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节漫谈 | 从心理学角度看端午节历史传说,你能发现哪些蕴含其中的心理学原理?
端
午
我们都知道
端午节衍生出了一系列历史传说
如屈原投江,伍子胥自刎等
那么在这些传说故事中
蕴含着哪些心理学原理?
故事人物的身上
又都体现了哪种人格特质?
下面我们开始粽子节漫谈~
壹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先来说说最有名的一位——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楚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是他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便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屈原身上存在一些强迫性人格成分和完美主义特质,这使得他最终选择了那决绝的一跃。
强迫型人格的性格特征包括:过分认真;原则性、责任心和道德感过强;观念固执;在某些方面吹毛求疵、追求完美以及不知变通(只能选择死亡)等。
在爱国这件事上,屈原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达到了精神洁癖的程度,所以他不能接受楚国已被秦军攻破的事实
在现代社会,强迫型人格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适应不良。这类型的人对他人或事态控制欲过强,当现实与其主观标准出现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冲突。继而可能因为长期的忧虑而引发社交恐惧和抑郁等问题。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除了与先天因素有关,个体早年的生活经历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由于过于严厉的家教或家庭成员中存在强迫人格(如洁癖,道德标准过强)就会导致个体的强迫性人格障碍。
贰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国人,但父亲和兄长皆被楚王所杀,于是他便投奔了敌国吴国,助吴王攻打楚国①。伐楚事成后,伍子胥将楚王尸体掘墓鞭尸三百②,以报杀父杀兄之仇。
后来吴王听信谗言要赐子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对邻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③,然后便自刎而死。他的尸体被吴王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伍子胥的一生非常坎坷,投奔敌国、穷尽半生辅佐吴王只为报父兄之仇,事后对敌人进行鞭尸的行为,再到最后极端的自我了断,都体现了他的爱憎分明和偏执。
心理学上认为偏执型人格:敏感多疑,对伤害耿耿于怀;易感情用事;主观性强,做事不能纵观全局。
从上面①②③点均可看出,一方面伍子胥的大部分选择都基于感情判断而非现实判断,
一个理性的人是做不出投奔敌国为父报仇这么玛丽苏的事的…
而且手段激烈不计后果。但另一方面,他又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可以说是一枚妥妥的偏执狂了。
叁
曹娥投江救父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成日沿着江号哭。终于在17天后,也是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江自杀。
曹娥投江的行为其实不能完全归因于对父亲的爱,毕竟当时她还小,对于亲人的感情更多是一种对安全感的需要、一种依赖。
我们知道,文化影响人的自我概念。在古代,女性身份地位低下不仅体现在社会层面,从心理层面即自我认知上,女子也自视为男人的一部分而非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以身殉父的故事都发生在女子身上。
心理学家Markus和Kitayama提出了独立型和依赖型自我结构,这个理论用于说明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下人格结构的不同。这里可以用于理解曹娥的做法。
从上方图式可以看出,独立型自我的自我结构是完整封闭的,不包含别人的成分。他人独立于自我结构之外,但又与自我有比较近的距离。
而依赖型自我结构中,有部分自我是属于其它人的,而正是因为有了别人的 “补充”,自我结构才达到“完整”。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展出依赖型自我结构。
正因为曹娥的自我结构中包含了至亲之人的存在,当她失去了对自己最重要的那部分时(父亲),就选择了殉父这种极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