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104章)

当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得知李隆基命令哥舒翰出关东征时,当即向李隆基上疏说,眼下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哥舒翰一旦出关东征,八百里秦川将再无屏障。如此一来,长安势必倾覆,大唐将面临不测之险!

末了,郭子仪说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潼关出兵,有战必败!”

但是,被局部胜利和杨国忠谗言冲昏了头脑的李隆基根本听不进去,他当年不理解高仙芝为什么撤退,此刻同样不理解哥舒翰为什么不出关。

他在兴庆宫里咆哮:“朕已经等了半年了,还要让朕等多久!”

他的咆哮一直传到了潼关。

他派出了一个又一个使者去潼关,传达同一个旨意:马上出关,光复洛阳!

756年六月初四,关闭了将近六个月的潼关,缓缓打开了城门。哥舒翰手抚胸膛,放声恸哭!他已经看到了黑暗的未来。没有胜利,没有光明,有的只是彻底的毁灭。

金属铠甲在烈日下熠熠生辉,大军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将近二十万大军鱼贯而出,大踏步走向死亡。在他们身后,是大唐的心脏,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雄城。失去潼关的保护后,长安如同一朵裸露在敌人魔爪下的鲜花,随时面临被蹂躏的命运!

六月初八,决战打响了。战争的结果是,峡谷里到处是面目模糊的死尸,二十万唐军出征,最后只剩八千人。潼关彻底失守了!哥舒翰被部将火拔归仁劫持,连同其他不肯投降的几十名唐军将领,一起押往洛阳。

按理,每天日暮时分,潼关的烽火台就会点燃火炬。火光一直照映到三十里外,那里的烽火台见到潼关的火光,也会点燃火炬。

每三十里为一站,点点烽火从潼关一直延伸到长安。在夜色中,就像一条壮丽的火龙,

这就是平安火。

只要长安能看见平安火,就说明潼关安然无恙。但在六月初九这一天,平安火再也没有亮起来。从潼关到长安的天空,一片漆黑!

李隆基站在兴庆宫的望台上,久久望着东方。这是哥舒翰出关东征的第六天,太阳早已沉入大地,月亮孤悬空中,星光黯淡,四野萧索,潼关就像被大地吞噬了一般,根本没有火光!

虽是夏夜,李隆基却感到冰一样的寒意深入四肢百骸,深入五脏六腑,深入血液骨髓,渐渐转变为石头般沉重的恐惧。

他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潼关失守了,阻挡叛军六个月的潼关铁门不复存在!

他同样知道,叛军即将冲向长安,长安即将成为叛军铁蹄下的鱼肉!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他还能依靠谁?他还能信赖谁?危急关头,他浑浊的目光看向了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早在他710年发动唐隆政变时,陈玄礼就跟随左右。他登基后,陈玄礼一直是他的禁军龙武大将军,忠心耿耿地守护在他身边。他坚信,即使天下人都有可能负他,陈玄礼也决不会负他!“力士,召陈玄礼火速进宫!”

天边尚无一丝曙色,陈玄礼已经身姿挺拔地站在了李隆基的面前。他守护李隆基几十年,出入兴庆宫原是再寻常不过,但在这个时辰被召进宫里却还是头一遭。李隆基一见到陈玄礼,就像一个无助的老人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声音发颤道:“玄礼,潼关失守,长安安否?”“皇上,请恕末将直言,潼关一旦失守,叛贼必定兵临城下,长安危矣!”“依你所见,朕该如何守住长安?”

“皇上,大唐承平已久,民不知战,兵不能战,而安史叛军是身经百战的渔阳铁骑。叛军一旦攻入长安,唐军定难抗衡,长安恐怕难保。”陈玄礼知道李隆基定不爱听这些,但是,他深知战争本就残酷,来不得半点粉饰,与其等叛军攻入长安后国破家亡,不如早一点揭开唐军的伤疤。无论如何,他身为禁军龙武大将军,必须首先考虑皇上的安危!

