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支边,淅川究竟死亡伤残多少人?(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一)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库工程正式开工。长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河南省政府要求淅川县尽快安置库区移民。但是,由于库区移民数额巨大,淅川县尚无具体解决办法。1959年1月,南阳专署召开支援边疆建设会议。按照中央精神,这次支边任务主要是分配给平原县。但是,为了解决淅川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问题,南阳专署把河南省分配给南阳地区的8000个青海支边指标全部给了淅川。

淅川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梁宏江为主任、县长李磊石为副主任的县青海支边工作机构,将支边任务分解到库区各社队,号召广大青年积极报名,奔赴大西北,参加祖国的边疆建设。当时选拔支边青年的条件是:本人自愿,政治可靠,身体强壮,家务拖累不大,年龄18—25周岁。宣传发动后,淅川库区有34893人报名,经过层层审定,最终确定8008名为青海支边青年,其中男青年5565人,女青年2443人。

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淅川支边人员按照部队建制,编为三个营,被分别安排在青海省的循化撒拉、贵德、兰都等三个高原贫困县。从1959年4月到5月,支边移民分为三批,先后来到风雪茫茫的青海高原。第一批3100人,由淅川县委委员、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海申带领,于4月来到循化撒拉自治县,与信阳专区汝南县2000人合编为文都建设兵团,王海申任兵团政委;第二批2000多人,由淅川县委监委副书记李继奎带领,于当年5月到达贵德县,同年9月又调往贵南县;第三批移民2000多人,由南阳地委农工部干部科副科长张道善带领,于当年5月到达青海省都兰县。

1960年3月,青海省组织慰问团,专程到淅川县对移民家属进行慰问。为了使移民安心扎根高原,青海慰问团和南阳地区专员公署、淅川县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再次动员支边青年家属4709户14334人,踏上了奔赴大西北的列车,迁至青海省安家落户。至此,淅川县青海支边群众共计22342人。

在海拔2000-4000米的青海高原,淅川支边群众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和建设祖国边疆的豪情,战风雪,斗严寒,自造地窖,自力更生,快速投入了开荒垦地的生产建设中。但是,由于对当地高原气候的严重不适应、政治斗争以及当地干部工作作风粗暴等方面的原因,支边青年群体中出现了粮食短缺和非正常死亡等严重问题。《淅川移民志》显示:武家洲村支边群众197人,非正常死亡64人;党子口村支边群众76人,非正常死亡36人……从1961年1月份开始,先后有上万名移民不顾层层拦阻,舍弃掉工具、衣物,不顾一切地逃离青海高原,沿着当初曾经走过的路线,一路流泪,一路乞讨,返迁淅川,有56人在返乡的途中死亡。有一位叫杜林黑的青年,一家三口去青海支边,妻子死于兰州,儿子在西安火车站丢失,归来时成为孤寡一人。据1965年青海省对淅川县支边人员抚恤补助统计,这次青海支边22342人中,死亡386人,下落不明98人,致残170人,共计654人。

1961年8月21日,在没有任何解救办法的情况下,中共淅川县委抱着对丹江口库区青海支边移民的无限关切与深切同情,以中共淅川县委正式文件将详细情况上报南阳地区,河南省并转报中南局、党中央。经批准,将此批青年转往条件较好的。在西宁火车站转迁时,由于2000多人坚持回家,经周总理亲批,允许青海支边青年返回淅川。除循化兵团、贵南少数人员转入黄南林场和贵德军马场外,活着返回淅川的青海支边青年及家属共有15709人,其中,支边青年4876人。淅川县委政府经过层层申请,对回乡支边青年的生产生活进行了适当的安置补偿。

豪情上昆仑,瑞雪映丹心。虽然在国家层面上青海支边群众没有正式的移民身份,但是,当年,南阳地区和淅川县确确实实是把他们作为丹江库区移民派去支边的。淅川丹江口青海支边移民的奉献和牺牲,将永远镌刻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移民丰碑上,永垂不朽。(本文除图标外,其他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