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瓷-IV 窑变釉
国家博物馆藏清代瓷器第四期。
上期请你欣赏了单色青釉,这期看点不一样的,我们欣赏窑变釉。
窑变釉是窑变的结果,曾经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技术缺陷,到了清代,规律已被充分掌握,变不可控为部分可控,从而为我们呈现了这种变化多端的灵动之美。
今天请你欣赏的三件瓷器都是雍正朝的官窑产品。雍正一朝虽然只有13年,但它的制瓷成
就却达到了清代官窑的历史高峰。因为技术已经驾轻就熟,各种新颖的瓷器也不断被创烧出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换换口味。
清雍正
窑变釉绶带耳尊
国家博物馆藏
这是雍正朝从彷钓釉中演变出来的一种新创釉色,因此也可认为是雍正仿钧釉的一个品种。它以红为主,流淌交融着天蓝、月白、绿、褐等杂色,千变万状,犹如熊熊烈火的火光色谱,其中较红的称“火焰红”,偏蓝的称“火焰青”。
这件东西很大气,特别适合陈设在客厅里。造型是模仿青铜器,显得雄浑、厚重,看着心里有种踏实的感觉。
颜色是喜庆的红色,细看还有一缕缕蓝色夹杂其中,红蓝相间,把在窑内烧造时釉水流淌的情形固化了。所以不仅仅是红,还红的有动感。
清雍正
窑变釉绶带耳尊 (绶带耳)
国家博物馆藏
两个耳朵上堆塑了两条绶带,模仿当时青铜器耳朵上系上绶带的样子,显得生动,给一件端庄的大器物又增添了几分活泼。这样的器物非常耐看。
清雍正
窑变釉绶带耳尊 (口)
国家博物馆藏
雍正官窑窑变釉的特点是器物口沿部位往往有偏黄的芝麻酱色。
清雍正
窑变釉绶带耳尊 (俯视)
国家博物馆藏
清雍正
炉钧釉长颈瓶
国家博物馆藏
炉钓釉是雍正朝新创的低温釉。它是在低温炉内烧成的仿宜兴钧釉的品种,因此称“炉钓釉”。清人《南窑笔记》载:“炉均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说明了炉钓釉的特征。
它主要以流淌的蓝釉形成自然的山峰水波,在其间又出现密布的红色或青色小点,相映成趣。炉钧釉以雍正所制为最名贵。
清雍正
炉钧釉长颈瓶(梦幻花纹)
国家博物馆藏
区别雍正炉钓釉及乾隆以后的制品,主要看二点:
一是雍正时的红点,其色红泛紫,俗称“高粱红”,乾隆以后除少数例外,已多数为青色小点。此外,雍正器的蓝色釉成水波状,乾隆以后则成密集点状蓝釉。
欣赏炉钧釉时,这种釉水流淌的感觉最重要。雍正、乾隆的炉钧釉流动感都很好,可是越到晚清,流动越差。到了道光年间,已经烧不出流动感,只能用紫色釉彩人为画圈来表现变化了。
一个朝代气数将尽,从一件瓷器上就能折射。
清雍正
仿钧窑匜(yi)型尊
国家博物馆藏
这是件雍正朝模仿商周青铜器匜(yi)的官窑瓷器。匜是用来洗手盛水的器具。
宋钧窑大名鼎鼎,我们“喜博”之前有过介绍。
请点击链接欣赏:
文献记载,清雍正七年著名的景德镇督窑官唐英曾派吴尧圃至河南调查钓窑釉料的配制方法,恢复了仿钧的制作。
雍正仿钧主要仿北宋的钧红釉,即习称玫瑰紫的通体红釉;多见于小花尊、圆式洗、花盆、罐、各式瓶、碗、盘及鼓钉洗等器物上。
另外也仿以天蓝、月白为主,兼有涂以红斑的器物。
清雍正
仿钧窑匜(yi)型尊(口)
国家博物馆藏
雍正仿钧虽然能仿得十分像宋钧瓷,但其所具有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总的说,雍正所仿钧红或天蓝、月白色釉,其釉面都较宋钧滑润。
你细看这雍正仿钧红釉色较淡而釉层较薄。
此处请横屏欣赏
清雍正
仿钧窑匜(yi)型尊(肩颈)
国家博物馆藏
有的红釉偶而出现绿色小苔点。
此处请横屏欣赏
清雍正
仿钧窑匜(yi)型尊(足)
国家博物馆藏
其器底大多涂有一层黑色釉汁,但胎土却为白色。
今天就欣赏到这。
祝周末愉快!
***
国家博物馆藏瓷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