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你村叫什么 | 明清孝义里甲村庄变革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深层次追求,孝义撰写村志的村庄不断增多。在编写“村庄建置”章节内容时,由于现存最早的可查资料是清雍正四年孝义知县方士模撰写《孝义县志》,无法了解到清朝之前里甲的变革情况。现根据清雍正四年《孝义县志》和清乾隆三十五年《孝义县志》所载内容,整理出明清孝义里甲情况变革图,供参考。

明代的里甲制度在洪武十四年(1382年)正式建立,“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 由此表明:每110户为一里(城中称坊、近城称厢、乡都曰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里长,其余 100户分为十甲,每甲又以一户任甲首。里长、甲首皆轮流担任,十年轮换一遍。他们要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其丁、产变化状况,督促生产,调解纠纷。由此可以看出,洪武时期的基层行政级别大体上是:“县—里—甲”的形式。

1、《清乾隆35年孝义县志》第五册“进士”中载“马斯作,万历丙辰科,五楼里人”,表明1616年,五楼里尚存在。

2、《清雍正四年孝义县志》卷十三“选举”中“明泰昌,王漠,同马里人,蒲县教谕”,表明:明泰昌年间(1620年8月1日-1620年9月)已经存在同马里,说明王同里、王马里等已经合并为同马里;

3、据1、2推断,明万历1617-1619年发生过一次归并。而《清乾隆35年孝义县志》第三册里甲村庄部分有一段描述:“屯丁归并……二卫不知缘起,一前明裁卫归并……”,也表明明朝发生过一次归并。

4、《清乾隆35年孝义县志》第三册里甲村庄部分又有一段描述:“……一雍正三年归并……”表明雍正三年又发生过一次归并。

综上:

明万历45-47年前,孝义共22里,加6厢坊共计28里,即:

明万历45-47年,归并后,变为12里,加汾阳、介休之民在孝义食租纳税而户口不在孝义的3里(汾佃里、介佃里、汾介里)共计15里。

作者简介:

石树滨,1973年7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孝义市人,居北京市。现任北京吕梁商会书记、孝义在京人员联合会秘书长、孝义市委组织部人才引智中心北京站站长、《孝义风采》北京联络站站长、微信公众号“天下孝义人”主编。曾任:政协孝义市第六届、七届委员,孝义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曾就职于北大方正春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政府事业部技术总监、云南南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北京新宇软件公司项目总监、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擅长项目管理和应用整体架构设计、银行业信息化专家、Oracle 数据库专家,持有OCP8i/9i认证资格。曾荣获 IT168举办的“2007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十佳项目经理”评选第一名、中国卓越项目管理者全国十佳。1973年7月生于孝义市大孝堡乡南小堡村,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在汾阳师范学习,1994年9月至1996年7月,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原北京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