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色诊断辨证

导读:“望而知之谓之神”,而望色中,我们多用于舌诊,那么唇诊,你了解多少呢?本篇介绍了唇诊中通过唇色的相应诊断,相信读过本文的你,定会有新的启发。

01
胭脂红色的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胭脂之红,其色鲜艳甚于常人,此色多因脏腑久受湿热,蕴郁不解,化生蛔虫。
辨证:凡见此唇色,验其大便,必有蛔卵。如兼紫色,略欠鲜明者,乃寒热交杂之蛔症。临证稍加留意,则一目了然。
治则:如系湿热化生之蛔症,化虫丸随症加减,如寒热交杂之蛔,师“乌梅丸”法,按症化裁治之。
验案:
谢xx,男,患慢性肝炎活动期,转氨酶400单位。右肋痛、恶心厌食,行动困难,经中西医治数月未效。
余见其唇色鲜艳如胭脂,断为湿热化生之蛔症。验大便果有蛔卵两个加号,即用“化虫丸”加榧子肉、雷丸,服后症减,即以此方出入加减,连服二十余剂,诸症自觉消失。
肝炎经超声波检查,完全正常,至今未复发过。愈后唇色亦转化为正常的淡褚色。
02
下唇深红
形态和病因病机:下唇深红,但红而晦黯无华,多属脾虚运化不强,症见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象。
辨证:色虽深红而不明匀,唇上神气不充,晦而不润。
治则:温补脾肾,增强运化,六君子汤加益智仁、砂仁、淫羊藿。
验案:
周xx,女,55岁,患吐泻腹痛。医见唇色深红,用寒凉兼调气药,服后病剧。余见唇色虽深红而不鲜明,唇之四白略黯,此脾虚健运弱,升降失职以致吐泻。
用六君子汤运脾行湿,加益智仁、淫羊藿,温肾止泻,砂仁纳肠胃之气以止吐,一服即效,唇色恢复如常人,三剂诸恙消失。
03
唇色红如血染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红如血染,两唇闭口合缝处,隐现烟熏之色,此三焦热炽之象。如唇外侧红如血染,内侧反现淡白无华,此为脾寒胃冷之象。
辨证:唇侧现烟熏色,热邪入营,症多见喉疼齿痛、心烦、便秘、溲赤,此三焦之热闭郁不得疏解之故。唇外侧虽红如血染,而内侧唇肌反淡白,乃脾土虚寒,故外唇反红如血染。
症见清唾满口,兼有腹满胃胀、四肢疲乏,便溏等象,且环唇白肉多现青黄之色。
治则:治三焦郁热,用辛苦寒凉,佐以清营解毒。治脾寒,温中扶阳药中少加一味苦寒,以从治之,其效尤捷。
验案1:
熊某,男,24岁。患后脑剧痛。体温39.8℃,神昏。某医院疑为“乙脑”,欲抽脊髓,家属不愿,请余往视。见唇红如血染,唇内侧如烟熏,略现焦色,脉洪数,面赤。
此“温病”邪入营分,兼夹湿郁不解,拟用清营除秽之剂:大青叶20克,藿香10克,山栀仁12克,莲子心5克,紫草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胡黄连4克,银花15克。
“紫雪丹”4瓶,每早晚各服1瓶。服药二付症减,唇色血红尚未全退。原方加羚羊角0.6克,捣末,分三次冲服。一剂唇上血红退,三剂病愈。
验案2:
苏xx,男,36岁。患胃溃疡,胃剧痛。外唇红如血染,唇内侧淡白,唾液满口,余用丁、砂、黄、桂、蔻等药温中无效,痛反剧,改用甘草干姜汤,痛少缓。
悔前药耗气,服第二方,血唇稍转淡,内唇之淡白亦渐转化,后用甘温益气,略加一味苦寒以从治:党参30克,黄芪30克,大枣20克,柏子仁18克,当归12克,炙草4克,炮姜15克,炒白术15克,枸杞25克,黄连3克。
