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刘村史 历史 先秦与两汉时期坡刘村所在地毕郢原归属变迁
先秦与两汉时期坡刘村所在地毕郢原归属变迁
一.毕郢原之来历
坡刘村是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城街道办下辖的行政村,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之腹地,渭水之北,泾水之南的咸阳原上。
咸阳原是今人所称之地名,但古代人却不这样称谓,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许多不同的名称,但最为人津津乐道也最响亮的名称却是毕郢原、咸阳原和五陵原。这是什么原因呢?
先说毕郢原。
原同塬,塬:四边陡,顶上平的高台地。无论是从渭河谷地看,还是从泾河谷地看,两河之间的高地都属于原。《尚书·禹贡》说渭水在此地“东汇于沣,又东北至于泾”。属于禹贡九州之雍州。
毕有两个含义,一说是地理实体名称,指水旁的高地,《尔雅·释地》说“大野曰平,广平曰原”。因为坡刘村所在之地与毕和原的地理意义相同,故称毕原。二说是星宿名称,即古代所说的28宿中的毕宿,其形状为。泾水由西北向东南,渭水由西南向东北,二水在今之西安市高陵区交汇后滚滚东去,形成形似毕宿的黄土台原地带,故称毕原。
相传上古时高阳氏委派其孙重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神灵;封重弟黎为火正之官,掌管民事。其子孙世袭该职。商时封重黎之裔孙为程伯。封地就在渭水与泾水之间的毕原上,就是程国。因程国在毕原上,故又将毕原称作“毕程原”。古文字中,“程”同“郢”,故“毕程原”后世读作“毕郢原”。 《新唐书》和《通志·氏族略》都记载:“程氏,伯爵,风姓。”说明程国的国姓为风姓,但其后代以国为姓,所以毕郢原为程姓的最初发源地。程国辖地大小今已无从考证,如果是管辖整个毕原,则坡刘村应包括在内。
据《竹书纪年》所载,原来居住在周原的周人首领季历(周文王姬昌的父亲)于商武乙二十四年(约公元前1124年)出兵“伐程,战于毕,克之”。 《竹书纪年》还记载:“帝辛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师,遂迁于程。”“帝辛三十五年,周大饥。西伯自程迁于丰。”这说明,周人一度将国都迁移到毕郢原上,后因为灾荒,才将国都迁到丰地(今之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附近)。在商朝末年,周人已是程国的实际统治者。
约公元前1066年,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灭商后大封诸王,文王姬昌第十五子高受封毕地,国名为毕,高的后代以国为姓,成为毕姓的最早源头。《史记·魏世家》说:“武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毕姓。”《通志·氏族略》[1]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对此也有记载,大约400年后,毕国为西戎消灭。
因为有毕国、程国的存在,所以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毕郢原的得名来自于毕国和程国。
毕郢原的得名虽有多种说法,但其名却流传3000余年,是咸阳原最为鲜亮的名字。坡刘村地处毕郢原,该地在商周时期先后归程国,毕国管辖。
二.秦与三秦时期的咸阳原。
毕郢原被叫做咸阳原,这是秦孝公建都咸阳以后的事情。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军队攻占西周都城镐京。为避开犬戎、摆脱困境,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平王东迁”,此后的周王朝被称为东周。在周平王东迁时,因秦襄公护送有功,镐京及其周围地区被封归秦国。
秦人发源于今甘肃天水一代,后迁移至关中西部地区,建都于雍(今凤翔县)。后来随着国土的开拓,都城一直向东迁移,经历了泾阳、栎阳,最终在周显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到毕郢原之南,渭河之北,故址在今之秦汉新城窑店街道办刘家沟村一带,因渭水穿于南、毕郢原在其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从此,毕郢原又名咸阳原,也称作咸阳之“北版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扩大宫殿建筑群,在咸阳设置“内史”以统领关中诸县,坡刘村所在地成了内史的一部分。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平整原坡地时曾多次挖出秦代砖瓦、下水管道,近年来,在坡刘村东又发现大量秦人墓地。可见当时此地可能已有宫殿建筑,是秦咸阳核心地区的一部分。
根据《史记》记载,秦末,项羽入关中,焚屠咸阳,“火三月不息”,又自封西楚霸王,并将秦关中地区划分给三个秦国降将。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长安区东马坊村附近,另一说,在兴平),辖秦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在今西安市阎良区),辖秦咸阳以东地区;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秦之北部地区。这就是称陕西为“三秦”的由来。坡刘村所在地属于三秦的“雍国”管辖。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秦都咸阳和秦咸阳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秦咸阳城是指秦王朝的皇城。而秦都咸阳则包括了关中地区。这个地理学上的界定,著名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在他的巨著《咸阳帝都记》中有过系统的论述。明代著名地理学著作《三辅黄图·咸阳故城》说:“咸阳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鄠、杜。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很显然,《三辅黄图》说的"咸阳"乃是指作为秦都的咸阳,而非仅仅作为秦"皇城"的咸阳。
