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谣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仍在广东乡下村子生活。那些年,每逢新年前后,无论早晚,家庭或贫或富,总会望见炊烟袅袅,闻到香味洋溢,大概是村人正在煮蒸年糕。

实际上,此时购买食物都要凭证的年代,只要挨近春节,任何人家想方设法,做几盘简单菜肴,蒸煮些年糕,尽可能消除心内的苦涩,给春节添些喜气。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一般分有黄、白两色,意即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取“年年高”谐音,新年吃年糕,表示新年新的开始,寓意吉祥如意。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风俗习惯不同,年糕品种与烹煮方法也各式各样,北方叫红枣芸豆糕、豆年糕、年糕坨等;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耙耙年糕,台湾有红龟年糕;可煮蒸、油炸、片炒、汤煮,各取所需,味道咸甜皆宜。

在我童年印象中,邻居上屋六婆蒸的年糕最好吃。当时六婆不到四十岁,她在家排行第六。由于辈分高,出嫁后村人称她六婆,未见得六婆不开心,她反而得意地说:“六婆名分高呵,我中意。”

她长相年轻秀美,村人又逗趣说:“要是六婆上台唱戏,花旦都要让位,肯定能做主角唱大戏。”

某年大年初一,村人如常挑肥下地,回途中在我家拿开水饮用。趁机歇息,人们说起“花旦”的事,纷纷怂恿六婆唱戏。

六婆扫视四周一遍,小声说:“隔墙有耳,不能乱说话。不是说自古红颜多薄命吗?幸好我嫁作农妇,不会让人嫉妒眼红。只要勤力劳动,就健康长寿。”

六婆担心自有她的道理,毕竟个别人士居心叵测,说错话很有可能惹祸上身。但六婆随口说的话,引得村人捧腹大笑。

六婆与我们家关系很好,两家人来往亲切。逢年过节,她捧着蒸好的年糕送上门。有次新年,我边吃年糕边说感谢的话。六婆笑着说:“喜欢六婆的年糕?跟六婆回家去,让你吃个够。”

我尾随六婆,喜孜孜跨过她家门槛。只见灶头上面架着铁锅,灶膛里柴火熊熊,六婆边蒸年糕边吟唱:

拍掌仔,拍蕉仔,蕉仔甜,割禾镰,碰下牵牛仔朝天鼻;

甜年糕,咸年糕,年糕香,飘田野,刮掉新嫁娘头顶髻。

六婆唱得非常好听,我好奇问:“六婆,您唱什么啊?”六婆说:“这叫年糕谣,你喜欢听吗?”我认真地说:“什么年糕谣?我喜欢听,可我不大懂呢!”

六婆望着窗外,若有所思说:“长大以后,就会听懂了。”

六婆的娘家有田有地,家庭富裕,她爱唱民歌民谣。正如村人说的,大戏台上本应有她担当主角的份。遗憾的是,六婆娘家被划入“富农”之列。那年月家庭出身成分不好,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甚至影响几代人的命运。就算六婆再优秀,一样逃脱不了束缚。

幸而六婆争气,自小学会了独立;即使嫁人作农妇,无怨无悔,含辛茹苦,全家人互相关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此时,又一碗热气腾腾年糕端上桌子,六婆继续开口吟唱《年糕谣》: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媳妇真艰难,

新年早早起床煮年糕,家公家婆都话晚。

问声家公家婆,年糕要咸还是甜?

家公说咸,家婆说甜。

你话咸来我说甜,一碗年糕如何掰两半?

家公踢凳骂翻天,家婆举棍敲地板。

难呵难,煮年糕,

煮得咸来又话甜,蒸得甜来又说咸,

好像提着大竹篮,打水上高山——

行得快来就跌倒,走得慢来一场空。

这首《年糕谣》道尽为人媳妇者虽每天辛勤劳作,却在困难苦况下的无奈与酸涩。

自一九八〇年代中叶离开乡间进城工作,我极少尝到六婆煮蒸的年糕。有年新年前夕返乡,刚过门槛,就见六婆端着一碗年糕上门,她掩饰不住喜气说:“我昨晚听你爸妈说你今天回家,所以六婆提前做好年糕送来。”

我接过年糕,满心感动问六婆还唱《年糕谣》吗?六婆愉快笑着说:“难得你仍记得《年糕谣》,不嫌六婆唱得难听,再给你唱一首哦!”

此次,六婆吟唱的《年糕谣》,由头到尾嬉笑乐骂、风趣幽默融合其中:

喜鹊喳喳,又是新年,

女儿灰脸,再回娘家。

阿爸茶楼吃包点,留下阿妈做年糕。

女儿十分无奈说,

阿妈给女想办法,怎样才能煮年糕?

阿妈落落大方说,

有糖有盐尽管煮,端上锅来就好吃。

女儿极其难堪说,

你家女婿不争气,三天赌牌两天逛。

从不买米不买柴,女儿何以煮年糕?

