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需要补锌吗?
“补锌”已成为继“补钙”之后,家长关注的又一热点话题,甚至有超过“补钙”之趋势。儿童经常“被补锌”就不用说了,连怀孕的妈妈、忙碌的白领、耄耋老人、应试的学生等都加入到“补锌”的行列中。于是,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补锌”药品和保健品也开始不断翻新,免费检查、买一送一、赠药抽奖等忽悠方式更是名目繁多。
其实“真正缺锌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不需要额外补充。”儿童过量“补锌”不但起不到促进孩子生长的作用,反而会引起中毒,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尽管缺“锌”能导致婴幼儿厌食、生长缓慢,成年人身体抵抗力下降、皮肤伤口愈合慢等问题,但锌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每天的需求量并不大。0-6个月的婴儿每天只需要1.5毫克锌,7-12个月的婴儿为8毫克,之后随年龄增长,对锌的需求量缓慢递增,到14-18岁时增至最高量19毫克。一旦过了18岁,人体对锌的需求量就会下降,每天只需要摄入11.5毫克就够了。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供给,但自然界并不缺乏“锌”,“锌”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乳制品和动物性食物都富含“锌”,且动物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能够促进“锌”的吸收,而且吸收率达50%。只要孩子不偏食、不挑食,没有长期腹泻等原因,就不需要“补锌”。 只要正常饮食,就不会出现缺“锌”问题。只有长期严重偏食、素食、营养不良的人才有可能缺锌。如果孩子真正“补锌”,一定要查清原因,综合治疗,很多症状并不是单独“补锌”就可以改善的。
对于不缺“锌”的人来说,额外补充有可能造成体内“锌”过量,从而引发代谢紊乱,甚至对大脑造成损害。服用“锌”过量会导致人出现呕吐、头痛、腹泻、抽搐等症状,并可能损伤大脑神经元,导致记忆力下降。此外,体内锌含量过高,可能会抑制机体对铁和铜的吸收,并引起缺铁性贫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锌很难被排出体外。
需要提醒的是社会上一些关于儿童头发黄、有多动症倾向;成年人老睡不好、记不住事就是缺“锌”的说法,其实都很片面。缺“锌”不严重时,药补不如食补。最好的方法是多吃动物肝脏、瘦肉、蛋黄和鱼类等富含“锌”的食物。如果要服用补“锌”产品,则要注意两方面:一是不能与牛奶同服;二是不能空腹服用,应该在饭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