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郑板桥的养生之道
郑板桥的养生之道
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名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郑板桥乃乾隆进士,曾两任知县,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郑先生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极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世人只知郑板桥是书画家、文学家,却不知郑先生还是养生高手,用当下时髦语讲“养生达人”,郑板桥(1693一1765),享年73岁,在当时绝对算得上高寿之人。据传,郑板桥自有一套养生之道,概括起来为“五道”,即:黎明即起食白粥;饭后散步千步宜;每天静坐有定时;遇事“糊涂”莫烦恼;睡前清心勿思想。虽然,郑先生的养生之道已时过境迁,相隔已达三百年之久,但如今审视依然受益良多,依然受益匪浅。
简单的七字,却包含了许多的养生要素。其一:“黎明”表明人一天之中的最佳时间乃黎明时分,正所谓“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季在于晨”;其二:“即起”表明人应早起,生命在于运动;其三:“食白粥”民以食为天,而食又极其讲究,食补、食疗,白粥清淡又易消化吸收,有益于保证一天的工作运行的能量。因此,简单的七字,却包含了早起的习惯,早起的时间、宜食用的食物。
此养生之道,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生命在于运动”。常听人讲“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姑且不论,百步还是千步,保持饭后适量的动动,既有利于身体的气血畅通,又可促进消化与体内新陈代谢。当然,饭后的立马运动,或者过量运动都将不利于身体的吸收与消化,相反只会增加身体的负荷,造成不良反应。因此,饭后休息应半小时以上,并且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运动为宜。
常言道: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这话一点不假,只有懂得劳逸结合的人,才能更要的工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每天的静坐既是一种休息与放松,更是一种养心神之法。一个人,每天除了正常的饮食、工作与睡眠,还应该有放空一切的静休之时,也就是郑先生所说的静坐之法。工作学习,自然耗神费力,我们常讲的看书、听音乐、走路等等,看似一种休养,实则同样是耗气伤神。因此,只有安静的坐上一会,不看不听不动不思不想,忘我的放松静坐一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松与静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病由心生,人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人经常生气,乃百病之源。常言道:难得糊涂。讲的就是须保持好心态,少生气动怒。生气坏处颇多:伤脑、伤神、伤肤、伤肾、伤胃、伤肝、伤心、伤肺、伤内分泌。其实,生气是一种习惯,不生气也是一种习惯,为何不养成不生气的习惯呢?生气愤怒的情绪可致使人分泌毒素,愤怒可让人全身“中毒”,将“怒”字拆开,上面是奴,下面是心,说明你在生气动怒之时,已经身不由己的成为心情的奴隶了。因此,要想长寿,在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面前,有时得保持难得“糊涂”的心态。
常说,充足良好的睡眠可使一天的工作效率得到事倍功半之效,这话一点不假。如何才能保证充足优质的睡眠呢?睡前清心勿思想。睡前理应全身放松、平静心绪、抛开杂念。倘若,睡前想七想八,心事重重,自然无法安心入睡,甚至会导致失眠。这何来睡眠质量可言。睡眠得不到保证,第二天的工作何来精神,工作质量与标准自然就不高,长此以往,只会恶性循环。自然就不利于身体健康了,身体都不健康了,何来长寿之说呢?
·end·
关注带给您不一样的享受
微信号:lscx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