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药物、全脑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用于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究竟谁优谁劣?应用策略上有何不同?
脑转移瘤30%~60%来源于原发性肺癌,15%~25%来源于乳腺癌。由此可见,乳腺癌仅次于肺癌,是脑转移瘤第二常见的原发灶。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也在增加。
尤其是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脑转移的发病率约为30%-55%。
临床表现
1、脑脊液循环障碍将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症状,更严重者出现脑疝并导致死亡。
2、乳腺肿瘤细胞侵犯脑实质细胞,会造成运动、感觉和高级神经区域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偏瘫和视觉障碍等相关症状。
3、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幻视、癫痫等刺激症状,更严重者出现全身多器官衰竭并威胁生命。
主观感觉不算数,仪器数据最客观
01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
02
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
0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CT)
04
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
治疗方案选择
目前对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并没有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数据作为参考,这需要临床医生综合上述因素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后才能确定最终的治疗策略。
各大临床实践指南对发生脑转移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局部治疗为主,系统治疗为辅。
01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是HER-2阳性脑转移乳腺癌的首选推荐,不同局部治疗手段均有相应的适宜人群。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脑部单发大病灶并且无颅外活跃病灶的患者,以及需要通过脑室-腹腔分流减压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够提供单一且精确定位的照射剂量,该技术对周围脑组织损伤较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全脑放疗联合应用,主要用于治疗不适合手术切除的≤4个的小(≤2cm)病灶脑转移患者。
全脑放射治疗能够为全脑提供有效剂量的照射,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颅脑手术后应用,通常用于治疗具有多发病灶(>4个)脑转移的患者。
02
系统治疗
乳腺癌脑转移各个治疗方法谁优谁劣?
分子靶向药物、全脑放疗(WBRT)和立体定向放疗(SRS)用于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究竟谁优谁劣?应用策略上有何不同?
1、不同的乳腺癌分子分型,其生物学特性不同、预后不同。
在乳腺癌领域,三阴性或者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更高。
三阴性乳腺癌使用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以化疗为主,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也可能有一定作用,但目前尚未在临床推广应用。
HER2阳性乳腺癌出现脑转移,说明已处于IV期,预后差,中位生存期在半年左右,选择何种治疗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如分子分型、患者体力状态、药物耐受性、患者经济状况及个人治疗意愿等,应尽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告知其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每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可达到的治疗效果及需要承担的风险(药物不良反应)。
2、治疗方案的应用策略上。
(1)首先,应确定脑转移发生部位、掌握患者症状,控制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是首要目标。
(2)其次,进行多学科会诊(MDT),请放射科医生进行会诊,根据脑转移病灶数目、大小来决定是采用全脑放疗(WBRT)、立体定向放疗(SRS)还是其他方案。
(3)对于脑转移病灶局限且无症状者,可优先考虑全身药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以化疗为主。
(4)对于HER2阳性脑转移患者,在放疗前给予小分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药物治疗也是可选方案,能缩小脑内病灶,推迟全脑放疗时间。
分子靶向药物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现状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主要是指抗HER2靶向药物的选择,目前其药物研究进展较快。
分子靶向药物相较化疗毒副作用小,且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延长脑转移患者生存期以及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乳腺癌患者来说是巨大福音。
在乳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选择方面,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如肿块较大(>5cm),早期辅助治疗阶段常规会使用抗HER2药物如曲妥珠单抗治疗,但后期还是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肿瘤复发转移,尤其是脑转移。
由于曲妥珠单抗很难通过血脑屏障,而小分子靶向药物拉帕替尼能通过血脑屏障,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是目前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最佳选择。
End
【重要提示】本公号【家属说】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