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层面无大错的伐吴为何危机频现?刘备的事业真的足够坚固吗?

从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征张鲁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获得全胜,汉中已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大小战争,而曹操撤退前更是将汉中人口全数迁走。在没有充分休养生息之前,此地根本不可能作为北伐基地。汉中之战后刘备率主力撤回,只留魏延扼险驻守,多半是因为汉中残破,无法留屯大军。换言之,当时群臣劝谏刘备伐吴不如伐魏,恐怕更多只是一种托词,是用尚遥遥无期的北伐换取刘备放弃眼下追究东吴附逆、袭取荆州的越红线问题。执意要伐吴的刘备,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贯彻蜀汉立国理念。从诸葛亮后来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来看,至少在坚持维护汉室正统的政治理念层面,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实际对征吴并没有强烈反对,让他们悔不当初的仅是在具体操作时不幸遭遇了“倾危”。

不过,伐吴在政治上并无大错的事实,并不能掩盖刘备在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误。蜀汉集团在短短三年之内,不仅在地盘上大为缩水,更损失了大量的精兵强将,使得整个政权面临生存危机,并不是德薄德厚问题,而是与他在战略抉择、政治手腕方面不足密不可分。刘备死后,被誉为“楚之良才”的长水校尉廖立就对他的整体战略有过严厉的批评:“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彩绘三国演义·先主征吴赏六军》,近现代,金协中,国画

廖立提到的事件,都是刘备在最辉煌“翻飞梁益”阶段出现的重大危机:建安十九年(214)底,刚夺取益州的刘备就和孙权因为荆南三郡(长沙、桂阳、零陵)归属爆发了危机,双方剑拔弩张对峙近一旬,后因为曹操征汉中相互妥协,以湘水为界瓜分了荆州;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平定汉中,蜀中人心惶惶,张郃一度南下宕渠(今四川渠县),直接威胁荆州和益州的联系,刘备派张飞与之相持近两月才将其击退;而“后至汉中”等语,则就指建安二十三年(218)春至二十四年五月,刘备虽全取汉中,但却丢失荆州、上庸等战略要地。

如此多的危机鲜明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即便是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刻,他的事业也没有后人想象得那么巩固,依旧处于如履薄冰的状态。此时刘备的资源根本无法同时应对来自北、东压力。哪怕两家没有合谋,仅是轮流制造危机,都足以让季汉集团陷入疲于奔命的窘境。处于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不管刘备是否真心想消灭各处僭逆势力,达成匡扶汉室的政治初心,现实都不允许他多面出击,需要坚持《隆中对》中提到的联孙抗曹战略。也就是说,他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搁置自己维护汉室正统的意识形态,默许孙吴割据共存的现实。然而从事实来看,在“翻飞梁益”阶段,刘备心态有所膨胀失衡,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处理欠妥,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在大好局面之下遭到盟友背叛的败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