如果说李隆基心里原本还残存那么一点希望,但当他听完陈玄礼这番毫不隐讳的真心话后,最后一点希望也彻底熄灭了!一夜之间,他仿佛老了十年,不,二十年!他只觉得整个身子都被掏空了,双手不听使唤地颤抖起来。不用说让他指挥千军万马镇压叛军,此时此刻,他就连自己的双手都控制不了!

屋角滴漏轻响,窗外的曙色一点一点透了进来。好半晌后,只听李隆基艰涩地开口道:“玄礼,依你所言,朕是否要放弃长安?”陈玄礼“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上,江山社稷,末将不敢置喙。末将发誓,无论发生什么事,末将必赴汤蹈火,跟随皇上左右,护皇上周全!”

李隆基的目光越过陈玄礼,怔怔地看着窗外的曙色,脸上辨不出任何情绪。他知道,天终究会亮,叛军终究要来了!上天给过他很多张牌,但他都没有珍惜,被他挥霍殆尽!

此时此刻,叛军就像一头噬血的野兽,正争分夺秒赶来长安的路上!他前几天梦见了大雪,难道就是暗示他,长安将成为一片血海么?想到这里,他不由打了一个寒噤,只觉得一生的豪情壮志都在这一刻消失殆尽!

得知潼关失守后,整个长安城都被极其恐慌的情绪笼罩着。六月十二早朝,上朝官员不到平时的十分之一。为了稳定人心,李隆基亲自登上兴庆宫勤政务本楼,宣布要御驾亲征,剿灭安史叛军。在场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难以置信。

紧接着,李隆基任命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让内侍边令诚掌管宫殿钥匙。李隆基声称剑南节度大使将要奔赴前线,命令剑南道准备所用物资。随后,李隆基从兴庆宫移居大明宫,守护李隆基的禁军仪仗也从兴庆宫迁到了大明宫。

天黑以后,陈玄礼紧急集合禁军六军,重赏他们金钱布帛,又从马厩里挑出九百多匹上等骏马。对于这些秘密部署,外界一无所知。

六月十三日凌晨,李隆基带着杨玉环、部分皇子皇孙、内侍近臣从大明宫延秋门秘密出宫,直奔蜀中。路过左藏大盈库时,杨国忠主张放火焚烧,不能让这些钱财留给叛贼。李隆基摆手阻止道:“叛军来了没有钱财,一定会向百姓征收,还不如留给他们,以减轻百姓们的苦难。”

经过便桥后,杨国忠已经在派人放火烧桥,李隆基呵斥道:“长安沦陷后,官吏百姓都要避难求生,为何要断绝他们的生路?”李隆基让高力士留下,组织人手把大火扑灭后再和他们会合。

因为李隆基六月十二日早朝时宣布要御驾亲征,所以,六月十三日一早,上朝官员明显多了不少。身为给事中的王维,也已早早等候在大明宫外。高仙芝出征前,就曾对他说起,潼关关乎长安的生死存亡。潼关安全,则长安无恙;潼关失守,则长安危矣!

皇上要御驾亲征,身为臣子,该如何为皇上分忧?如何替大唐效力?他神色凝重地等候宫门开启。从宫中传出的滴漏声清晰可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明明已经过了上朝时间,却依然不见宫门开启。原本鸦雀无声的人群,渐渐开始躁动起来。大家越来越焦灼不安,窃窃私语,皇上这是怎么了?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难不成还在和杨贵妃卿卿我我?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宫门开了,但并不见负责早朝的内侍官出来引领百官入朝,而是呼啦啦跑出上百个内侍宫女,一个个神色慌乱,就当没看见宫门外的百官似的,纷纷夺路而逃!群臣顿时乱了手脚,忙拦住跑的慢的内侍宫女打听情况,他们一边跑一边说:“别问了,皇上和贵妃昨晚就已出宫了,各位大人也快跑吧!”

啊?昨天一早还说要御驾亲征的皇上,怎么一转眼就变了主意?莫非这是皇上的金蝉脱壳之计?群臣顿时乱作一团,有的说要去追圣驾,有的说没有皇上的诏令,不能去追,大家群龙无首,莫衷一是,只好各自回府,伺机行事。

其实,王维原本相信皇上会御驾亲征!在他看来,皇上一生杀伐决断,从血路中杀出了一条通往帝王之路。执掌天下以来,从不畏惧吐蕃、突厥等边境势力,不惜一切代价守护大唐领土。如今只是一场内乱,大唐兵力再不济,也不会拿安史叛军没有办法吧?

