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夫|仁是什么?

仁是什么?

“仁”作为儒家重要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发轫于春秋时期。据清人考证,夏商以前无“仁”字,西周以后开始重视人,“仁”的观念应运而生。《左传》中就有多处关于“仁”的说明。《左传·僖公八年》有“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能以国让,仁莫大焉”,以谦让君位为最大的“仁”。《左传·襄公七年》:“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意为仁德是体恤民众、正己正人的结合。《左传·昭公十二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左传·僖公三年》:“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把约束自我、注重礼节作为“仁”的基本准则。春秋时代的孔子正是在继承前代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内涵丰富,但要而言之,则不出“爱人”(《论语·颜渊》)二字。从肯定的方面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作为一个执政者“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仁之方”( 《论语·雍也》)。从否定的方面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上者对待民众应该“如见大宾”、“如承大祭”(《论语·颜渊》)。无论是从正面说,还是从反面说,孔子的“爱人”实际上就是推己及人、“能近取譬”(《论语·雍也》)。这个“近”,一是指自身,就是以自己的感受、设身处地考虑他人;一是像爱自己最亲的人那样把爱扩展到其他人身上。所以,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按照血缘关系,人最爱的首先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兄弟,其次才是其他的人,这样,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仁”的基础。有了“孝悌”的基础,孔子继而提出了“能行五者于天下”的“为仁”之道,所谓:“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这样,孔子将“仁”这一对自己父母兄弟之爱最后扩展到天下国家之爱。所以,“仁”在孔子的学说中,不光是某一种特殊的德性,而且是一切德性的总和[9]。后来的孟子,正是在孔子“亲亲为大”(《礼记·中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先亲、次民、后物的“仁政”次序。就是说,“仁”在孔子、孟子那里,还是一种“等差之爱”。

但是,到了宋明理学,“仁”的含义已不完全是“等差之爱”。程颐曾说:“医家以不认痛痒谓之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譬最近。”(《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这里把“仁”提到了本体的高度。即“仁”不仅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一切规范的“所以然”或根据。程颐解释说:“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仁之用。”(《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在孔、孟,仁与爱是浑而为一的,仁即是爱,爱即是仁,不存在“体”和“用”的关系。到了二程,才开始有了区别。程颐反复强调,“仁”与“爱”之间存在着性情体用的区别,是绝不容混淆的。他指出:“恻隐固是爱也,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为仁,盖为前已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遗之仁。退之言博爱之谓仁,非也。仁者固博爱,然便以博爱为仁,则不可。”(《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又说:“恕者,入仁之门,而恕非仁也。”也就是说,在二程那里,“仁”已经不是一种情感上的“爱”,而是出于人的“本性”的终极之“爱”。这显然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与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思路上非常接近。

(0)

相关推荐

  • 古代格言警句欣赏

    古代格言警句欣赏

  • 刘立夫 | 朱熹对湖南有三大贡献,值得湖南人为他立一块碑

    朱熹对湖南有三大贡献,值得湖南人为他立一块碑 朱熹虽然是福建人,但他对湖南的贡献超乎你我的想象.他两次到湖南,第一次是37岁的时候来湖南讲学,第二次是63岁的时候来湖南做官.另外,他49岁在江西任职的 ...

  • 刘立夫|孔子的人生三乐

    孔子的人生三乐 究竟什么才算快乐?有人说,快乐是有房有车有存款,心理踏实不慌张:也有人说,快乐是四处游玩看山水,阅尽人间好风景:还有人说,快乐就是尝遍天下好美食,蝙蝠刺猬也要吃一吃.甚至还有人总结出生 ...

  • 刘立夫|柳下惠:坐怀不乱,孟子给他评为“和气的圣人”

    柳下惠:坐怀不乱,孟子给他评为"和气的圣人"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佳话一直被视为好男人的楷模.据说在他过世几百年后,连不讲武德的秦国也对他心存敬重,秦军攻打齐国,要经过鲁国,下令不得在 ...

  • 刘立夫 | 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与中国历史周期律

    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与中国历史周期律 中国"历史周期律"是黄炎培在延安时期第一次提出来的.中国历史上朝代不断更替,过多少年就会出现一次新的轮回,犹如魔咒, ...

  • 刘立夫|《信心铭》今译

    <信心铭>今译 <信心铭>采用的是每四字一句的诗歌体.偈语体,语言高度凝炼.加上本篇还沾有六朝骈体和玄学的风格,在不落形迹中贯通佛法的义理与用典,这就加大了文本思想的跳跃性. ...

  • 刘立夫 | 谭嗣同:中国二千年文化的堕落,荀子是罪魁祸首

    谭嗣同:中国二千年文化的堕落,荀子是罪魁祸首 谭嗣同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正值甲午战争失败,堂堂中华帝国竟败于蕞尔小邦日本之手,年仅三十的谭嗣同痛心疾首,写下洋洋五万字<仁学>一文,反思 ...

  • 刘立夫 |《天论》:荀子与阴阳家的较量

    <天论>:荀子与阴阳家的较量 阴阳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也许会颠覆现代人的三观.司马迁曾描写过邹衍出行的盛大场景: "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 ...

  • 刘立夫|荀子:后人很难超越的礼学大师

    荀子:后人很难超越的礼学大师 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其实更贴切的表达应该是"礼义之邦".礼仪就是礼数而已,世界上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没有礼数?东瀛国的礼数最繁琐 ...

  • 刘立夫|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与神秘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与神秘主义 这句话不知难倒了多少人.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一直没人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干脆将它归为"神秘主义". 孟子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