阿妈恍然大悟说,

拿块年糕回家去,扔进水锅拌成汤。

女儿莫名其妙问,

年糕搅汤有何用?饮光一样懒怠人。

阿妈长叹一声说,

老公糊涂度日子,哪似真心待贤妻?

让他喝碗迷魂汤,变为耕牛去犁田。

两年前的新春佳节,我专程返乡过新年,再见到已经迈入老年的六婆,看上去依然精神瞿烁。据说这些年来,六婆每逢新年总会进城,帮经营餐馆的大儿子煮年糕。凡光顾餐馆的客人都说六婆煮的年糕好。

终究上了年纪,六婆返回村子居住,在我的鼓励下,六婆再度吟咏《年糕谣》,通俗易懂,却充溢浓浓的时代气息:

煮年糕,过新年,大红春联贴门上,

年糕飘香满城乡,年糕年高节节高。

炮竹声声处处响,夹杂年糕美味香,

新年糕点够丰盛,家家户户喜洋洋。

我看你家摆年桔,你瞧我家挂灯笼,

都说日子红似火,年糕喜庆年糕谣。

END

(0)

相关推荐

  • 家乡百鸟翔

             年关将至,"样耐阿音"群里忒热闹,  不是张家杀年猪就是李家办婚事.更喜人的事是今年村里飞来很多候鸟,大家纷纷上传鸟儿的图片和视频,"鹭鸶绕村翔,野鸭潭 ...

  • 太扎心!这3类家长最容易被孩子嫌弃,你中枪了吗?

    前段时间,Professor在网上看到一篇令人深思的小学作文--<我的妈妈是一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孩子的实话实说,句句扎心: 我的妈妈不上班,平时就喜欢打牌和看脑残的电视剧,一边看还一边骂 ...

  • 我眼中的“四菜一汤”VS妈妈眼中的“四菜一汤”,差十万八千里

    果真是"四菜一汤"了! "打工仔"时常都要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这个时候如果一回到家就有人为你准备好饭菜,那真是再累.再苦也会觉得身心都温暖了. 单身族如果是跟父母 ...

  • 边想边写:河西谣曲(之二)

    河西谣曲(之二) 文/海拔3500米 羊油滴在石头上 瓷的玉石一样 雕刻个佛坠戴 雪后的道路 白的像羊油,瓷的像玉石 掼倒没有人扶起 秋天攒不下膘 春上熬了胶 父亲替那匹老骟驴着急 吃小灶,加饲料 又 ...

  • 民间杂话—谚谣(3)

    |民间杂话-谚谣(3) 1.说千道万 ,不如做事一件2.有本事的埋头苦干, 没本事的吹牛许愿3.各人吃饭个人饱, 各人出路个人找4.流了血汗, 能吃上饱饭5.干活不要站, 吃饭不要看:有了金刚钻 ,不 ...

  • 宽心谣 静心谣 去烦谣 夫妻快乐谣 莫生气,送给你!

    懂你快讯 ..........................................................以下是正文................................ ...

  • 沂南谣

    作者     陶德胜    卢维龙 山东省沂南县卧龙学校北校区 蒙山巍巍,沂水汤汤.诸葛故里,红嫂家乡. 三河纵横,五彩高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阳都故地,齐鲁敦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圣哲先贤, ...

  • 孙晓云书法:宽心谣

    孙晓云行书 赵朴初<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 ...

  • 在我刚盘的山头上喝茶吃年糕,美滋滋

    大家好,我是野食小哥. 我就是那个房产多到自己都数不清的地主家的傻儿子 但是最近我不购置新房产了,决定盘个山头,自己种点青菜.搞点茶叶,自给自足的生活,别提多舒坦了 我把我家的老古董拿出来了,你们猜猜 ...

  • 一曲劝世谣

    回头好, 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 红尘堆里任他忙, 我心清静无烦恼. 终日贪,何日了,只恨家中财帛少. 无常到,没大小,不用金银不用宝. 不分富贵与王侯,年年多少埋荒草. 看看红日落西山,不觉鸡鸣天 ...

  • 789期 || 阮国利:写给谣谣的家书/轩诚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美丽小语: 作者用一封家书的形式写出了对女儿的理性教育和启迪,文章中,作者回忆和女儿曾经的相处生活,写出的不只是爱,更多的是牵挂.文章 ...

  • 边想边写:河西谣曲(之三)

    河西谣曲(之三) 文/海拔3500米 吃药不忌嘴 跑折医生的腿 魏先生说忌醋 药引子为童子尿和生铁 中药在罐子里咕嘟咕嘟  荡气,回肠.一饮而尽 石头眼镜黑礼帽 三寸金莲大襟袄 外公开方外婆抓药 蛇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