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不是中医的优势——它没有给中医带来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中医肖相如,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南京的老中医干祖望先生在《漫谈辨证论(施)治这个词目》一文中说道:“我们这批老中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
那么,建国之前没有“辨证论治”的中医,是怎么样的?
现在,“辨证论治”一统天下的中医,又怎么样的呢?
01
建国之前的中医,汉代有张仲景、晋代有王叔和、唐代有孙思邈、王焘、宋代有钱乙、金元有四大家、明清则有张景岳及众多的温病学家、民国时期也名医辈出。
虽然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医遇到了问题,但不是中医自身水平有问题,而是有人因为西学东渐之后,存心要取缔中医。
现在中医的问题是自身的水平问题,是疗效很差的问题,差到了需要振兴、需要抢救的地步。
为什么会这样?
虽然,的确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简化汉字的推行让大家都不认得繁体字,读不懂经典,又或者是,中医学院教育并没有以中医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等等。
但同时,中医整体水平的下滑和“辨证论治”对中医的统治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辨证论治”的主宰,中医已经失去了医学的最终目标,目标不对,便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过错。
02
医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治好病!
比如,西医对每个病都有特效药,中医对每个证都有特效方,能药到病除,医学才能真正达到征服疾病的目标。
如果对所有的证,中医都以“辨证论治”来应付,则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目标。
“辨证论治”强调中医和西医的治疗对象单位的区别,就是西医以病为治疗对象单位,中医以证为治疗对象单位,这是毫无问题的。
如果,在这个前提下,强调对证进行具体的研究,特别是对一个一个具体的证进行研究,确定每一个证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研究针对证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使每一个证和对证有肯定疗效的治疗方法能够确定下来,使每个医生有章可循,而不会对证的概念产生混乱和模棱两可的感觉,这样,中医才能稳定地传承和发展。
现在的“辨证论治”成了一个万能而空洞的原则,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觉得中医特简单,就是是什么证就该怎么治疗。
更可怕的是,现在的中医认为,对一个一个具体的证进行研究是不可能的,是可笑的,是愚蠢的,有了“辨证论治”,就所有的病都能治疗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结果对每一个具体的证,都没有真正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甚至连先人们积累的一些有肯定疗效的方证都不知道了。
这个时候,对一个相同的证,每个医生就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想法来“辨证论治”,但是现在的中医(就是有中医资格证书的人),绝大多数并没有学会中医(标准很简单,就是学过四大经典没有?),只知道“辨证论治”,就是见到病人随我“辨”。
然后各来一套,有的用阴阳,有的用五行,有的用运气,有的用八卦,有的用佛,有的用道,有的用儒,五花八门,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不行,就属自己厉害。
总之一句话,中医很复杂,你们都没有学会,不按照我的这一套就不是中医,可是,想学我的这一套呢,你们的水平还不够。比如学《易经》的就说,不懂八卦就不是中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同一个病人,十个中医能开出十个方来,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说得极端一些,现在的所谓“辨证论治”,在很多人那里就是毫无根据、毫无规范的乱猜瞎碰。
03
“辨证论治”只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并不是肯定的疗效。就是说什么病都可以进行“辨证论治”,但是疗效怎么样并不肯定,即有的可能有效,有的可能无效。
追求“辨证论治”,医学最终能得到的也只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医学能达到的境界永远都只能是:什么病都能治,有多少疗效却不可能知道。
就像现在,在中医界自己这儿或是在大众心里,中医都是“让人不明不白的生”,并且,这似乎成了中医的一个优点了。
但是大家想想,这不是一件很诡异和荒谬的事情吗?“不明不白”,什么时候成了一个优点了?中医真的是“不明不白”就能够让病人活着的医学吗?又或者,西医明明白白了,都救不了的病人,如果中医是“不明不白”的,怎么可能让病人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