就秦咸阳城而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名信宫为'极庙',像天极”。《三辅黄图》记载:“秦始皇……筑咸阳宫,因北营门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像帝居。渭水灌都,以像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史记》还记载了秦始皇跨越渭河,建阿房宫“表南山以为阙,为复道,在阿房渡渭”。事实上,秦统一全国后,在渭河以南建了许多著名的宫殿,如章台宫、 兴乐宫、信宫 ,以及未建成的阿房宫等。《史记》明确记载,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更名咸阳曰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由此可知,今人将秦咸阳定位于渭河以北窑店街道办一带,其实是个错误概念。今之西安市故城就在秦咸阳城故址中。秦咸阳城、汉咸阳城和后来的汉长安城实为一座城,只是改了个名字而已。
这样我们就清楚了,坡刘村所在的咸阳原在秦归咸阳管辖,在汉归长安管辖。但不管是秦还是汉,都是京都辖地。
三.汉代咸阳与五陵原
咸阳原被称为五陵原是西汉以后的事情。
《史记》载:汉高祖刘邦“还定三秦”,扫灭六国,逼死项羽, 听从娄敬和张良的建议,决定建都咸阳。因渭水北岸的咸阳宫室尽被项羽焚毁,故让萧何在渭水南岸的秦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起了汉长安城内最早的建筑——长乐宫。公元前200年,刘邦率群臣在长乐宫前殿举行了盛大的仪式。长乐宫就成为汉初的临时办公地点。接着又营建了未央宫作为正式宫殿办公,并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更名咸阳曰长安”,在渭水北岸的咸阳故城设置“新城县”,但旋即于汉高祖七年将新城县并入长安县,汉长安城就在长安县中。由此可知,西汉的长安城即原来的咸阳城,两者是没有区分的。
长安县为西汉时地方一级管理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像北京城在北京市一样,西汉都城长安就就在长安县境内,长安城的社会治安等地方事务统一归长安县管辖,故至今留有歇后语“长安县的县长——管的宽”。坡刘村所在地就归这个“管的宽”的长安县管辖。
汉承秦制,汉高帝建都咸阳,后更名长安,依照秦制继续设内史,管理京畿二十三县。景帝二年(前155年)分置左右内史。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元鼎三年,在渭水北岸咸阳城故地设置归内史管辖的“渭城县”,大致在今秦汉新城仓张村一带,坡刘村所在地属渭城县。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尹,西部改为右扶风,左内史改为 左冯翊,称“ 三辅”,共治长安城中。这三者既为地区名,也为官名,与郡守相当, 共同管辖京畿地区。
公元9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朝”,一度把渭城县改为“京城”。 东汉复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隶于驻洛阳的司隶校尉部。左冯翊治所迁至高陵,右扶风迁至槐里(今咸阳兴平)。公元30年,东汉光武帝六年,渭城县再度并入长安,长安辖地再度恢复到与秦咸阳一致。坡刘村所在地再次属“长安县”管辖。
西汉之后,坡刘村所在的毕郢原即咸阳原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非常响亮的名字——五陵原。为什么呢?
在西汉时期、汉帝国的九位皇帝先后都安葬于咸阳原上,计有汉高祖刘邦长陵,在今秦汉新城窑店办事处北边原上;汉惠帝刘盈安陵,在今秦汉新城窑店办事处白庙村南;汉景帝刘启阳陵,在渭水与泾水会合处的张家湾村北;汉武帝刘彻茂陵,在今秦汉新城南位办事处茂陵村;汉昭帝刘弗陵平陵,在今秦汉新城双照办事处大王村北;汉元帝刘奭渭陵,在今秦汉新城汉周陵办事处新庄村东南;汉成帝刘骜延陵,在今咸阳城北5公里处的马家窑村;哀帝刘欣义陵,在今秦汉新城渭城办事处坡刘村北;汉平帝刘衎康陵,在今秦汉新城周陵办事处大寨村。西汉早中期有在帝王陵墓周围设置陵邑的制度,九座帝陵中有五座修建了陵邑,计有:长陵邑、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陵邑的级别为县级,建成后徙天下富豪与艺人到陵邑居住,故历史上的陵邑曾长期是富人区,于是咸阳原又有了“五陵原”这一名称。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这里的“五陵”就指的是西汉时建立的这五座陵邑,“五陵少年”本意就是在咸阳原上这五座陵邑居住的富家少年,后来就泛指长安(咸阳)的富家少年。
咸阳原被称为五陵原,坡刘村自然也可以说就在五陵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