服后痛大减,唇色转正常。原方加减,连服十余剂,症状消失。
04
干红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干红,出现此种现象,多因血热之故。
辨证:唇皮干红不润,唇深红无泽,白肉处隐现紫赤,此为液燥血热的表现。其症有热气上冲,眩晕,烦躁,或兼失血征象。
治则:甘寒凉血清降。
验案:
王xx,女,47岁。热气从胸腹起,直往上冲,即感全身发热,头目眩晕欲倒,心里难受,治多年不愈。
余视其唇色,干红不润,用甘寒凉血清降之剂:旱莲草25克,白茅根30克,地榆15克,牛膝12克,侧柏叶20克,白薇12克,降香12克,小蓟15克,陈藕节30克,槐花12克。
连服十余剂,上症全消失,干红之唇色亦恢复正常。
05
上下唇异色
形态和病因病机:上唇深红,下唇淡白。上唇属胃,上唇白肉和人中属肾,上唇左右两角属胃和大肠。因胃中伏热不解,故上唇深红。
下唇属脾,下唇白肉凹处(生髭处,髭即嘴上边的胡子)属脾和肝胆。下唇两角,属膀胱与小肠,下唇淡白,系脾寒血不充于下唇之象。
辨证:上唇红而鲜明,下唇淡白微青,症多现能食易泻,面赤四肢倦等,此为胃热脾寒之象。下唇深红,上唇淡白,乃胃冷脾热之兆,症见欲呕、不思食、头昏闷、胸痞。
治胃热脾寒,当温脾清胃;治脾热胃冷,当凉脾暖胃。
验案1:
曾见谢铨镕老师,治一15岁男孩,上唇深红,下唇淡白,神倦,咽齿均痛,腹泻。谢曰:“此胃热脾寒”,用葱豉汤加石膏,清发胃热,用上桂、肉豆蔻、益智仁、薏苡仁,温脾止泻。三剂痊愈,上下唇色均转正常。
验案2:
高静宇老师,曾治一18岁女子,上唇淡白,下唇深红。正值经期,胃中冷痛,饮食难进,发寒颤,腹部腾热如火,心烦。服药十余剂无效,已连更四医。
高老断为“胃中有风冷之气,脾中有郁热淤积。”方用:白胡椒3克,良姜6克以温胃;白芷10克,防风12克,苏叶12克以散风冷之邪;黄柏10克,知母10克,木香8克以解热,丹皮10克,莪术10克以逐淤滞;黄芪25克,甘草3克以协中。
药下,诸恙立减,数剂病愈。
06
灰黑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略灰黑,唇质微胖。此种唇象多属痰饮为患。
辨证:唇皮略现光亮,症见眩晕咳逆,大便结,小溲黄,有时略感恶心,此为中阳不足,痰饮内停之象。
治则:当用辛甘温化阳气,兼涤饮除痰。
验案:
曾听已故名老中医王镜缘讲述:一老人,年七十,眩晕发喘,不食,卧床不起,便秘溲热。医用二陈汤及清利之剂,转剧。
王老见唇色略灰黑,且唇胖,脉长,按之劲而鼓指,舌苔干黄,中有灰黑苔,为寒水浊痰,留聚中宫,中下之阳不能鼓运所致。用大剂苓桂术甘汤加老姜、附子、半夏,四剂喘晕止,灰黑之唇色亦消失。
原方加减,服十余剂痊愈。
07
微黑唇色兼紫红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微黑中兼见紫红。此种唇色,多内实之邪淤积在腑。
辨证:其色鲜明,症多见心烦口干思饮、腹坚满微痛、夜不得寐等象。
治则:攻其淤积,通其壅滞,使其邪从大便出,自愈。
验案:
邻人张xx,症状如前所述。余用桃仁承气汤加败酱草、黄连,连服三付无效。其岳父何翁,是山乡医生,把我方中的大黄,由10克加至15克,再加韭子12克,服后泻黑粪甚多,症及唇色均消失而愈。“天涯何处无芳草?”何翁自是高手!
