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观点|拿什么融合长三角城市群?江南文化
共建江南文化品牌迎来战略机遇期
从长三角城市群的历史演化来看,长三角一体化始于1982年,先后有过“沪苏浙9市”(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沪苏浙皖赣四省一市”、“沪苏浙16市”、“沪苏浙25市”、“沪苏浙皖26市”、“沪苏浙皖全境”等版本,在空间上多次发生变化,并使用过“长三角经济圈”“上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三角城市群”等名称。走到今天,殊为不易。
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主要形成了两种发展模式:一是以经济、交通、人口为中心的“经济型城市群”,二是以文化、生态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文化型城市群”。前者本质上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传统模式,后者则代表着城市群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形态。目前,长三角在生态保护、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推进较快,但在传承保护江南文化、构建当代长三角文化认同、共同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等方面,亟需科学谋划,加快战略布局。把文化、生态和生活质量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以江南文化为战略资源构建长三角文化价值认同机制,引领长三角城市群转变发展方式,是新时代赋予江南文化的重大战略使命。
江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上看,历史上的江南地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功能区基本吻合。在人文上看,包含吴文化、越文化、徽州文化、海派文化的当代江南文化构成了长三角文脉的主体形态。长期以来,由于长三角空间边界划分的原因,作为江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徽州文化,一直徘徊在门外。在《纲要》确定的新时代版图中,安徽全境纳入长三角,彻底理顺了徽州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归属和序位关系,使江南文化在内涵和框架上首次呈现出完整形态。江南文化覆盖到长三角主要文化功能区,有利于用好用足全部核心资源,调动发挥各方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合力打造江南文化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和新局面。此外,近年来长三角在环保、交通、物流、产业、科技、人才、公共服务等方面迈出的坚实改革步伐,也为联手推进江南文化传承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共有精神家园创造了良好条件和氛围。长三角城市群共建江南文化品牌正处在最有利的战略机遇期。
提炼江南文化“经世致用”精神
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城市群的要义是构建合理层级体系和高效分工协作机制。由于客观存在的利益和矛盾,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从来不可避免。从文化和价值的角度看,以“二元对立”为基本特征的西方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是造成城市群内部无序竞争和激烈矛盾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此而言,以天性友善、处世温和、考虑周全、做事精细为基本特色的江南文化,不仅在历史上成功处理过极其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也完全可成为治理城市群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城市是人的城市,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和态度,直接决定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质量和境界。对江南文化特有的“经世致用”价值进行研究提炼总结,形成一批具有现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并通过多种教育渠道、学习平台和传播方式对干部群众进行“江南文化教育培训”,不仅可实现以江南文化取代西方现代文化,也可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内部合作协调创造良好的主体条件。
江南文化是诗性文化,代表了我国区域文化最高的审美和艺术水准,是最符合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本土思想文化谱系。以品质精美的江南诗性文化为战略资源,建设新时代长三角高品质城市文明,对内有助于提高市民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对外则可利用江南文化在全球文化体系中的良好口碑和艺术魅力,全面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当今世界的文化影响力和文明竞争力。
建设江南文化全球传播展示中心
江南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富有人文魅力、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标识和共有的精神家园。要积极发挥上海作为首位城市的平台服务功能,建设长三角江南文化全球传播展示中心。
在历史上看,江南文化经历过从古代以苏州为中心到近现代以上海为中心的发展历程。在现代时期,融合西方理性文化、中原实用理性、江南诗性文化而形成的海派文化,不仅成功实现了江南文化的近代转型和创新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迈向现代的总体进程。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上海为首位城市的长三角城市群被赋予了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上海不仅要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等方面继续开拓进取,在区域文化复兴中同样要发挥主导作用。以促进江南文化高水平开放发展为目标,构建长三角江南文化全球传播和展示中心,自觉体现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担当,持续推进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融合发展,把江南文化打造成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独特亮丽名片,为中国其他区域文化走出去提供示范,是上海扩大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时代文化建设应有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沪苏浙皖就保护传承江南文化形成高度共识,共建江南文化家园意识不断增强,并采取了各种方式、联合开展多种活动加以推进。未来要持续开展江南文化理论研究,深刻认识江南文化的本质和作用,以江南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引领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