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催化神州“網購”邁向普及化【華人頭條】黄海振

21世紀初的“沙士”大大提高市民的防護意識,為了避免接觸到防不勝防的沙士病毒,催生了中國的“網購”和支付寶,開啟了購物新時代。而目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病毒,猶如恐怖分子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健康和心理產生前所未有的惡劣影響。為了減少病毒入侵肌體,專家建議大家少出門,以致瘟疫催化、促使“網購”邁向普及化而更上一層樓,向更快、更好、更高的目標挺進。

和傳統的銷售管道相比,“網購”省去傳統中間商的諸多“抽水”環節。生產商品的廠家直接和消費者聯繫,避免了產品到消費者手中前已經過“層層剝皮”,使交易的成本大大降低。這樣的交易既有利於生產商盼望的較高速度運作,也讓消費者用上價廉物美的產品。對中國青年來講,“網購’已經成為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生活環節之一。他們只要通過微信和支付寶,動動手指,通過滑鼠就可以足不出戶讓自己喜歡的商品被送到家門前。

中老年開始對“網購”是有“感冒”的,但隨著其方便、快捷、高效,使原來持有懷疑態度人士,慢慢想方設法對此類購物新潮進行“考察”和必要的瞭解,隨著電腦的普及和新聞傳播途徑的改變,讓愈來愈多上年紀的人成為網購“初哥”;說明中國大陸的網購邁向普及化的全新時代。

隨著商品的使用和他們的相關策略、售後工作的跟進,中老年經從最初的懷疑網購,很快轉變成網購“愛好者”。由於從不同管道傳出的商品資訊,內容應有盡有,從磁吸充電線、耗電一點點的小型LED燈,到無線鍵盤、滑鼠,再到聯想手提電腦等等,所有貨品均可稱價廉物美。對網購的由來再探索一番後,中老年不得不對從事、開拓這個行業的先驅們點贊。到今天,他們也成為網購公司的義務宣傳員。

由於生產商直接和消費者掛鉤,有利生產商對自家產品獲取最新、第一手資料,努力提高產品品質,及時修正並努力提高自家商品的競爭力,讓生產和消費間出現良性互動。消費者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貨品,廠商避免以往辛辛苦苦生產卻只能“拿小頭”的現象,讓推銷商“拿大頭”情況得到糾正。由於銷售量的增加,亦讓各方樂於合作成交,讓消費者開創了全新的購物習慣。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購交易金額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成為拉動內地消費和國家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和動力。瘟疫的危險性則大大催化市民採用網購形式完成各自的採購,以便減少和杜絕病毒對自己的入侵。網購讓社會消費、生產商生產出現前所未有的良性迴圈,加快了廠家對社會需求的準確判斷,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正能量;凸顯中國網購已經引出了全新乾坤。

在網上進行買賣,首先要講誠信,生意才可能做得長久。網上買賣的最大問題是互不認識,難免有買者擔心貨不對辦,賣者則擔心收款不暢,彼此間的信任成為最大問題。所以當1998年第一筆網上交易成功,內地開始進入購物網站的時代初期,生意並不那麼暢旺。但隨著支付寶的面世,不僅解決了買家的擔憂,也解決了賣者的顧慮。

支付寶實際上是一個平臺,網購的人將錢存放在支付寶的帳戶中,只有等到驗明貨品後,才由支付寶付錢,不用擔心商品不合格的問題。由於支付寶的每一個帳號都經過公司的有效驗證,從另一角度保障了賣家的利益,只要買家收到合格貨品,不用擔心收不到錢的顧慮。支付寶在網購交易中扮演了中間保證的重要角色,它使網上交易順利有序進行;為網購提供了“簡單、安全、快速”的支付解決方案。

到日前為止,支付寶已經有超過15億全球用戶,用戶數每年更加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現在,全球有180多家銀行與支付寶合作提供快速支付服務。客戶只要在銀行留下聯繫方式、銀行卡號、手機校驗碼等資訊,就可隨時隨地通過支付寶快速進行網購服務。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支付寶,中國乃至世界的網上交易不可能有今天這麼暢旺;也可以這樣說,支付寶是網購的支柱、靈魂和神經中樞。

內地網購快速發展,極個別假貨或許存在,讓沒有經歷過網購的人往往懷疑網購的安全性、所購商品的品質保證等諸多問題。而不懷好意的媒體渲染,特別是美國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所謂“投資者”,甚至無視網購越來越受到歡迎這一事實,而強詞奪理地稱中國人賣假貨;凸顯美國政客、所謂投資者和媒體的“酸葡萄”心理。

黃海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