08
乌黑唇色皮厚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现乌黑、皮厚、水肿。此淤热壅于上焦,肺气失其清肃,心阳失其宣化所致。
辨证:此种症象多见于老人,症多表现心悸气喘,下肢肿胀,行动困难。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壅,诸气均壅,当急平其壅。
治则:宜清邪行水,通淤肃肺,使肺气通畅,不致壅塞。
验案:
田翁,79岁,素有高血压史,并患冠心病,动脉硬化,每到冬季病发不能起床。心悸气喘,稍一移动则大喘汗淋,心悸更甚,神志不清,不能食,溲遗于床。
余见其唇色乌黑,唇肌肿大,此淤热壅郁上焦、肺失清化。急则治标,用自拟红败汤:败酱草30克,红藤30克,通草10克,茜草15克,紫草12克、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白茅根30克,豆卷30克。
服二剂病缓解。原方加减,连服廿余剂,唇色如常人,病大减。
09
唇色紫黑如猪肝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突变如猪肝色,此系淤血攻心之象。
辨证:产妇血晕以及剧烈的心绞痛多现此唇色,“脾统血”,血淤不营于唇,唇变乌紫如猪肝之色。
治则:法用攻淤活血。如血热,加凉血之味,血寒加温血之品;虚者,又当清中寓补,因人因症而施治。
验案:
已故成都名医陆景廷诊病,唇舌并察。他用攻淤药,必参以摄气。他说:“气足血亦流行,淤去而正不伤,如独攻淤而不固气,淤虽暂去,元气亦伤,反不能运血,淤则复生,多成难治之症。要知淤血是否去净,但看唇上之乌黑是否消失,以之斟酌用药……”
他常用的攻淤药如:白芷多与当归合用,用桂枝必佐生姜,在此四药中加莪术、血竭、苏木、桃仁、三七、䗪虫、甲珠、没药等药时,必加洋参15克,病重的加至30克,因之疗效显著,每起沉病。
兰姓妇,产后昏迷,唇色乌黑,肢冷,口流乌血水,诸医皆谓不治之症。陆老断为淤血攻心。用三七、莪术、白芷、当归、韭子、桂枝、生姜、甲珠,加西洋参、童便,水酒为引,服之即甦,原方加减而愈。
10
蓝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临床上蓝色唇象是极少见的,然偶有骤染时疫,外唇呈现浅蓝色,唇皮燥裂,此火毒炽甚之象。
辨证:谢铨镕老师讲:“唇现兰色,说明病已危重。肝胆急性疾患,唇上偶现浅兰色,卒中暑毒,唇偶呈浅兰。如唇肌枯萎无华,唇色发兰,是肝脏之真气将败,病多难救。”
治则:时疫火毒,黄连泻心汤加木香、青黛,助疏泻以散肝胆积火。卒中暑毒,紫雪丹调益元散服,以清透之。
验案:
谢老治一中年农民,壮热烦躁,腹满肋痛便秘,神志昏沉,唇色微蓝。断为阳经火毒炽甚。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木香、青黛,治之得救。
11
淡白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现淡白,其色晦而不明,多因气血虚寒,不能充营于唇所致。
辨证:淡白唇色,多见于失血过多者,或妇女带下崩漏,症象多现萎顿。唇淡白,乃气衰血少之故。
治则:偏于血寒气虚的,宜温补气血,偏于阴虚气弱的,宜育阴摄气。
验案:
妇科卓雨农老师,治一女教师,病带下,唇淡白,晦而不明,形萎顿,目眶乌黑,心悸胁胀。服凉药,食减眩晕,服补剂肋痛难忍,带下清稀。三载不愈。
卓老谓:“此气血两虚,兼夹湿邪肝郁”用归脾汤去远志,加柴胡、香附以舒肝郁,茵陈、苍术以除湿邪。服之效,加减二十余剂病愈。
12
黄色唇象
形态和病因病机:唇黄多见于下唇,尤以下唇凹肉中(即生髭处)呈现明显之青黄色。此多因饮食内伤,兼湿热郁于肝脾之故。
辨证:此病主因由脾虚,中运不强,易伤饮食;土弱木乘,湿热亦因之而生。此唇色多现精神倦,四肢困,头晕等象。
治则:消导药中兼固脾疏肝,使土实不为木邪所乘。
验案:
曾见高绍安老师治一18岁学生,四肢困,不思食,眩晕、腹胀、便秘、神倦。下唇凹肉中色青黄,服补中药病不减,晕甚;服清利药又吐泻。
高谓:“本属脾虚,兼夹湿热,又内伤饮食,土虚木贼,此内外虚实交杂之病,不能单一而治”。
方用:谷芽、麦芽、白术、苍术、茯苓、猪苓(均用土炒过)青皮、陈皮、酒炒黄连、防风、木香、炙柴胡、大枣、炒黄柏、砂仁、苏条参。未服十剂,唇下之黄色随症状一并消失。
13
结语
以上概述了在唇诊上观察唇质和唇色,据以了解病因病机,从而进行辨证,判别寒热虚实,按症施治所得的实践效果,证实唇诊在中医诊断上,是值得注意的一部分。
从辨证施治来说,必须把唇质和唇色结合起来看:唇质上显露的枯和荣,唇色上出现的明和晦,唇色的深浅兼象,唇肌的粗细明匀及糙涩,应全面观审,灵活分析,才能把握唇诊而扼其要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