秦的书毁至殆尽。我们了解到的古医书,绝大部分是两汉时期的翻作以及伪作。
班固《艺文志》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散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於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於天下。
东汉班固认为自孔子及七十入室弟子死后小几百年间,儒学微言大义绝传(就指那几本书)。
后期的诸子大部分打着儒家的旗号,但是没有杀伤力,那些鹤立鸡群的如孟子、荀子多少都有点反对孔子;商鞅、韩非子更是把儒家批的一文不值,鬼谷子跟儒学基本不沾边。就像黑牛身上的一点白斑,人的视线一定会聚焦在白色上面。
《易》《诗》《春秋》出现了四五个乃至数个版本,这是事实,之所以如此是因“战国从衡,真伪纷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就是说,诸子百家个个以思想相争,从而扰乱人心,说好听点是诸子百家,说难听点不过是公知、五毛、喷子,一个大染缸,里面什么声音都有。
当今喷子可在网络上喷几句,一吐为快,成本不高,也无所谓期待。公知可利用媒体发布一些言论,具有专业性,或许颇有收获,也能得到成就感;古时的喷子只有造书一条出路!造成书,传播出思想,就有当官的可能性,诸子的仕途,总是喷思想在先,为官在后,兼收名利。
为了攀附个传承,他们会肆意篡改古籍先史。诸子百家只是后人仰望时产生的尊称,在秦始皇、韩非子眼里,他们连猪狗都不如。
秦始皇感受到诸子言论对社会产生的负面作用,于是烧灭文章,至于“以愚黔首”,那只是后世班固的看法,要知道,当下的选择总是最好的选择,不焚书坑儒,法治便得不到普及。
焚书之后,天下无书可读,包括六艺七技,医书在内。汉武帝时便大收篇籍,修订藏书的法规,设立写书的司官部门。直到一百几十年后,汉成帝时,收效不著,遂安排陈农于天下搜求各种遗书。
动用国家力量做一件事情,财力自然不用说,汉朝修书的造价恐怕跟今天修高速公路差不多吧,里面油水吓死人的,献书就得拿钱,而报酬的主要依据是书的等级与字数。
那么民间与官间就会生成一个产业链:造伪书。
有人负责收集购买,有人从事改编诌造,为了不露破绽,只能故弄玄虚了。一本书只能一家中标,因此会产生巨大的招投标经济,竞标、兼并、同流合污等等。
《黄帝内经》,以黄帝二字冠名,级别就高大上了;灵枢与素问两册就搞了十几万字,如此规模的医经,当下之人当作宝贝一般傻傻在读,我笃定的说,这书里面至少八成谬论与空谈,另外两成中还得用火眼金睛去提炼!
问曰:为什么?
答曰:其一,内经之前的经络书籍不过区区几百上千字,根本不存在四时、五行、六气之说。方药《五十二病方》不过万字,言简意洁,就事论事,没有空话。
其二,内经的行文风格与东汉《伤寒论》张仲景(公元150-215年)如出一辙,根本是一个时代的书,东汉伪造。书的行文风格,读多了自然会懂,好比一块沉香,有十几年的盘玩经验,就能一眼识别它的真伪与产地,比仪器还准。
大概是,黄帝内经集民间与官方一系人才所作,一个巨大的工程项目,耗时N年,算是造假,也算是创新吧,最后蒙混过关,赚了几十亿,骗天下人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