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即便真的再没有“后”,至少曾经“然”过

虚词不虚之2:然后

可能过于敏感,或讲究,对一些词语,我一直有着莫名的禁忌,很少用。尤其是一些质地不好的,或品相不正的,太硬,或太软,太热,或太冷,太香艳,或太寡淡,太决绝,或太缠绵——不喜欢,所以少用,甚至不用。

比如,很多时候,我都不喜欢说再见——能再见的人,不用说;不能再见的人,说了也没用。

那年去俄罗斯,同行7人,在近半月的朝夕相处里,与接待、陪同的5位俄罗斯友人,有了或深或浅的印象和感情。分别的时候,在莫斯科梅捷列沃2号机场,无论男女,都紧紧拥抱,依依不舍。12月的大雪,浓重的暮色,压在每个人心里,湿而冷。满怀伤感,眼含热泪,频频回头,款款示意。“挥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这些情形,至今犹记。

犹记的还有,从始至终,我没说一句再见——因为我知道,有生之年,我不太可能再到俄罗斯,我和他们,再怎么说再见,大约都再也不可能相见。

东坡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一些事,过了,就完了,像美好的梦,醒了,就再也留不住,无痕迹。有很多人,也是这样,在你生命中出现,相识,相知,相别,然后,再也不见。

在那样的时候,如果非要说点什么,我愿意说:然后。

“然”在这里,应该是代词,表“这样”;“后”本为“後”,作副词时,时间上表先后,空间上表正反。“然后”可直译为:“这样之后”,或“这样以后”。“虚词化”以后,字典里说,“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然后”。“然”而有“后”。它至少表明,曾经有过,开始过、出现过、存在过,甚至,延续了一段时间,又有了另外的进展、起伏、波折或分岔。所以,它既表示先行停止,或者告退,也意味着还有未来,还能有“后”——“有后”多么重要啊,无论是生命的传衍,还是事情的承续。

尽管并非每次“然”,都还会有“后”,但它相对乐观,相对淡定,相对柔婉,相对中间。做完一件事,我说“然后”,开始另一件事。写完这一篇,我说“然后”,接着再想、再写。与朋友见面,分别,握手,或拥抱,我说你先走,我“然后”。或者说“不送”,然后,彼此转身,然后,各自上路。

天下的确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是往往,这一次的筵席结束,杯盘狼藉,却正蕴含着下次聚会的可能。就像每次“世界杯”,再强大的豪门,再辉煌的盛宴,也得曲终人散,也得花落水流。但,也只有在风云流去,曲终人散时,我们才会有新的企盼和念想,才会有,“然后”。

米兰・昆德拉有本小说,叫“为了告别的聚会”,把人生说得很透彻,也很悲观。但是从“然后”的视角看,这一次的告别,不正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么?——问题或许只在于,我们告别掉的,究竟是什么,是想舍的,还是不舍的。

而无论想舍还是不舍,人这一生,每向前走一步,总得有所舍,按古人的说法,有舍才能有得。在每一次“为了告别的聚会”,或“为了聚会的告别”中,学会如何舍弃,清楚如何保留,或许,才能领悟这“聚会”和“告别”的真味。

开始聚会时,会有激动,有期待,面临离别时,更多的是留恋,是难舍。但是再留恋不舍,也得暂时告别,这是无法选择的。所以,如果可以,我更愿意说:让我们就此别过,挥手,说“然后”。

毕竟,我们都还有很多路要走——那都在“然后”的范畴里,在你“然后”迈开的双脚下。

即便真的再没有“后”,至少曾经“然”过,就像那句话:曾经相遇,胜过从未碰头。

微信:jhyd007

看教育,但不只看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