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皇上有御驾亲征之心,有力挽狂澜之愿,民心一定是向着大唐,向着皇上的!但是,皇上竟然放弃抵抗,直接选择了逃离!他丢下百姓不管,丢下朝廷不管,甚至丢下大唐江山不管!

对臣子来说,临阵脱逃是死罪,那么,对皇上来说,临阵脱逃又是什么?

在回道政坊的路上,王维胸口仿佛梗着一团冰凉的铁块,沉重得透不过气来。他知道,叛军的铁蹄正狂奔而来,指望朝廷军队守护长安已是不可能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旦叛军攻破长安,一定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样的大屠杀,已经发生在洛阳,发生在陕郡,发生在潼关,发生在每一个被叛军攻破的城市!

这样的大屠杀,长安定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安禄山范阳起兵后,李隆基一怒之下杀了安禄山留在长安的长子安庆宗和原配夫人康氏。安禄山发誓一旦攻破长安,定要血洗长安,用几十万长安人的性命为他的长子和夫人陪葬!

长安,即将成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人间地狱!

想到这里,王维不由打了一个寒颤。他突然意识到,安禄山必定会先拿李唐皇室开刀,比起长安百姓,留在长安的李唐皇室要危险千百倍。

几乎是无意识的,刹那间,他想到了玉真公主。皇上只带走了杨贵妃、李亨等住在宫里的亲人,对于那些住在宫外的公主、皇子和皇孙,他根本顾不过来,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听天由命了!

王维倒吸一口冷气,立即勒住马缰,掉头奔赴玉真观。他要立刻告诉玉真公主,她的处境是多么危险!

当王维一口气冲进玉真观时,仿佛心电感应般,玉真公主早已等候在庭中,提起裙裾,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来,一脸急切道:“摩诘,我方才听说,皇兄带着贵妃离开长安了,可是当真?”玉真公主的目光紧紧凝在王维脸上,试图从王维的眼神中得到答案。

“是的,宫里已经乱成一团。听内侍说,皇上昨晚便出宫了。至于去了哪里,却还无从知晓。”王维心中不忍,上前一步,扶住玉真公主无力的双肩,安慰她道,“听说右相杨国忠和兵部尚书韦见素都追随圣驾,也许过几天就会带回圣旨,何况三省长官和六部尚书大多都在长安,定能想出周全的御敌之策,你莫过于忧心。”

虽然已是初夏,但当玉真公主确认皇兄已秘密逃走后,只觉得背脊一阵一阵发凉。叛军未至,李唐皇室这棵百年大树就先轰然倒下了!她曾经以为皇兄待她是真的好,但如今看来,在皇兄心里,他们这些兄弟姊妹、皇子皇孙通通都不重要,他心里只有贵妃一人而已!

她只觉得脑袋发麻,头痛欲裂,人间再是繁华,若没有人真正爱你护你,繁华便成了虚妄,甚至反而成了一种莫名的讽刺。她心底悲凉,抬头看着王维,摇头苦笑道:“摩诘,我忧心作甚?我生在长安,长在长安,便是死在长安,也是心甘情愿……”

不待玉真公主说完,王维就拍了拍她的肩膀,阻止她再说下去:“持盈,情况并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敌军到达长安尚需一些时日。如果你信得过我,请听我一句直言,赶紧动身离开长安!”

认识王维这么多年,玉真公主很少看到王维用如此不容置疑的口气和她说话,不由怔了怔,反问道:“摩诘,你和莲儿也一起离开吗?”

