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用他,多尔衮、孝庄保护他,顺治、康熙敬重他

明朝天启三年(1623),中国发生了很多事。五月,祥云发生6.5级地震。黄河决口于睢阳,上下一百五十里内悉成平地。七月,安南禄州何中蔚入侵广西,巡抚何士晋督率军击退。九月五日,为可岁省饷数十万两,议裁冗员,这一政策让李自成失业,终成后患。

但在北京引起轰动的是一个外国人,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1623年10月8日出现的月食,引起明朝仕大夫关注。

第一,崇祯重用他

他的名字叫汤若望。汤若望到北京后,将他从欧洲带来的数理天算书籍列好目录,呈送朝廷。又将带来的科学仪器在住所内一一陈列,请中国官员们前来参观。

1630(崇祯三年),由礼部尚书徐光启疏荐,回京供职于钦天监,1634(崇祯七年),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明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战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由焦勖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为当时介绍西洋火枪技术的权威著作1636(崇祯九年),汤奉旨设厂铸炮,两年中铸造大炮20门。1638年,崇祯赐"钦褒天学"四字,制匾分送各地天主堂悬挂。

第二,多尔衮|、孝庄太后保护他

1644(清朝顺治元年),清军进入北京。受命继续修正历法,并适时进献了新制的舆地屏图和浑天仪、地平晷、望远镜等仪器,而且用西洋新法准确预测了1644(清朝顺治元年)农历八月初一丙辰日食时,初亏、食甚、复圆的时刻,终于说服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决定从顺治二年开始,将其参与编纂的新历颁行天下。他用西法修订的历书被清廷定名《时宪历》,颁行天下。

顺治帝亲政前,多尔衮允许他在天文呈报中可以加上自己的见解。汤若望利用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心理,把自然界的变异与统治吉凶联系在一起,用"上天示警"的预兆,进劝统治者不要采取激化矛盾的措施。

中西历法之争,由来已久,康熙三年(1664),杨光先复上《请诛邪教状》,经议政王会议,判处汤若望死刑。

由于当时北京接连五天发生地震,加之"太皇太后(顺治母后)力主开释",汤若望遇赦。

第三,顺治、康熙敬重他

福临早就与汤若望成为至交,十二年授为通政使,十五年诰封光禄大夫,秩为正一品。

最初,福临因母亲孝庄文皇后称汤若望为义父,而称其为“玛法”,即汉语爷爷之意。在频频的接触中,对各种知识都感兴趣而又好学的福临,总是以获得新鲜的知识而感到惬意,并屡加厚赐,往往谈至深夜,最后“命四位或六位青年贵胄护送他到家”,并一再嘱咐其小心护送。

顺治亲政,受尽多尔衮欺压,多尔衮一手遮天,人们只知道有摄政王,不知道有当今天子。多尔衮气焰熏天,朝野内外趋炎附势之徒比比皆是。可是汤若望,他不但是个著名的科学家,还是一个高超的医学家。他说出了一句当时谁都不会相信的话:“多尔衮未老先衰,会早死的。”这个预言给了小皇帝信心,如果这样自己的苦日子就可以熬到头了。果然,多尔衮不久暴亡,年仅39岁。顺治帝宣布亲政,御太和殿,巩固了清初的政权。皇太后认他为"义父",随后顺治帝也尊他为"玛法"(满语,尊敬的老爷爷)。

康熙制住了鳌拜,朝中政局大变,康熙控制了朝局,在朝廷上集体讨论为汤若望平反一事。当年历法冤案当中受害的人都得到了平反,汤若望也恢复原官职,并赐银五百多两为汤若望举办了隆重的葬礼,皇帝特派官员宣读了自己的亲书祭文,说:“汤若望鞠躬尽瘁,恤死报勤,朕悲其长逝,特加恩恤,遣官致祭,尔如有知,尚克歆享。”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你如果在天有知的话,也应该稍微心安一点了。

康熙皇帝觉得光派人去赐点儿银子,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又和圣祖太皇太后,就是孝庄携朝中大臣亲临墓地,带了一帮大臣又到墓地去了。按照中国的礼节、礼俗悼祭汤若望,这很隆重了,朝中人士和传教士都认为中国皇帝的这一举动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哪个大臣享受这么高待遇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