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高情商名臣李勣,建国后直追战神李靖的十大名将
如果要问唐初情商最高的名臣是谁,那非李勣莫属。殊不知这个李勣在唐朝建国后名气逐步追上战神李靖,与之齐名成为武庙十哲之一。武庙十哲是历朝历代评定的历史上最厉害的十位武将,即历史十大名将之意。虽然后世武庙十哲的评选均有所变动,但唐朝的李靖与李勣两人却一直未变过。
演义与历史
李勣本名叫徐世勣,字懋功,随李密降唐后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因而他也叫李世勣。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为避讳才改为李勣。
褚人获老先生的《隋唐演义》里面李勣是李世民的军师,足智多谋,是诸葛亮一般的人物。但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实际真实历史中的李勣并非李世民的军师,也不是谋士形象,而是一名综合能力极强的武将。李勣也只是与李世民亲近,唐朝建国过程中与李世民合作过,并且还曾在秦王府任职过,也从来没有在李世民、李建成争权过程中明确站队。
李世民曾因是否政变之事咨询过两位非嫡系的名将,其一是李靖,其二便是李勣,可见其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但二者都是保持中立态度,并且守口如瓶,故而深得李世民敬佩。李勣的立场,也同时说明了他的处事立场,属于较为高明的类型。
情商第一
李勣的英雄事迹其实大部分发生在唐朝建国之后,如果算得宽一点可以从唐高祖李渊的武德元年,李勣跟随李密降唐开始算起。
降唐之后,李勣并不是马上完全“归顺”,而是先接管了李密原来的地盘与人马,然后交由李密,再献给朝廷。李勣的理由是不想私吞功劳,想让给故主李密,获得朝廷重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勣一直坚称自己的主公是李密,深受李渊、李世民赞赏,被誉为“纯臣”,意为忠纯笃实之臣,是极高的赞美之词。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想东征高丽,遭到群臣反对,尤其是谏议大夫褚遂良的谏言让李世民很难堪。这个时候李勣说:
“间者薛延陀入寇,陛下欲发兵穷讨,魏征谏而止,使至今为患。向用陛下之策,北鄙安矣。”
这句话说得很妙,用类比的方法,将薛延陀与高丽、魏征与褚遂良相对应关联起来。当初唐太宗李世民想灭薛延陀的时候,魏征谏言而止,导致为患至今;如果今天因褚遂良谏言而不灭高丽,恐怕以后北方难以安定。一下子就堵住了群臣的嘴,使得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的想法得以实施。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十分担心年幼的太子李治登基后镇不住群臣,便将李勣外放,并且告诉李治登基后重新将李勣召回,这样他就有恩于李勣,李勣会效忠他。李勣接到命令后,立马收拾行李一点也怀疑与含糊。
李治继位后,果然国舅长孙无忌专权,利用房遗爱谋反案制造了一系列冤案打击政敌,无人能制衡。所以唐高宗李治一直想扳倒长孙无忌,便借着“废王立武”(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新后)培植自己的政治盟友。可惜的是此举遭到了长孙无忌的极力阻止,尤其是褚遂良的谏言十分管用,一时间李治也没辙。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它日,李勣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
也正是这个时候,李勣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堵住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嘴,最终使得武则天登上政治舞台,扳倒长孙无忌以及背后的关陇集团等门阀世家,结束了几百年的门阀政治。
也正是因为李勣情商高,使得李勣能在初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其身,得以安享晚年寿终正寝。
当然了情商第一并不是李勣最出彩的地方,其长年累月立下的战功才是他列入武庙十哲的资本。
赫赫战功
如果唐朝建国不是从武德元年算起,而是从平定各地军阀统一全国算起,那李勣的成绩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部分——以武德八年为分界线的建国前跟建国后。
李勣建国前的战功也很多,比如打王世充、窦建德、宋金刚、刘黑闼、徐圆朗、辅公祏、但相比于李靖协助李孝恭平定巴蜀与长江流域以南的战功确实要小很多。不过建国之后,李勣就一直在努力追赶。尤其是唐太宗时期灭薛延陀之战、唐高宗时期彻底灭高句丽之战,两件大功大致追平了李靖的战绩。
灭薛延陀之战令北方安定,而灭高句丽之战令东北安定,是大唐的边疆稳定非常重要的两次大规模战役。尤其是灭高句丽之战,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位皇帝一直想办但办不成的事情,甚至隋炀帝杨广因此而亡国。
总体来说,李勣在后期战功略高于李靖,但谋略、用兵与胜率方面要稍弱于李靖。不过李勣的军事指挥水平,确实是可以在历史上排上名号的。
灭薛延陀之战曾因为战马被敌人射死众多而唐军死伤惨重,但李勣随机应变,命令骑兵下马持长槊直冲一下子就扭转了战局,可谓是反败为胜的典范。
在更早之前,讨伐令唐太宗李世民蒙羞的败颉利可汗之时,与李靖配合,一面派唐俭前去安抚战败求和的颉利可汗,一面安排偷袭,避免颉利可汗逃入沙漠留下后患。此举也是审时度势,抓住战机用兵的典范。
李勣的情商可以说唐初名臣当中第一名,每每能为自己或者统治者化解难题,而综合战功又差不多追平李靖,一同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堪称非常完美。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