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祖传秘方【一】
1.解邪化饮(陈伯元方)
【处方】参须5克(加蒸兑),麦冬10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法夏10克,陈皮5克,吴茱萸6克,黄连2克,砂仁5克,茯苓15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主治】呕吐
2.骨刺消酒(陈光宪方)
【处方】怀牛膝30g杜仲30g桑寄生30g续断30g当归30g川芎24g红花30g丹参45g苏木24g土鳖30g地牯牛500只桂枝30g木通24g枳壳30g麝香3g骨碎补30g制二乌各10g甘草10g
【用法】上药用原度酒5斤密封浸泡两周后服用,每次服15ml,日服两次。
【主治】特效根治骨质增生,骨刺消酒是目前唯一能根治骨质增生的特效药,坚持服用半年到一年,骨刺能完全消除。
3.散偏汤(陈明方)
【处方】川芎30克,郁李仁6克,柴胡10克,制香附15克,白芍10克,白芷10克,白芥子10克,炙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一剂,分两次用。快者一剂即愈。
【主治】偏头痛(一侧或两侧头疼,涨痛、跳痛、刺痛)、头晕目涨、心烦易怒。
4.麻杏前胡饮(陈天然方)
【处方】蜜麻黄10克,杏仁12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甘草5克,前胡12克,桔梗15克,紫苑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燥湿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四时咳嗽,慢性咳喘。症见咳嗽吐痰,痰多色白易咯,胸中郁闷不舒,或气喘而少气懒言,或痰多伴恶心呕吐,或口渴而痰多黄稠,或痰涎清稀而背心冷,舌淡苔白或薄黄,脉滑或弦滑。
【加减】冬日风寒咳嗽者,加紫苏、薄荷以解表散寒止咳;春天风热咳嗽者,加菊花、桑叶以疏风清热止咳;夏日痰湿咳嗽者,藿香、香茹以清暑祛痰;秋燥咳嗽者,加梨皮、沙参以润肺止咳。痰多咳嗽者,加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等化痰止咳;痰涎清稀者,加细辛、干姜以温化痰饮;痰多黏稠者,加浙贝母、知母以化痰散结;痰多黄稠,胸闷不适者,加黄芩、枇杷叶、瓜蒌壳以清热宽胸顺气;咳嗽气喘者,加厚朴、莱菔子以降气平喘;气虚气短者,加白果、五味子以补气敛肺止咳;阴虚咳嗽者,加地骨皮、麦冬以滋阴润肺止咳。
【简介】陈天然,男,1950年生。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陈天然1965年随叔父学医3年,后执医乡里和镇卫生院,1976年调剑阁县中医院,又拜师和侍医川北名中医王柄如先生,在县中医院一直从事临床和管理工作,曾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书记、县卫生局副局长。
5.通窍汤(陈仁华方)
【处方】金银花、苍耳子各15克,大蓟10克,辛夷、菊花、黄芩各9克,白芷、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8~10剂为1疗程。一般需1~2疗程,最多3疗程。
【功效】芳香通窍,祛风清热。
【主治】鼻渊。
【方源】陈仁华《集验百病良方》
6.外阴溃疡方(陈玉琦方)
【处方】樟丹40克,生蛤粉50克,炉甘石20克,上冰片5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用时取本散适量,用香油调匀成糊状,涂在外阴溃疡处,每日涂2次。至愈为度。
【功用】燥湿止痒,去腐生肌。
【主治】阴蚀、女阴溃疡。
【方源】陈玉琦《名医秘方汇萃》
7.咳喘止血汤(陈国藩方)
【处方】生地25克,功劳叶25克,仙鹤草25克,百部草25克,白芨15克,百合50克,天冬25克,沙参20克,煅花蕊石20克,秋石10克,三七粉7.5克(分3次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养阴清肺宁络。
【主治】阴虚肺热咳喘
8.柴芍龙牡汤(陈源生方)
【处方】柴胡12g 白芍24g 龙骨24g 牡蛎24g 玉竹15g 茯苓12g 甘草6g
【主治】抑郁症,诸凡气郁血虚、肝阴不足、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心神不宁、心肾不交所引起的头痛、眩晕、心悸、怔忡、耳鸣、耳聋、不寐、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小儿夜啼、妇科崩漏带下以及癫痫、癫狂等病;
【方源】《伤寒论》柴胡加龙骨蛎汤化裁而成。
9.缓痉镇咳汤(陈光祖)
【处方】蜈蚣2克(冲服),僵蚕4克,地龙、鹅不食草各6克,南天竹子、天浆壳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化痰、缓痉镇咳。
【主治】百日咳痉咳期。
【加减】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方源】陈光祖《名医治验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