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纠结那5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家长纠结于一个数字:50%。
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普高率。为什么要纠结这个数字?因为根据他们的测算,只有50%的孩子能上普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到后50%去,都想着自家娃去读个大学,所以一直呼吁要提高普高比例,也为自己无知的焦虑找个借口。
为什么说无知?因为在这些家长的潜意识里,上普高=读大学≈读清北。
我实在不知道这种奇怪的逻辑到底是怎么来的,讲道理,50%的普高率很低么?
之前的文章我已经讲过,老贼当年高考的时候,全国考生320万,同龄人口大概2000万出头,算下来普高率只有16%,而最后所有的录取人数只有108万——包括本科、大专、中专全部在内,适龄人口被高等院校录取率不过5%。
所以你们这些对着50%普高率怨念的家长到底有没有读过书?这个比例究竟算高还是低对比一下16%应该一目了然了吧?
我实在不知道你们到底哪里来的错觉,觉得自己孩子如果被挡在了50%开外就挡住了进军清北的路?还是觉得有个大学生的称呼就高人一等?
很多人根本没有搞清楚一个事情:多少比例读普高,多少比例读大学,这个数字真的没有任何意义。无论哪个年代,真正能所谓出人头地的不过就是同龄人群中的前2-3%,所以顶个大学生帽子的虚假繁荣真的有意义?
就好比很多家长对高考分数很在意,但是对名次无感,这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浙江高考600分在不同的年份名次可以差出上万名。
很残酷的一个现实就是本来就只有少数人能把书读好,也只有少数人以后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有权的有钱的家庭肯定会给孩子铺路,所以普通人家孩子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心情很容易理解,但是一定要认清现实就是大多数人真的不适合读书。
恢复高考的前三年,全国考生人数大概在1500万左右,如果按照适龄人口算恐怕要破亿,最后才录取了95万,这95万同样包括了本科、大专、高中中专。现在一届考生一千万,211高校录取人数大概在70-80万左右,啥概念?
你现在读个末流211在40年前连个高中中专都考不上。
通货在膨胀,学历在贬值,能考上好大学的永远都是同龄人中的少数人。四十年我们的高等教育扩张了多少倍?但是你看看好大学的招生人数才扩大了多少倍?这个速度是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的扩张速度的。优质的资源的扩张那是很难很难的。
所以就算把普高率提高到100%,甚至让所有的同龄人上大学,那有什么意义呢?混个大学毕业又能怎么样呢?
不客气地说,现在很多高校存在的意义就是缓解就业压力,把你的首次就业时间往后压四年而已,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又怕你跑到外面捣乱,然后大学不断扩招,又能促进消费,又缓解就业矛盾,何乐不为?
为了防止语文不好的来杠,我就再多说两句:我从来没有任何看不起低学历或者毕业学校一般的人的意思,我只是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千万别再说杰克马的例子,我一直说的都是统计意义。再好的学校也有渣滓,比如我;再差的学校也有精英,问题是从统计角度来说,好的学校当然出专业人才的可能性要大的多。而一般的高校出的人才几乎都不会是专业人才,并且成才比例极低。
所以读个一般的大学真的不如去学个好手艺,非要把青春浪费在一个大学生的名头上,有意义?
社会对人才的标准是不断提高的。四十年前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四十年后除大部分大学生啥也不是。不要以为三千招农民工招不到但是招大学生能来一堆是个笑话,这是现代社会的写实。众所周知的好岗位就那么点坑,能占上的当然都是人群中的尖子或者尖子的后代,所以读书成绩都已经排在50%以后了的孩子就请认清现实,那些需要读书读的好的路子并不适合你。
就算你勉强挤进了高中,最后混到一个不入流的高校,又能怎么样?毕业出来你会发现远没有人家有工作四年工作经验的有优势。
不要再纠结50%了,说句你们不爱听的,读书排在5%以后的连个211都很悬,这已经是现在读书的底线了。如果你还在为孩子能不能进前50%而纠结,真不如去学德云社学说相声,没准还是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