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精髓,全在这“熟旧”二字上
古玉之魅,
魅在其“熟旧”。
时间愈久,
越熟越旧。
就古玉分期而言,
明清逊于中古,
中古又逊于高古。
明清玉,寡淡如水,
铜臭十足;
中古玉,品之有味,
玩之有兴,
藏之则会因玉而贵;
高古玉,则如皇家公主,
身份贵不可言,
得之靠奇缘,
品之如读史书经典,
伴之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龙凤饰
(春秋晚期,公元前六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龙形饰
( 春秋晚期,公元前六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龙首纹勒
(春秋晚期,公元前六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龙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11年)
龙纹剑格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元/明褐斑白玉辟邪,尺寸:8.3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HKD 1,580,000
古玉与现代玉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古代的玉器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熟旧感”。这种熟旧感非常微妙,其它玉器很难具备,所以也成为了玉器界公认的古玉不可仿制的特征之一。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古玉的熟旧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山文化玉猪首龙形珮,尺寸:高7.4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1,600,000,成交价:RMB 1,568,000
首先,熟旧感至今没有准确的定义,它更多的只是一种艺术气质,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感受,藏友们只有通过反复观察对比才能领悟得到。小编统计到,大多数藏友们用来形容熟旧感的词语,一般是“精光内敛”、“温润优雅”、“有如陈年的老酒”之类,另外还有奇特一些的,比如“同煮熟的白萝卜一般碧嫩通透,令人回味悠长”,可见古玉的熟旧感给鉴赏者带来的审美感受,主要集中在时光感、气质感两个方面。
战国青玉龙凤纹剑璏,尺寸:长7厘米,估价:HKD 200,000 ~ 260,000,成交价:HKD 1,562,500
而从熟旧感形成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看出古玉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在这两个方面的改变是最为显著的。古玉一般是古代的陪葬品,这意味着它们要深埋地下经过几千年的时间。而在这么漫长的年份中,古玉表面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结果就是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形成通透的质感。一般来说,古玉的年份越久、墓葬环境越好,玉器的时光感就越好。
清17至18世纪黄玉衔芝瑞兔,尺寸:6.5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HKD 1,500,000
不过只有时光感是不够的。比如刚出土的生坑古玉,此时的玉器一般有线条硬朗、表面粗糙的视觉效果,同时玉质较差,表面甚至会有灰皮或是鸡骨白出现,这主要是失水造成的。而这时,如果有人为的盘玩,那这枚古玉就会迎来质感上的飞跃——在盘玩过程中,玉器表面粗糙的地方被磨损,因而变得光洁亮丽;同时人手上的水分、油脂也会均匀地向古玉中渗透,十七变得水润,透亮,因此提升了古玉的气质感。
西汉早期白玉龙首带钩,尺寸:长9.8厘米,估价:HKD 350,000 ~ 500,000,成交价:HKD 1,500,000
经过了长时间深埋地下,静静地发生化学变化,以及出土后经常的盘玩,一件古玉由此得到上好的熟旧感,艺术价值得到升华,整个玉器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也最终成为了无数藏友的心头之宝。
战国玉勾连云纹双龙带钩,尺寸:长12.5厘米,估价:HKD 120,000 ~ 180,000,成交价:HKD 1,500,000
而从上边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玉器的熟旧感非常难以形成,即便是现代的化学技术也很难还原这一过程,再加上本身特质的难以把握,现在熟旧感也非常难以仿制。所以,通过判断古玉是否具有较好的熟旧感,可以估计这件古玉的真假。我们藏友们多琢磨几件玉器的熟旧感,用心去把握这微妙的审美特征,这样在下次见到古玉时就可以快速的与之产生心灵感应,从而较快的判断玉器的真假。
综上,古玉的熟旧感非常的难得与珍贵,我们感兴趣的藏友们可以多多关注古玉的这个特质,以寻找更佳质量的古玉。最后祝大家都能收藏到自己喜欢的古玉吧!
古玉之美,贵在有沁。沁乃自然之恩赐,亦是岁月之见证。浅薄深厚之间,总是让人意外连连;浓凝淡匀之下,又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恩怨。玩古不玩沁,犹如雨过天晴无彩虹,虽给人以清新,却少了绚丽与惊喜。切莫以沁玉为病玉,无沁才真正地恼人。
古玉受沁之过程,乃动态发展之过程。环境、温度、湿度、外围物质无不因时而变。百年,五百年,一千年,虽玉不位移,受沁状态却截然不同。刘大同之《古玉辨》以及当今玉界观点,无不局限于静态。动态过程以静态观之,必然会生许多谬误。譬如,石灰沁,可致黄色,可致肉色,可致红色,可致褐色,可致黑色,亦可使诸色汇集,盖与时间长短、玉器密度高低、玉器阴阳各面小环境有关,而今世人仅知“孩儿面”而已!
沁生色,色生光,光生气,气生神。古玉之沁,集自然之灵气,借时光之酝酿,自然而生,光气活现,神韵非常。凡古玉真品,可无沁色之表象,但不可无光气神之灵魂要素。今人可仿型料工纹,但难仿其沁;能仿其沁,却不能与光气神达到统一。故古玉鉴定,能看型料工纹者乃是初学;能看沁色者可谓高手;能将光气神烂熟于心者方为高人也。
黑漆古未必是水银沁。水银无色而有毒,遇人骨可致黑色,乃中毒之表现。水银之于玉器,未必能融,未必能通,未必亦如人骨中毒而变色。古墓葬用水银者多,而黑漆古却难见其例,岂不怪哉?古人所言,虽有其据,盖以人骨变黑而推之,故言黑漆古即为水银沁需待考证也。
旷世之中,唯古玉空灵奇幻。虽不见车马舟楫,却听得古人喧嚣;虽不着只字片语,却读得祖辈心音。把玩摩挲之下,犹如静雅美人在与你喃喃细语,纵有哀愁劳顿,也在一瞬间消失殆尽。品读留连之间,恰似佛传经典,虽不能尽解禅意,却早已物我两忘,感激涕零。盛衰荣枯,万象变迁,只一块古玉,便将古人之遭遇,沧桑之巨变,展现在今人面前。感慨由此生,萦怀如流云,令人欲罢却不能。
最古玉
慢慢你会爱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