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保险究竟哪儿好?为什么要规划保险?
点评导语
保险行业有一句俗话:
“保险再好不赔无保之人。”
仔细想想,
这话有点像麦当劳的洗脑歌,
我就喜欢~
我们认为,
说不出道理的好,
其实就不叫好,
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就想怼我了,
敢说保险不好,
大家要是都不买保险的话,
出了事你赔么?
这话有一定道理,
但是反过来,
如果把投保保险的钱用来买彩票,
也许能中好几个个五百万呢。
如果不出险,
你把彩金赔给我么?
说一千道一万,
我们不能用极端情况分析一件事的好坏,
所以本期我们不讲保险,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讲,
保险到底好在哪里,
希望能给予消费者一些帮助。
统计学上,保险看起来有点不值
我们来举个例子,有这么一个场景:
1. 你给我3元钱,然后我们各在1-10之间挑选一个数字,如果相同,我会奖励你20元,如果不同你的3元就没了。
2. 然后再给我10元钱,如果你在接下来的连续十次游戏中一次没赢,就可以获得20元的赔偿。
在这个场景里,第一部分叫做彩票,以小博大,第二部分叫做保险,以小防大。
但上述场景中,实际上对你来说都是损失,上半部分游戏你赢钱的概率是10%,所以平均玩10次可以获得20元,但是要花掉的成本是30元。长期玩绝对就亏了。
下半部分保险中,你十连输的概率大概是34%,也就是说平均玩三轮可能出现一次十连输,获取20元赔偿花掉的成本是30元。一直玩下去和上半部分亏的一样多。
也就是说,如果在统计学家的眼中,彩票无法为你赚钱,保险也无法为你省钱。
所以,如果只看数字,保险可能看着不值。
有些人会说,重疾险交了一期保费就得病了,不值吗?
概率的世界里,只是场景一和场景二综合起来了。只称为有获利可能,不看做获利事实。
只有一种情况保险是真获利,就是你的投资能力远远低于保险产品,不买保险就会怒闯金融市场当韭菜。这时保险在统计学上才勉强因对比产生一定优势。
行为经济学里,价值不是简单的数字
既然上边的游戏是个几乎必输的游戏,为什么还有人玩呢?那些买彩票和投保保险的人都是傻子么?
当然不是,因为除了数字的变化,还要加上心理账户的价值。
什么是心理账户?我们再来举个例子。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等人的做了一项很有趣的研究。
1. 设想一下,你今晚要去看电影,一张票50元。买票之前,你恰好丢了50元,那么你还会买票看电影吗?
2. 换一种情形,你今晚要去看电影,一张票50元。买票之后,你弄丢了票,那么你还会重新买票看电影吗?
同样的沉没成本,却会带来相当不同的选择。在塞勒的调查里,有88%的人会在丢钱之后买票,但只有46%的人会在丢票之后再买票。
这就是心理账户的影响——钱被划入了现金账户,电影票被划入了实物账户。
丢钱时,只有现金账户变化;但丢票时,现金账户和实物账户像是同时发生了变化……
而且,现金账户很少能加上附加值,实物账户可能会承载各种各样的附加值。
举个更直白的例子:很多人丢五元钱毫不在意,但是一个刚花了五元钱买来的甜筒掉在地上……感觉好像比丢了100元还烦躁。
损失厌恶,让保险价值非凡
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个概念——禀赋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同一件事物,拥有时你对它的评价会比没有时高很多。
经济学家杰克·奈奇做过一个实验,他先将人群随机分为三组。
第一组的人可以自由选择想要马克杯还是巧克力。结果56%的人选择了马克杯,44%的人选择了巧克力——说明马克杯和巧克力对大家的吸引力差不多。
第二组的人直接分得马克杯,然后问他们愿不愿意换成巧克力——只有11%的人愿意。
第三组的人直接分得巧克力,问他们愿不愿意换成马克杯——只有10%的人愿意。
我的就是好的,这就是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的概念又延伸出了损失厌恶的概念,简单说就是损失带来的负效用,远大于同等收益带来的正效用。
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做过一场实验,随机邀请人与他玩猜硬币的游戏:正面他给对方100元,反面对方给他100元。从数学上看,期望是0,很公平,但绝大多数人不愿意玩。
于是他加了价。正面他给对方150元,反面对方给他100元,长期下注稳赚不赔,谁想多数人还是不愿意。
直到涨到200元,大多数人才答应,因为得到的快乐终于平衡了失去的痛苦。
这种对损失的厌恶,也使得“得而复失”都会非常痛苦,但“失而复得”却成了幸福。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德国第五大富豪阿道夫·默克勒由于投资失败选择了自杀。那时,他手中的资产仍有数十亿美元。也许比看了这篇文章的读者加起来的财产还多。
所以保险的损失补偿,补偿的不仅是损失,更是在修补那颗因厌恶损失而受伤的心。
点评发言
保险并不能获利,从纯数字上来看也许还有一点点损失,但保险的真正价值在于一份未出险时可以得到的心安、一份出险后对失去的补偿、以及一份在遭遇计划外变故后东山再起的勇气支撑。
这些都是其他任何商品都无法替代的,也是保险在这个社会的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