王维摇了摇头,神色凝重道:“持盈,我身为人臣,于情于理,眼下都不能离开长安。我让莲儿和你同行,一路上可以互相照应。至于避难之地,我也帮你想过了,骊山太近,恐不安全,不如直奔青城山。想来叛军拿下长安后,暂时无暇顾及他处。青城山地处蜀中,叛军更是鞭长莫及。”

王维停了停,似乎有些艰涩道:“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安全离开长安,我定会去青城山找你和莲儿。”

“不,如果你不走,我也不走!”听了王维这番话,尤其是他最后那句“如果有一天”,其中的含义还不够清楚吗?玉真公主心头的茫然一扫而光,一脸笃定道,“摩诘,你忘了吗?那天我问过你,万一叛军攻破长安城,你离开长安时,会记得带上莲儿和我么?你当时答应我说,万一真有那么一天,你定会竭尽全力,护我和莲儿周全。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要和你在一起。你走,我也走,你留,我也留!”

“持盈,我自然没忘。只是,我可以暂时不走,你却万万不能留在长安。请相信我,安禄山已经杀红了眼,他是铁定了心要为安庆宗报仇的。叛军一旦攻破长安,百姓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李唐皇室却是难以逃出生天了!”

王维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玉真公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当然相信王维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只是,长安虽危,如果和他在一起,即便赴死,亦不可畏;天下之大,如果不和他在一起,即便活着,又有何趣?

在一片死一般的沉寂中,她原本空落落的心反而落了地,缓缓地点了点头,对着王维淡然一笑:“摩诘,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只是,也请你相信我,我心中无惧。”

看王维似乎还想劝她,她忙伸手止住了他:“人生不过百年,对我来说,和自己看重的人在一起,远比能活多久更重要。既然你不能离开长安,我也一定不会离开。我心意已决,你不必再劝我了。”

王维定定地看着近在咫尺的玉真公主,这一生,她不知多少次向他表白,他却从未正面回应。就如此刻,她明明白白告诉他,他是她看重的人,对她来说,和他在一起,远比能活多久更重要!

他知道,她将他看得很重、很重,但他除了能告诉她愿意护她周全之外,却不能再承诺更多的东西了!

因为,他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给了另一个女子。这一辈子,他不允许自己再给别人第二次。

眼下,他唯一能为她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护她周全!

天色渐暗,暮色四合,他清朗如月的眼睛渐渐蒙上了一层雾气,眸底是复杂难言的情绪。他握紧拳头,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说服她尽快离开!

(0)

相关推荐

  • 潼关之战:安史之乱的转折点,唐玄宗为何会逼迫哥舒翰出战?

    唐朝挺奇葩的,都城长安被攻破了六次,换成其他朝要么和谈要么迁都要么等死,基本都龟缩起来守家.偏偏就唐硬得很从头打到尾,动不动就十几万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但没几年朝廷又派大军打过去了,史书里甚至找不着唐 ...

  •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记昏招,毁了繁华的长安城,也葬送了大唐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记昏招,毁了繁华的长安城,也葬送了大唐盛世 原创2019-05-30 22:22·柚子爱历史 摘要:属于唐玄宗李隆基的辉煌一代宣告落幕.被逼缢死自己的爱妃,又失去了皇位,唐明皇也确实是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04章)

    第104章  重见公主 716年7月,唐睿宗李旦驾崩,为感激父皇让位之恩,李隆基不惜花费朝廷财力的三分之一,以空前规格为父皇在长安附近的蒲城县营建了东西.南北走向均长达3公里.占地9平方公里的桥陵.桥 ...

  • 《梁健续集:再启征程》第104章:暗斗开始

    第104章 暗斗开始  周国耀和杨虎敬相互看了看,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他们表示,要再考虑考虑. 林茂盛说,这件事情请他们务必保密,若是这个事情泄露出去,不管是他们中的谁泄露出去的,他们两个人都将得不到 ...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 四柱课堂:第104章 从印克食伤格

    一.总述        1.从印克食伤格为在八字命局中以印和食伤的两种五行为一切矛盾焦点的汇集处.         2.一般来说,食伤为受克者,印为克者.要分析其用.忌的流通转化及其力量的大小分析. ...

  • 《东南风云》第104章:极大反转

    第104章 极大反转 赵友根说:"等会,宋国明的老婆和她的表妹肯定会大吵起来,宋国明家庭内部矛盾爆发,我们就可以看看能不能捕捉什么证据?要是宋国明和林小凤都衣衫不整,我们要马上拍照,任何线索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