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中国第一石,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已是国宝
人类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的文字。
只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民族,很难记录下先祖的文明进程,他们只能凭借一代又一代长辈的记忆,讲给后人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历史成了故事,故事成了历史,真实性便无法考究。文字作为一种跨越空间、时间的沟通工具,不单单记录着一段段有血有肉的历史,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有了文字,就必然需要承载文字的载体。最开始没有纸张,古人将文字刻在骨制品、石头、岩壁、泥版等坚硬之物上。在秦朝时期,中国的古人们在花岗岩上刻下了十首关于游猎的诗,200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诗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而承载它们的原本平淡无奇的花岗岩,成了康有为先生倍加推崇的“中国第一古物”——秦石鼓。
秦石鼓插画
·1·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秦石鼓共有十块,每块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外形颇像鼓,因此得名“石鼓”。唐人也根据秦石鼓的出土地点,将它们命名为“陈仓石碣”或“岐阳石鼓”。秦石鼓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因其重要地位,被存放于石鼓馆中独立展示。
每块石鼓的表面,都刻有一首歌颂征旅渔猎的四言诗,故而“石鼓文”又被称为“猎碣文”。后人根据秦石鼓上的文字,将十块石鼓分别命名为: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殹、田车、銮车、霝雨。
秦石鼓虽造于秦,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浮现于历史中,直至唐朝,十块石鼓才在天兴三畴原(今陕西省宝鸡市)被发现,此时距离秦石鼓被造出已有近千年。历经风雨的秦石鼓,部分文字已难以辨认。
最开始,唐人并不十分爱惜石鼓,有人甚至认为它们不过是一些长满苔藓的破石头。究其原因,在尊崇儒学的时代,孔子在编订《诗经》时并未收纳石鼓文,故而保护秦石鼓的呼吁引起了朝中“陋儒”们的抵触。韩愈曾力谏当局保护秦石鼓而不被采纳,他感慨宝物蒙尘,因而写下长诗《石鼓歌》。
是什么让韩愈如此重视秦石鼓?难道是诗文?可秦石鼓上的诗文描述的不过是秦国君王与大臣们出猎的场面,并非记录着特别之事,又因何而珍贵呢?答案是:书法。
“作原”石鼓的拓片
·2·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石鼓文书法朴茂浑古,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书法大家前去临摹作拓。历朝历代,研究石鼓文的人比比皆是,元代潘迪撰《石鼓文音训》,明代李中馥著《石鼓文考》,清代顾炎武书《金石文字记》……足可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石鼓文每字方寸有余,字体齐整统一。它用笔精妙,笔笔中锋。仔细打量,字里行间一个温润谦谦君子形象呼之欲出。康有为先生评价石鼓上的文字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就好像嵌有金花的首饰落在地上,就好像灵芝盖上的云纹,丝毫没有刻意的修整,自然有着奇特的韵味。
那么,石鼓文属于哪类书体呢?它不同于金文,金文是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不同于小篆,小篆大多刻在石碑上。在书法史上,石鼓文是金文向小篆过渡间的字体。它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既承接了金文浑厚雄穆之风,又有着小篆的端稳匀称。加之它刻在石头上,隐约中透露着先秦庄严的韵味,所以康有为先生称之“为篆之宗”,后世学篆者都以之为正宗,无不临习。
“汧殹”石鼓
·3·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因为秦石鼓的珍贵,迎接它的注定是颠沛流离的命运。
秦石鼓被发现一百余年之后,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唐肃宗命官员将秦石鼓进行迁移,官员在仓促间将其移至荒野,掩埋起来,直到动乱平息才重新寻回。韩愈上书请求朝廷将其移入京师太学妥善保管,但未能如愿,后愤作《石鼓歌》。几年后,曝于荒野的石鼓才被移到凤翔文庙,此时,十块石鼓中的“作原”石鼓已不知所踪。
几十年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登上舞台,秦石鼓也因为战乱失踪。宋朝建立后,宋仁宗下旨寻找秦石鼓,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时任凤翔知府,寻得九块石鼓,但“作原”石鼓依旧不知所踪。当时的金石学家多方搜访,最终寻得时,“作原”石鼓已流落至一位屠夫的手中,被削成舂粮石臼和磨刀石,石鼓上的文字也被破坏殆尽。宋徽宗即位后,下旨将秦石鼓移入都城,又在石鼓文上填注黄金以示尊贵,同时也减缓了它们的自然风化。
“作原”石鼓
但是秦石鼓的旅程并未结束。靖康之变后,许多珍贵的文物被金兵掠走,其中就包括十块石鼓。由于金兵不知秦石鼓的价值,运输过程中,秦石鼓磕碰严重。因为石鼓笨重,金兵掳运秦石鼓至燕京(今北京市)后,便剔去黄金将之抛入京郊的荒野,秦石鼓再次失踪。
而后,“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虞集在淤泥草地发现了秦石鼓。此时,石鼓文已经有接近一半不可辨认。人们将其陈列于北京国子监并置铁栏保护,秦石鼓也平安地度过了元明清三朝。
到了民国时期,秦石鼓再次辗转四方。当时,为避免战争对文物的破坏,秦石鼓随着故宫文物南迁至上海,随后转至南京,被安置在南京朝天宫。紧接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岌岌可危,秦石鼓又往西迁,途中遭遇土匪抢劫、日军空袭、交通事故等,每次都陷入近乎毁灭的境地,却最终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之后,秦石鼓险些被带往中国台湾,多亏石鼓颇重,飞机严重超载,秦石鼓得以留在大陆。1950年以后,秦石鼓被转移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安然存放至今。
秦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从鼎盛到衰退,由衰退再到鼎盛。
民族之所以不绝,是因为文化绵长;文化之所以不绝,是因为文字从未磨灭。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记录着我们民族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当我们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欣赏秦石鼓之上笔锋奇劲如“金绳铁索”的文字时,我们似乎能够理解那使我们民族凝聚不散,使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从未间断的力量。
秦石鼓
创作团队
编辑 | 张芮
审核 | 王涛
文字 | 林简明
插画 | 果不知
校对 | 刘思滟、李文婕
文 | 首刊于《今日中学生》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