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母亲失眠担心, 操心祖父之病,时时想念堂上老人

曾国藩常年在外,十分想念家中的亲人,不仅关心父母的身体,对叔父母、祖父也十分关心,经常写信嘘寒问暖。

在多封家书中,他都流露出思乡心切。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回家,所以深感不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

01为母亲失眠担心

曾国藩在《为母亲失眠担心》中谈到:九弟来信说母亲经常睡不好,曾国藩十分着急,但又回不了家,于是写信告诉弟弟治疗失眠的偏方。

他说自己妻子也经常犯这种毛病,用熟地、当归蒸母鸡吃,很有效验。所以他嘱咐九弟也可以经常煮给母亲吃。

乡里鸡肉猪肉最养人,如果经常和黄芪、当归等蒸着吃,稍微有点药性,又没有药味,堂上五位老人吃了,很有益处。希望弟弟们能够留心办理。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曾国藩对母亲的孝顺溢于言表。

曾国藩的母亲江氏,出生于寒微之家,入曾家后勤劳简朴,贤良淑德。她在与曾国藩父亲曾麟书结婚的四十多年里,先后生有九个子女。除两个女儿夭折外,全家十口人都由她亲自操劳。

江氏娘家上有父母,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这使得她在出嫁前就养成了勤劳俭朴的习惯。她不仅将这种思想作风带到了曾家,给予了曾国藩兄弟极大的影响,还时常带着年幼的儿子们到娘家走动。

作为长子,曾国藩从舅舅们身上也学到了奋发向上、吃苦耐劳的品德。因此,曾国藩兄弟与外祖父家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曾国藩家书中也多次提到外祖父家的情况,不难看出,他对舅舅们的关心和亲情。

02 操心祖父之病

在多封家书中,曾国藩都十分挂念祖父。在《操心祖父之病》中,曾国藩就谈到了祖父的病。

祖父大人的病不知近日怎样了?两次信差到京均无来信,我心里很焦急。

现寄回辽东人参五枝,重一两五钱。在京城每两价格是二十四两银子,到南方则更贵了。大约高丽参应用三钱的,用辽东参则减为一钱,如用得太少,也不能见效。

祖父年老气衰,服了想必有效。儿前些日子写信给江岷樵买全虎骨,不知已办到没有?

听医生讲,老年偏瘫病,病右侧身子的,以虎骨的右半边熬胶医疗,病左侧身子的,以虎骨左半边熬胶医疗,有奇效。

这个方子虽然好,但不知祖父大人体质气色是否相适宜?应与刘三爷商议。像辽东参这样醇正温和,绝无问题。

在《时时想念堂上老人》中,曾国藩又一次提到了祖父的病。

祖父大人的病吃药总不见好转,我仔细想过了,或许是有火,不适宜吃热药。祖父身体一向很强健,丁酉年春因为吃了补药,竟然得了一场大病,后来泽六爷用凉药治好了他的病。

这一次每天能吃三中碗饭,说明身体并不很衰弱,或许医生并没察觉到,只看见小便次数太多,就以为是身体虚弱造成的。于是一直用热药治疗,这样也可能会误事。

他声称自己不懂医学上的道理,而且相距这么远,很难猜测到病情。只是想起丁酉年的事情,又听陶云汀先生被补药耽误病情的事,所以写信告诉家里,希望家里人与有名望的医生仔细商量。尽快治好祖父的病。

这虽是一件小事,但也能看出曾国藩对祖父的关心。祖父对他一生影响最大,所以曾国藩对祖父十分崇敬和爱戴,时刻不忘祖父的教导和训诫。

03 时时想念堂上老人

1838年,曾国藩从家乡到京城参加会试,以第三十八名中试。殿试取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一等第三名,后又由道光帝亲拔为第二名,改庶吉士,入翰林院继续深造。1840年2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第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秩从七品。

寒窗苦读数十载,曾国藩终于顺利地攀登上了仕途顶层。

在《梦寐中时时想念堂上老人》中,曾国藩透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此时的他已经离家做京官七年,这是他第一次在心中提出想回家的想法。在信中,曾国藩还提到了祖母和祖父。

去年接到祖母去世的消息,就时时想着抽时间回一次家乡。但是路途遥远,回家有三个为难的地方:一是路费短缺;二是带家眷一起回的话,缺路费不说还没有住的地方;三是担心开缺后难以很快补缺。正因为有这三个难处,所以直到现在还犹豫不决。

而在睡梦之中,他又时常想念家中老人,希望各位兄弟把他的意思详细告诉祖父和父母。

如果老人还希望他回家,那弟弟就写信告诉他,他就把家中大小全都留在京城,马上动身回家。如果家中老人没有希望他回家探亲的意思,那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对祖辈的思念,以及身不由己的无奈。曾国藩由于担任闲职,收入比同品级其他官员的收入低得多。这也是他虽想念家中父母亲人,却因路费紧张无法回家的原因。

虽然不能回家,但他的心却始终和家人在一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