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糟糕的父母?

来源:夏天的陈小舒

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意识到:

做一个糟糕的父母,其实很容易。

因为,我们很容易就能毁掉一个孩子的自信、安全感,乃至自尊心……

不被信任和鼓励的孩子,

可能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父母的认可。

而优秀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也许,这比糟糕父母要难做很多......

前两天看斯坦福大学前新生院长Julie Lythcott-Haims的Ted演讲,她说,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给孩子创造一个清单式的童年。”

孩子们没有自由玩耍的时间, 因为每一分钟都要好好利用,课外活动、补习班、兴趣爱好都为美好的未来(进一个好大学)服务。

我们不让孩子做家务,甚至不让他们有充足的睡眠。我们哄骗、暗示、唠叨、甚至讨价还价地让孩子把清单上的事做好,充当着私人管家、辅导员等多重角色。

但这样的后果是,我们剥夺了孩子为自己负责,自驱型成长的机会,创造了我们满意的“傀儡人生”。

但另一个事实是,在遍地鸡毛的大背景下,即使是崇尚科学育儿,付出了再多时间、资源陪伴孩子的高知父母,在育儿方面仍然感到深深的焦虑——还不够。

先来看一组数据:

01

● 62%的父母愿意为孩子牺牲自我,希望他们能够成才,26%因此改变了工作模式。

● 为了攒出孩子的教育费,近半数(48%)的父母放弃了私人时间/爱好活动,而37%已经大幅减少或完全停止休闲活动和度假。其中千禧世代和X世代父母放弃更多。

● 近三分之二(64%)父母担心没有为孩子做到最好。

# 数据来源:

2017年汇丰银行《教育的价值》研究项目

02

● 68%的中国父母感到教育焦虑,尤其是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

● 绝大多数父母(81%)同意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比爸爸多,有29%的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且爸爸的学历越高,参与度越高。

● 2-5岁的家长最注重孩子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软实力方面的培养,认为其比分数重要

● 超过44%的父母认为,超纲教育十分必要,其中80后家长比例最高(25%)。

# 数据来源:

2019年智课教育《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

03

● 20%的父母曾在生活中被别人认为是“糟糕的父母”,而说这句话的人最可能是被访者的父母。

● 36%的人认为自己作为爸爸/妈妈表现不佳,平均每周多达7次认为自己是位“不合格的父母。”

● 超半数父母为自己频繁对孩子发脾气而内疚,61%的人希望能多抽一些时间陪伴孩子。

# 数据来源:

健达巧克力,样本数1500人

前段时间看到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赵昱鲲的一条书评,完美地化解了我“作为最不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家长”的焦虑:

“家庭的正面支持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别明显错过某方面的发展就行,我们更需要关注负面效应。”

大意是,每个人的天资是注定的,不是父母做得好,孩子就能逆袭成多了不起的人。我们做得好,只是不给小树苗的成长设置障碍而已,谈不上什么多大的促进。这是为什么经常有父母,工作太忙,没有天天给孩子读绘本,辅导作业,甚至没有怎么管孩子,孩子其实也成长得不错的原因。

父母不需要在某方面做得多么好,或者要为孩子做多少事,才称得上合格,更重要的是,不要做毁掉孩子而不自知的事,就已经是不错的父母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负面事件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正面事件。

今天我们就来避个坑,聊聊为什么童年阴影那么深刻,以及什么是糟糕的的教育方式吧。

先来说说为什么我们很难忘记一段负面回忆。

以我自身为例,上初中时,我是个数学总学不好的中等生,在挂科边缘徘徊,一直是数学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

有次和后座同学聊天时大笑被抓到,他把粉笔掷向我,冷笑地看着我:“就你那个蠢样子,逻辑思维为负数,一辈子别想好数学。”更深的记忆点是,全班人的目光都在我身上。我像被椅子困住了似的,全身都在发抖,拼命不让自己哭出来。

很幸运的是,我没有因此一蹶不振放弃数学,我遇到了一位很合拍的老师,他把我的数学从90拉到了140+,过程是带着那股想证明自己的恨劲儿,默默刷了两个月题。在摸底考宣布成绩的时候,我白了那位撂狠话的老师一眼。

