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计划|代号Z

第一次知道3.3计划是在17年6月,当时看到如此这般高大上的介绍,眼睛一亮,不过也仅仅只是看一眼。
一两月过后,再次在三节课官网看到3.3介绍,正在招募第七期报名,还剩下两天时间。我当时自认为报名还很欠缺,但考虑到可遇不可求,于是在一天之内做完所有申请内容,发到邮箱。
一个多月后,被告知落选,我知道在情理之中,彼时毕竟对运营、产品经理等概念,还处于学习状态,但加入3.3计划的心思依然是有的。
再次接触3.3计划,是在17年的有可能大烩,当时因为是助教席,身边正好是一群3.3计划学员,在其中还发现有我过往认识的熟人,不胜欢喜。
临近元旦,又因为助教身份,参与到3.3计划的圣诞活动,那天坐在三节课办公楼下的咖啡馆,听了满满一天的演讲,在这个过程中,更是认识身边几位3.3计划的伙伴,发现的确优秀。
就这样,当18年年初第八期再次招募时,第一时间了解信息,为此再次做足准备,费了一些时间,多次迭代内容,递交申请。
这一次,通过了,喜悦之心,无须言说,只记得很激动,那时正值3月初。对于3.3计划,是我放在18年重中之重的位置,而居然在3月就早早实现,自然是不胜欢喜。
欢喜归欢喜,晓玲一脸“严肃”的说道,别以为通过申请就算过了,之后如果跟不上进度,完不成要求,依然是会被劝退的。如此,还是不能高兴太早,那就等结束之后,再放声开怀大笑 。
3.3计划这一期是42人,自由组队6支,因为与T是认识的,在一个班期学习过,更是在有可能大烩见过面,于是加入T组织的队伍。就这样一一筛选,在开始前,我们已经组建6人队伍,第一天开始时再拉上X,正好7人,命名小组为代号Z。
3.3计划要求每支队伍从零到一打磨产品,从头脑风暴到产品demo、竞品分析、用户调研,到运营规划,再到商业计划书,真是应了这句话“时间紧,任务重”。
这一次,代号Z所选择的是做留学问答产品。从产品demo、设计图、H5链接,竞品分析与调研,等等,每一项都牵扯到协作协商与 分工,所需要的时间与精力都不容小觑。
对于我而言,更是完整体验一次互联网产品的从0到1,虽然只是一次模拟,但其中动作大抵如是。我想这就是3.3计划的价值所在。从 0到1体验一款产品的打造过程,为之后的商业化之路做铺垫。
代号Z,我们七人,在这一时期几乎每天都是高密度联系,一起战斗过,一起奋斗过,一起协作过,如此革命友谊,使得代号Z的7位伙伴还是比较团结,比较有战斗力的。
3.3计划,持续一月时光,而这一月,先不说是否脱胎换骨,脱成皮是有的,这一月时光所投入的精力与时间是超负荷的。
3.3计划结束后,代号Z的革命友谊依旧长存,时不时地小聚,更是经常微信群聊天,有时想想,的确难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