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亿万舜帝后裔关注的舜帝庙搬迁之谜破解啦!何时搬迁?何人搬迁?为何搬迁?

大凡宁远人都知道,今舜源峰下舜帝庙,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还是从玉琯岩搬迁过来的。但是,何时搬迁?何人搬迁?为何搬迁?这三个重有磅问题,一直疑惑着咱宁远人,也为舜帝后裔祭祖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这三个问题,破解你心中的千年迷团。

一、何时搬廷:永明间搬迁

关于舜帝庙从玉琯搬迁到舜源峰下的说法有二:

第一,明洪武四年搬行迁。这一说法,见于清代的《宁远县志》,以民国版《宁远县志》为代表。其文载:“明洪武四年遣雷燧致祭乃迁庙于舜源峰下”。此说因来自县志,看上去比较权威,应该可信。但当我们看了第二种说法后,此说法有了动摇。

  第二:明永乐间搬迁。这一说法,来源于宁远县西湾村《张氏族谱》和张卓琳主编的《九疑山》。其文由张智勇撰写:“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为求正统,欲重修舜帝庙以祭祀。有风水术士,一眼看出舜源峰为龙脉正宗,立马呈报于朝廷。先祖文贵公向来崇仰舜德,听说此事后,主动捐献居住之地,且倾其家资,为舜庙建设添砖加瓦,以供英灵。尔后,又举家商议,乔迁舜陵一侧的西湾。”

而翻开西湾村光绪《张氏族谱》其上记录则是:明朝洪武年间,篡位皇帝明成祖为求正统,欲重修舜帝庙以祭祀。有风水术士,一眼看出舜源峰为龙脉正宗,立马呈报于朝廷。先祖文贵公向来崇仰舜德,听说此事后,主动捐献居住之地,且倾其家资,为舜庙建设添砖加瓦,以供英灵。尔后,又举家商议,乔迁舜陵一侧的西湾。

上述两说完全可以合并为一种说法:明永乐间搬迁。

考证:明永乐间搬迁较为可信

1368年,朱元璋定南京,改元大明。虽有有了大明王朝,但是,朱元璋统一全国的道路还很长,及到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才将全国统一。至于说永州或宁远,朱元璋派遣杨璟来收复,时间已是洪武二年。当时,永州境由欧阳平章、李文卿、奉晚虎、吴伯颜等地方割据势力占领。李文卿投诚朱元璋,立即被调四川平扫元朝残余势。而欧阳平章、吴伯颜、奉晚虎等八支义军仍然与大明王朝作对,时称杜回子之乱。这些义军誓死与朱元璋为敌,弄得永州境特别是宁远境战事不断,明军疲于奔命。及到洪武二十八年才彻底肃清。

如果舜帝庙是洪武四年(1371)所建,当时的地方志,无论如何了会有一篇新建舜帝庙的建庙记碑,即使碑不在了,县志也会载入。但是,我们在民国版县志中,看到的只有一句话“明洪武四年遣雷燧致祭乃迁庙于舜源峰下”。从九疑山西湾谱中我们发现,西湾让出舜帝庙用地,时间是永乐年间。也就是说,舜源峰下的舜帝庙在洪武年间一直是张氏等姓氏在居住。而张氏迁来舜源峰下则是明朝洪武初年。

再说,易地重建舜帝庙是因为风水问题。朱元璋的朝廷在南京,没有那个风水先生敢在朱元璋面前去说玉琯岩前的舜帝陵对朱明王朝风水不利。又《明史·礼志》记载:“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在湖广者有二,酃祭神农,宁远祭虞舜。”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派遣使者寻访到舜帝陵,不到一年时间就将舜帝庙重建,怎么也建不起来。如果朱玩璋建了舜源峰下,《明史·礼志》既然已经记到了朱玩璋遣使寻访舜帝陵,顺便记载一下,亦是理所当然,但事实上没有记。洪武四年春天,朱元璋又遣雷燧来祭舜帝,还御制了祭文,他怎么也得在祭文中提及吧?但事实上没有。朱元璋御制祭是:“朕生后世,为庶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祜,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蒸民主,神功圣德,垂泽于今。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历年久远。朕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秉性之独愚,时有今古,民俗亦异。仰唯神圣,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尚祈鉴纳。”

让我们下结论的证据出现在洪武十六年(1383)的《永州府志》:“舜帝庙,旧在大阳溪,今不知处。汉以来,置九疑山下,至唐旧庙湮废,元次山遂建于郡城(道州)之西,置庙户,刻石为表,与《论舜庙表》、《置庙户勅》并刻于庙之南。僖宗时,贡士胡曾权延唐令,始复庙于九疑,有记。宋初,刺史王继勋奉诏修焉。知制诰张澹奉勅撰碑。岁以春秋降祝版,邑官蒇事。”这是一份专门记录舜帝庙异动迁移的专记,记到宋代时就没再记,说明洪武十六年前,舜帝庙仍然在玉琯岩前。

综上所述,舜帝庙在洪武十六年(1383)前搬廷至舜源峰下,仍在玉官岩前。

二、何人搬迁:建文帝搬迁

       如果不加思考,不追述历史,就会简单地下出结论:既是永乐间搬迁,当然是永乐帝朱棣所为。小编认为,这个结论看上去对,但是,有点草率。

      事实上,由于历史上有“靖难之役”,建文帝下落成迷,至今都未有结论。但我们在宁远有了新发现,发现了一块《重建庙廊碑》,立碑时间是“洪武三十八年乙酉岁孟夏”。其碑正文有:“重建庙廊碑。余龙池寺开自炎宋乙巳,主大明洪武问难时,以秀人李文举倡造。大庙廊上下二座,千人靖难。□□畤场倧以邑舍,余悉□□□□□□□□□□崇□诸公复国创业之外,重兴怀先之志,募壮畤扆□□……”

“重修庙廊”就是重修朝廷,这个朝廷的主人是“主大明洪武”,时间是洪武三十八年乙酉(永乐三年乙酉)。 “重兴怀先之志,募壮畤扆□□…”的意思是:在宁远重建了敬宗怀祖的祠庙,建造了祭祀五帝的祠庙和屏风。这明显是指舜帝庙。

这个同下灌人李闻举陪伴的,在宁远新建的朝廷,其实是建文皇帝的流亡朝廷。那么这个舜源峰下的舜帝庙,应该由建文皇帝搬迁。由于建文帝的新政权,采用了洪武纪年,所以西湾村《张氏族谱》的记录,看上去有些矛盾。如果,了解到了建文帝在宁远有了新朝廷,还重新启用了洪武年号,这谱的记录就不矛盾了。

三、为何搬迁:因为舜源峰为九疑九峰中心

九嶷山九峰中,舜源峰最高,巍然耸立,登临峰顶,极目远眺,莽莽群山,绵延起伏,如千帆竞发,奔腾而来,使人有“万里江山朝九嶷”之感。建文帝虽是流亡朝廷,但他是正统政权,为显示其正统权威,所以将舜帝庙搬迁至舜源峰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