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帖”《唐人月仪帖》两个版本及注释,习草求其法度,可为一径

《唐人月仪帖》黄麻纸本墨迹,无款,传唐人书,又名《唐人二十月友朋相闻书》。
钤有“御府宝绘”“内殿珍玩”“群玉中秘”“明昌御览”“王氏禹卿”“石渠宝笈”“嘉庆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帖后有明解缙,清王文治等人跋。
曾经金明昌内府,宋内府以为清毕源,乾隆,嘉庆,宣统朝内府收藏,原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石渠宝笈·三编》有著录。
此帖为草书,释文为小楷,存草书五十三行,五百四十一字,小楷释文五十四行,五百四十四字。帖分十二月令制为尺牍,前人称为“月仪帖”。
此帖文不同于晋索靖《月仪帖》。今缺正月、二月和五月三首。其草书笔势圆劲,擒纵自如,深得晋人风韵,颇似孙过庭草书的风格。草书旁附有楷书释文,字虽小,但飞动变化,不可端倪,宋以后人难有企及者。
明解缙跋为唐人书,跋谓:是册“辞古笔精,洞达神妙,中间释字,亦且洒落”。
《唐人月仪帖》书势快捷流畅,用笔圆劲甜熟。小楷释文结体秀雅,用笔劲健。书势流美,皆极精工,应出一人之手。
清王文治跋此帖云:
“今观其笔势圆劲,深入晋贤之室,其殆孙虔礼一流人也欤。释文小字飞动变化,不可端倪,宋以后万不能为,与草书应出一人之手。”
今人习草,或谓取法《十七帖》、或谓临习《书谱》,虽是正途之言,但初习者很难上手。而此帖草书,动合规矩,用笔轻重、缓争、历历可睹。
不像《书谱》变化莫测,难见端倪,也不同《十七帖》,其为刻帖,难以揣度其笔意。初习草书,从此册入手,求其法度,可为一径。
有书家把此帖奉为“神帖”,主要有两种原因:
第一,此帖草书笔势流畅,用笔劲健圆熟甜美,小楷释文结体秀雅,皆极精工,是不可多得的上上之品;
第二,此帖作者,神龙见首不见尾,因为没有作者签名,而无法判断作者究竟何许人也,成为一个神秘的作品。
此帖落款极为简单,仅仅草书落款留下:吾前后书,唯此本佳也。
这区区九个字,透露出的信息告诉我们:作者的书写目的,仅仅是一种书法练习而已。此帖没有任何馈赠、交流、收藏、交际的功能,就是作者简单的书法作业而已。审视着这份书法作业,不免让人产生一探作者究竟的冲动。
从这个字帖笔法看,这是典型的魏晋笔法,是王羲之一派书法的延续。
中国明清两代的鉴赏家,把这个字帖的断代,定为是唐朝人的手笔。
另附: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唐人《月仪帖》高清拓本
释文如下:
唐無名書月儀
十二月朋友相聞書
正月孟春
聚會乖離 經今數載 音書斷絕 忽隔兩年 敬想履新 故當請適 聊陳一酌 而共敘二難 仰屈高賢 希垂下顧 殊人盡到 唯待明公 佇望光儀 愿無推託
二月仲春
獻歲將終 青陽應節 和風動物 麗景光輝 復以翠柳繇鱗 紅桃結綬 想弟憂逰勝地 縱賞嘉賓 酌桂(酉+酋)以申心 翫琴書而寫志 無念披敘 聚會何期 謹遣一行 希還數字
三月季春
芳信遠臨 還同面敘 披文解封 企望成勞 言散未期 詠情何極 方今啼鷪轉樹 戲鳥縈林 柳絮驚飄 花飛亂影 對斯節候 歎恨繁懷 謹附寸心 希垂尺素
四月孟夏
往昔分飛 本期蹔別 何因一阻 遂即經年 況夏時暄炎 光風漸扇 眷望之積 伊何可言 每歎行雲 恒思歸便 倦情不已 憶念增深 幸願
高明 伏垂下問
五月仲夏
分張未遠 離處已遙 久絕知聞 常懷歎滿 今斯盛夏 濕熱異常 不審比來如何 賞納想弟
池亭散志 琴酒自娛 寫望登樓 披書悅思 佇歸言諾 已此申懷 忩卒 豈敢多具
六月季夏
自從分袂 各處遊方 既阻關河 音書斷絕 近問往信 敬想為勞 言展未期 歎善無以 炎光極熱 毒氣傷人 足下此時如何安適 為奉言敘 竟想追尋 謹遣一行 希垂玉封
七月孟秋
離分一日 情甚三秋 執別蹔時 心同積歲 何期睽阻 言會具然 憂慮之勞 不能已以 況公景悅三秋 時歡七夕 不任遐想 望覩思人 謹遣數行 希還一字
八月中秋
適憶奉辭 經今數載 何期分袂 遂絕知聞 企望白雲 心歸故理 俯思素友 情想披尋 況高樹吟蟬彫堂去鷰 羈逰盛思 獨敘傷懷 寄此深心 希存來問
九月季秋
奉辭言展 遂隔數旬 時候徂秋 能無馳仰 青山帶地 敘念無期 況阻關河 弥增翹軫 不任遐佇 望覩思賢 謹付一行 代申面及
十月孟冬
翔鴈孤鳴 深動羈人之思 飛蓬獨轉 更傷旅客之悲 況阻關河 能無怨及 相見未晚 積恨為勞 信至如疏 希歸一札
十一月仲冬
秋首分飛 許即相見 為緣公務 遂闕恭參 恨憶勞心 寸陰如載 覩冰池之寫鏡 云似羈愁 屬寒雪之凝花 弥添旅思 奉面未日 略略修承
十二月季冬
春首分離 本期兩月 如何一別 便阻三冬 斷絕音書 無慰勤積 比加寒風飄雪 等柳絮之驚飛 不審高賢何當故理 深思言會 仰望成勞 馳奉數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