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为何如此称呼呢?
首先说明一点,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中国爵位,起源于周朝,欧洲的爵位也分五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对照中国爵位,将欧洲爵位也称为“公、侯、伯、子、男”。所以大家不要误认为这些爵位是欧洲,这些爵位都是血统纯正的中国货。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最先出现于周朝,《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而《礼记·王制》中也写道:“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 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不过虽然周朝文献明确记载了当时的爵位分为五等,但今天史学界对于这五等爵位的真实性还尚有争论。目前认为在商代时,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公爵则是在周朝确立的。
周代最高的统治者称“王”,也就是周王,周天子,除此以外其他的诸侯分封五等爵位。举几个例子。
公爵国:宋国、虢国
侯爵国:鲁国、燕国、蔡国、卫国、晋国、杨国、薛国、陈国、齐国、朝鲜国
伯爵国:秦国、杞国、毕国、霍国、郕国、曹国、郑国
子爵国:吴国、楚国、邾国、莒国、巴国、耿国、越国
男爵国:许国(已知的唯一一个男爵国)
(春秋初期诸侯国)
到了秦汉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被废除,秦汉两朝施行“二十等爵制”,这二十等爵位由低到高是:
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
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汉朝称“列侯”)
除了上述爵位外,汉朝还恢复了王爵,但是在汉高祖之后,王爵只授予刘姓宗室。
“二十等爵制”到了东汉末年出现变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又进爵魏王,打破了两汉时期非宗室不得封王的传统。
(曹操剧照)
曹丕称帝后,“二十等爵制”被彻底废止,公、侯、伯、子、男等爵位重新恢复。此后这些中国的爵位多有变动,此后又增加了郡王、县王、国公、郡公等爵位,不过这些爵位都是根据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衍生出来的。这里面王、公、侯、伯四等爵位一直很固定,而子爵和男爵则时而废除,时而恢复。
到了明代,爵位只剩下了亲王、郡王、国公、侯、伯五等爵位。其中亲王只授予皇子,郡王一般也是授予宗室,但同样可以授予开国功臣,或者在战乱时授予武将,只是异性王不能世袭郡王爵,等传到第二时代则只能降为公爵传世。
当然也有例外,例如明末抗清英雄郑成功就曾被永历帝受封为潮王,这是一个亲王爵,而郑成功则以“异性不可授亲王”为由坚辞不受。之后永历帝朱由榔改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并且这个爵位在郑成功逝世后传给了儿子郑经,郑经去世后又传给了郑克爽,直到郑克爽投降清朝,延平郡王一爵共传了三代。
明代的爵位等级应该是历朝历代最少的,而到了清代,爵位再度繁多复杂起来。
清代的爵位共有三套系统,分别是:
宗室爵位
功臣爵位
蒙古爵位
单拿功臣爵位来说,清代的功臣爵位等级非常多,不仅恢复子爵和男爵,除了公爵分成三等以外,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每一级都分成三等。男爵以下还有:
轻车都尉(共四等)
骑都尉(共二等)
云骑尉
恩骑尉
这些爵位加起来总共有27等之多,而汉臣一般最高只能封侯(不算八旗汉军,如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人)。
(曾经匡扶清室的李鸿章生前也不过只是个一等肃毅伯,逝世后才被追封为一等肃毅候)
爵位制度一直持续到民国,民国建立后除了蒙古地方还被允许保留爵位以外,其他爵位一律被废除,爵位制度至此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