十多年后,我可以心平气和地去拜访他,了解他当时的恨铁不成钢,但那个小时候的我,只有薄薄一层自尊心的小姑娘,永远不会原谅他。

很好笑的是,我现在还能清楚记住他镜框的颜色,却几乎快忘了那位对我帮助更大,给我耐心讲题的老师。

看,我们很难忘记过去消极、负面的回忆,它们并不会随着时间变淡,这是一种人类进化而来的适应性反应,原因是人们只有深深地记住某段的惨痛回忆,以此为戒,才能更好地活下去,比如一次虎口脱险的经历。

有很多研究为此提供了依据。Rothbart等人(1986)的研究证实,越是负面的印象,形成时就容易,想消除它就越难。Gottman指出,一段感情的发展,其中正面互动的次数至少需要是负面互动的5倍以上,负面事件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正面事件。

在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中,糟糕的事更容易发生,也更难被治愈,甚至会影响成年后的身体健康。前美国儿科学会会长曾说:“童年时不良的经历是如今我们所面临的唯一的,最大的,未能解决的公共健康威胁。”

那些夸张的标题,“毁掉一个孩子有多简单”、“一句话让孩子讨厌你一辈子”,这样一想是不是还有点道理?😂

少给孩子制造点“童年阴影”,手/口下留情,其实就是当好父母的核心。

具体来说,什么是糟糕的育儿方式呢?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很少有人能用客观的语言表达,比如我家队友很关注细节,那他就“有强迫症'。而如果我更在乎细节,那他就是“粗心大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贴标签🏷的形式表达情绪、传递自己的价值观。

而给孩子“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让ta朝着“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因为标签会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从而影响行为。

一个著名的研究是1968年小学老师Jane Elliott所做的标签实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种族偏见,她把班里的孩子按瞳色分成了两组,蓝眼睛组和棕眼睛组。

随后她告诉孩子一个虚构的事实:“棕眼睛的孩子比蓝眼睛的孩子更聪明”,同时蓝眼睛的孩子需要戴上一条特殊的领巾,坐在后排;而棕眼睛的孩子会获得优待,享有更长的休息时间和喷泉的使用权。

结果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她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开始对号入座,那些蓝眼睛的孩子渐渐接受了自己“更笨、更普通”的事实,平时彬彬有礼的孩子居然开始对人恶语相向,调皮捣蛋,还把倒霉的事归咎于领巾。

第二天,Elliott表示昨天说错了,“蓝眼睛的孩子其实比棕蓝眼睛的孩子更聪明”。在互换标签后,孩子们的表现也神奇地反转了!

这就是标签的力量。负面标签对孩子的消极影响非常明显,如果我们习惯性地用贬义词评价孩子,负面信息会深植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

但是,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例如 “ 厨师 ” 往往代表了大腹便便的形象。

尽可能客观地就事论事,少说一些负面评价,多鼓励、多表扬孩子,孩子才不会被标签带跑偏哦。

身体上的虐待会留下明显的伤痕,而心灵的伤害危害更大,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灵创伤经常伴随人的一生。

在中国式亲子关系中,“你不懂我”是最绝望的控诉。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情绪,一个不愿听,一个不愿说,真正开口时就应了那句话,最爱你的人伤你最深。一位朋友说,她第一次看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哭了,深深地被别人的家庭氛围刺痛。

情感忽视是亲子关系中最常见,同时非常隐蔽的一类问题,指父母没有充分,并且适当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印象最深的是豆瓣上一条关于儿童心理状况的留言:

在医院看到很多病童,经常有“好心人”来看他们,他们刚开始还打招呼笑一笑,慢慢地,他们看到“好心人”变得面无表情,有的病童看到摄影机还会捂住脸。

有一个我印象深刻,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看着摄影师说“不就是要拍照吗,拍吧”。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2岁以下,他们像是动物园里等人来参观的动物一样,他们很清楚那些“好心人”就是来摆拍几张照片,因为他们拍完照就再没来过。

这就是大人与恶的距离,人很难从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感受到爱。

如果大人觉得孩子的愤怒、悲伤、开心或困惑“没什么大不了”,“小孩子哭哭就好啦”,长此以往得不到回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情绪不重要,习惯性地妥协、压抑自己的情绪。他们会很难理解自己的感受,也会缺乏同理心,常常感到孤独和失望。

所以避免发生情感忽视的关键是,帮助孩子理解并接受情绪,温柔坚定地包容他们所有“无理取闹”的情绪。

每一种情感都是很有用的工具,它们的作用是传达信息。基于这些感受,我们可能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评判情绪。

了解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心里的感受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即使是30多岁的大人,也没法做到百分百的情绪稳定对吧?

