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系统

这一篇,是人@系统的一个跨越了,是一个系统的跨维度升级。

标题的字体,从华文中宋改为了楷体,字号也从3号改为了小2号。

为什么,要说这些细节,是因为我自己的意识,现在才确认亲历了维度的跨越。

在意识到跨维度的瞬间,一切都可以2分了,尤其现象无非就是跨,还是不跨维度?

那么,我是怎么意识到这一点的?

首先,说一说引子,就是早晨起来,看见有人发关于老子的道德经释文。

天长地久,然后是因为天地不生,所以长久之类的,我忽然看见了其中的问题。

天真的长,地真的久吗?(立论)

天和地,是什么?(本质)

天地不生,就会长久吗?(因果)

显然,天是什么,地什么,乃至于老子《道德经》的立论,道可道,非常道,基于什么?

到此为止,老子作为一个人,在尝试跨维度的意识,就看见了。

而且,老子的视角,是跨维度的,而且维度是由低到高跨的。

所以,《道德经》,就有了一种玄学的感觉,因为老子并不能看清楚道的本体。

如此,整个中国文化的传统,就看清楚了,一直试图在跨维度,但很不幸,没有跨过去。

但是,这只是一个道的传统,还有一个释即佛的传统,是跨过去了。

然而,佛并不是中国原生的,而是来自于印度,乃至印度教的多神论传统。

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有神话,但始终不是真的神,而是圣人,最多是人的神化。

无神论的盛行,并不是因为宣传,而是因为传统,从来没有被超越。

道家有一个传统,可能是跨维度最彻底的,那就是隐逸文化,乃至养生的意图。

这一点,可以媲美于佛家,而且是一种生命的观念,是真正值得发扬的传统。

不过,其中有一点非常地重要,就是跨维度,并不是文化,而是文化中的个人。

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只有个体意识,跨维度了,整个文化才会有跨维度的现象。

这一段,作为现象学,其中的说法,因为是跨维度的,会有自相矛盾的部分。

所以,还是要回到自己,看我自己的意识,才可以看见,看懂,看透跨维度。

人有一个毛病,总是喜欢谈论现象,但现象是一叶障目,很难看见本质。

这也是现象学,可以直指纯粹意识内的存有,对于现代哲学的一大贡献。

但遗憾的是,操弄现象学的人,很难把持胡塞尔,关于纯粹意识内存有的指向。

你看,我也是这样,说着要看自己的意识,却又开始看通常人的现象了。

所以,从现象到本质,即进抽象界,是要有意识地,甚至刻意为之的。

尤其开始的时候,人要象修行一样,要么去山洞里打坐,要么现世中苦行,都是为破障。

说现象,可以夸夸奇谈,让人觉得自己有多牛,什么都懂,显摆一下。

但是,一说就错,那就象打比方一样,只是近似的表达,言不尽意而已。

不说了,现象就是这样的难缠,掉在里面,拔不出来了。

回到我自己的,直接看我自己的意识好了。

一图,6,在哪里不停地打转,只有关注到11,并定于11,6才赫然停歇了。

定于11,就好办多了,可以跨一个维度,看见一表了,不然真是现实的浑蛋一个。

一表,Y,就是一个跨维度的示意,必须要从中间的沙漏挤过去,感觉会粉身碎骨。

X,是挤过去的感觉,因为看见了下半部分,等于打开了更高的一个维度。

I,就是中间那一根管,人必须回到自己,看见自己就是一个空管,瞬间就跨维度了。

而且,那一根空管,就是一个I门,但是因为身(意生身)在其中,是不自觉的。

所以,要另开一个I门,就是二方视角的观察者,出入那一根空管,即意识的自己。

进入I门,等于又打开了一个更高的维度,是从一图感官界,经由一表思维通道,进入到I门内的意识界了。

所以,一图一表,是一个横跨三界的模型,但还是看不见灵魂,这一个自己的主体。

人@系统,在三界之外,将了灵与肉,一个主体和一个对象(客体),看得更完整了。

但是,更多的细节,是在三界之中,因为肉体看不透,而灵魂看不见,有目障。

而且,肉体是基于感官的实体,在意识界是不存在的,因为跨维度了。

反之,灵魂基于感官是不存在的,而在意识界中,可以感觉到存在同样看不见。

因为灵魂,是一个观察者,对于人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观察者,无法自我观察。

所以,赫拉克利特的说法,“我仔细地观察我自己”,是一个通关密语,是跨维度的密钥。

当我可以仔细地观察我自己时,或者我研究我自己时,形成了一个自我的反回结构。

这一个反回结构,最关键的意义,就是在升维之后,可以降维反观,获得亲历感。

这一点,又非常地关键,因为亲历,不止于身在其中,还在于身在其外,是二次元。

人@系统——跨维度,是一个节点,可以通盘审视一次,灵魂亲历的意识脉络。

其实,从一图一表的测试来看,一图感官界,到一表思维通道,到进I门有两次跨维度。

人有意识的自我,向自我意识的进阶,是第一跨维度,第二次是向超我意识的迈进。

所以,这很难,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生一世,乃至百万千亿劫的修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