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原来还有和我表字相同的人?
接续前文,古时候直呼人名是不礼貌的,关系一般会称呼官职,关系密切才会称呼表字,若表字相同就有趣咯。
荀攸,出身颍川荀氏,荀彧是他的小叔。而荀攸才是曹操的谋主,为曹操前后献十二奇策,但荀攸外愚内智不怎么张扬,只有与他关系极佳的钟繇知晓这十二奇策,也试图撰写成集。然而钟繇比荀攸晚走16年,也没能完成整理工作,倒是他的儿子钟会也擅长画策,不知从中学到了多少。
孙邻,又是一位吴郡孙氏出身的,这位是孙坚兄长孙羌的长孙,孙贲的长子。孙邻年少成名,9岁时父亲孙贲过世,他就代理过一阵豫章太守,等顾邵出仕才正式接替豫章太守。在潘濬执掌荆州事务时,打算以法收拾舒燮xiè,毕竟两人曾有私怨,旁人为舒燮说请都管不用,只有孙邻开口劝说才让潘濬打消了念头。顺便,孙贲的表字其实也和别人重复...
孙该,关于他的记载就一句话,还是裴松之注引的《文章叙录》,他在魏国担任过博士,也参与过《魏书》的编撰,当然还有王沈、韦诞、阮籍、傅玄等人,《魏书》也是陈寿编撰《三国志》时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
郭嘉,一位颍川人士,那一句“天生郭奉孝”实在是深入人心。关于郭嘉的事迹已经讨论过太多,才能出众也深得曹操信任。一个人是逆不了天的,为曹操出谋划策的也不只一人,执行战术的还是将军与士卒,不必把兴亡成败归于一人。
刘理,刘备之子,刘备与曹操打交道这么多年,应该还是了解过郭嘉的,而刘理的诞生应在郭嘉逝世之后。“名”与“字”是有对应关系的,也许是取“孝理”之义,陈宫就对曹操说过“夫以孝理天下者,不害人之亲”,奉孝嘛,奉行孝道。
徐庶,本名徐福,至于“单福”大概是误读,“庶先名福,本单家子”,这里的单家只是出身寒门,改名也许是出于杀人亡命。徐庶与诸葛亮很好,也为刘备引荐了诸葛亮,至于后来加入曹操阵营,一言不发是做不了御史中丞这种工作的,倒是范粲的一言不发被载入史册。
周不疑,三国时期著名神童,不过他的字也可能是“文直”,与曹冲关系极佳,17岁就过世了,留下文论四首。案《北堂书钞》曹操攻柳城时周不疑献上十策,只是十几岁的孩子随军去辽东很是神奇。
诸葛诞,诸葛亮的族弟,淮南三叛的主角。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人在各自国家发展得都不错,有出任丞相的,有出任大将军的,诸葛诞这个征东大将军是比不了大将军的。而诸葛诞也是浮华党之一,事败之时麾下死士所言“为诸葛公死,不恨”令人动容,堪比田横五百士。
孟康,有文献提及他是孟子后人,一开始是靠着裙带关系担任的散骑侍郎,也因此被人蔑称“阿九”,后来孟康也用自身的才学扭转了负面形象。主要贡献是《汉书音义》,为《汉书》做过注解,此间集大成者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就提到了孟康。
看来看去,孙氏最皮。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