孩子的情绪问题,既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坎坷,也取决于我们大人如何做出示范,帮他们成为情绪稳定、身心健康的人,和孩子一起战胜情绪小怪兽吧。

把吃苦、甚至言语讥讽,当做对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大概是养育中误会最深,也是最令人遗憾的一件事。

几乎在所有因学业压力而跳楼事件的评论区,首赞的总是那么几条,“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承受能力太差了。”、“就这么大点事儿值得吗?”

但就像压垮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一样,我们看到的只是导火索,它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帮助孩子获得应对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内在力量,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所以“抗压教育”出世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是相关研究告诉我们,真正的抗挫折能力——面对逆境的恢复力,无关挫折本身。(是的,不需要经历巨大挫折!能少经历就少经历!)

让孩子获得恢复力分成三步:

❤ 1. 我可以如何做出改变

想一想在这方面,我们能帮助孩子做些什么?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总是倾听,关心她的感受,哪怕在我们不能答应她的要求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能够在孩子像我们寻求帮助的时候,不泼冷水,不说风凉话,能够给予她恰当的帮助,比如提出小建议,给她一个行动的方向?

❤ 2. 我为什么是一个值得爱的人

想一想,在这方面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是不是让她知道,我们有多么爱她,她是讨人喜欢的?

是不是通过示范,教她表达关怀,鼓励她帮助别人?是不是可以在明确规则的情况下,让她承担行为后果?

❤ 3. 我拥有可信任的人,他们爱我,支持我

他们教我如何正确地做事;希望我学习如何自己做事;在我生病或者遇到困难时会帮助我;会保护我的安全。

让孩子感到被爱,有归属感,就是培养孩子强大内心最重要的一点。

不管有多少种教育方法,教育的本质都是爱啊。

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里,作者Dan Greenberg诙谐地写到:“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吧。”

在育儿焦虑中,“别人家的孩子”一直是让我们和孩子痛苦的根源。

你家宝宝看上去有点瘦哦!喝不到母乳的宝宝太可怜了!我妈怎么就能让她乖乖不哭呢?

别人xx怎么考了90分!其他小朋友都能自己吃饭,你为什么不行?

比较会让我们忘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同,多一些耐心,关注孩子比昨天做得好的地方,赞赏孩子的付出,赞美他的辛勤和汗水,而非他们的天赋。

这样做能够提醒孩子,让他们自己得出应该怎样朝着自己擅长的方面努力。

如果孩子参加某项活动,无论是弹钢琴还是游泳,不必让孩子争当第一,尽自己的力,按照自己的兴趣推动去学,我们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和鼓励就好啦。

鼓励孩子享受过程,人生会更容易幸福。

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出发,大人和孩子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时,必定是放弃了其他的选择,所以孰轻孰重很重要。

我们让孩子整天学英语、读绘本、上兴趣班,所以孩子必然失去了玩玩具、和别的小朋友互动、在公园探索自然等的时间。

而大家容易忽视的点在于,这些“更不重要”的选择,同样是孩子成长的必需项。

孩子的成长是多维度的,不止学习成绩这一项。运动、沟通、动手、阅读……每项指标就像一个木桶,它们共同奠定了孩子成功的基础。最短的边比最长的边更重要,因为短边会漏水。

回到文初的观点,父母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明显错过孩子的某方面发展,而不是着重培养ta某方面的发展。

除了固定的学习时间安排,也要注意为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闲时间娱乐。毕竟安排时间表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去做需要做、想要做的事情,而过满的日程表则意味着失去自由生长的空间,失去了很多的可能性。

再重温一遍斯坦福大学前新生院长Julie Lythcott-Haims在Ted演讲中说的这段话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