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访谈:从微观史到微观全球史--哥伦比亚大学林郁沁教授访谈录
云里编者按
哥伦比亚大学林郁沁(Eugenia Lean)教授(照片由中评社郭至君摄)
从微观史到微观全球史
哥伦比亚大学林郁沁教授访谈录
访谈及撰稿:陈利(多伦多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系)
协助整理和校对:多伦多大学硕士生冯岚雅、
本科生沈至慧、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罗清清
翻译:多伦多大学硕士生仪泽方
校译:陈利
1
1
林郁沁老师第一本专著《施剑翘复仇案》英文封面
1
林老师2020年出版的第二本新英文专著《中国的本土工业主义》封面
1
陈蝶仙“无敌牌”化妆品系列产品(林郁沁老师提供图片)
陈蝶仙是一个非常风趣而聪明的人,他把“蝶”这一意象融入到自己的身份中:他的名字叫蝶仙,他写的是鸳鸯蝴蝶派小说,为他的化妆品品牌取名时也用到“蝶”字。总的来说,陈蝶仙也极善利用他的文人背景及个人能力在上海工业界寻求成功之道。在捣鼓文字的同时也捣鼓化妆品配方及灭火器之类的小物件。从这个多面人物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在从帝国走向共和之时,传统文人适应国家社会转型的一系列不同方式。
陈蝶仙的“无敌”牌化妆品系列的商标图案(林郁沁老师提供图片)
1
陈蝶仙的鸳鸯蝴蝶派小说《黄金祟》被Patrick Hanon翻译成英文(Money Demon)(林老师提供图片)
陈蝶仙做化妆品时也是如此。在翻译外国配方时,他并不是盲目地复制,而是会对它们进行修改。他之所以修改这些配方,或是因为在中国并不总能找到原方需要的原材料,或是因为材料的成本太高,他必须想方设法地从本地获取原料,然后“捣鼓”配方,以更低的成本来生产改良后的新产品。陈蝶仙的产品虽是洋货的仿制品,却因为能利用当地原料并进行巧妙包装而广开销路,甚至在市场上超越了外国品牌。本书如此理解“捣鼓”和改良,而非强调发明,是为了挑战那种认为中国人只会仿冒不会创新的传统看法。
回到您关于陈蝶仙的代表性的问题。陈蝶仙在清末民初这一过渡时期模糊了文学和工业之间的界限,并创造性地探索了新的机遇。然而,陈蝶仙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在这些探索上取得的成功和产量(不论是在文字上还是在商品上),这意味着他留下了足够的文字及实物让我这样的历史学家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这本书的结论章里,我谈到了当今中国有“山寨国”的称号。批评者认为“山寨”就是纯粹造假。我认为所谓“山寨”产品的制造,其焦点不在于是否造假,而更多是一个权力的问题。“山寨”的存在引出了一个问题,即谁可以自称独享对一种技术或知识的所有权?厂家生产山寨产品大多是为了绕过对某些工业点子和科学知识的独享产权。事实上,这种被指控为不诚信的生产方式在初入全球资本市场并处于劣势的国家中很常见,并不限于中国。通常,这些国家通过仿冒国外技术或品牌、对其加以改造,来保证制造的产品更便宜或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陈蝶仙就是这样生产他的化妆品的。这种在生产中因地制宜的做法具有战略性和智慧。为这种模仿制造的做法赋予历史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将之视作一种缺乏创新性的衍生行为—— 这是我想提出的一个中心论点。可以说,在所有人类创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改造和模仿的影子,但唯独中国被视为现代世界中最经典的仿造者。我接下来要写的第三本书会探讨这个问题,书名叫Making the Chinese Copycat (《制造中国仿冒者》),内容将围绕关于专利及商标的国际造假的争端展开,目的是探索21世纪中国被冠以“仿冒者”这一名号背后的政治因素。
林郁沁:在我读研期间,由于后结构理论带来的语言学转向,当时学术界的潮流是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然而,在过去20年里,唯物主义问题及对物质的研究又逐渐获得了关注,因而现在的学者对研究物质本身感兴趣,而非词语或概念。这个转向比较复杂,目的不是回归到简单的唯物主义本身,而是想利用“物质文化的社会生命史”(social biography of things)等方法,赋予物质现象以历史意义。这是对之前过度强调话语分析的一种纠正,说明我们应当重拾在物质实践(material practices)、具身实践(embodied practices)等方面的研究。
林郁沁:在我读研期间,由于后结构理论带来的语言学转向,当时学术界的潮流是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然而,在过去20年里,唯物主义问题及对物质的研究又逐渐获得了关注,因而现在的学者对研究物质本身感兴趣,而非词语或概念。这个转向比较复杂,目的不是回归到简单的唯物主义本身,而是想利用“物质文化的社会生命史”(social biography of things)等方法,赋予物质现象以历史意义。这是对之前过度强调话语分析的一种纠正,说明我们应当重拾在物质实践(material practices)、具身实践(embodied practices)等方面的研究。
陈蝶仙制造销售的无敌牌牙粉(林老师提供图片)
林郁沁:在我回答这个极好的问题之前,我想对您刚才问的模仿和改造这些问题做一点补充,谈谈本书的时事性。在书的结论章里,我讲到了当今中国举世闻名的“山寨国”这一称号。批评者们认为山寨就是存粹造假。我认为制造这种被称作“山寨”产品的做法,焦点不在于是否造假的问题,而更多是个权力的问题。山寨的存在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可以自称独享一种技术或者知识的所有权?厂家生产山寨产品大多是为了绕过某些工业点子和科学知识的独享产权。事实上,这种被指控为不诚信的生产方式并不限于中国,在那些初入全球资本市场时处于劣势的国家中都很常见。通常这些国家必须要采取不同类型的进口替代,仿冒国外技术或者品牌,通过改造它们来保证制造的产品更便宜或者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陈蝶仙就是这样生产他的化妆品的。例如他的牙粉生产成本更便宜而且包装上更符合当地品味,因此可以在售价上比占领中国市场多年的外国品牌更低。在二十一世纪的深圳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做法。有的人买不起古驰或者普拉达的包,而当地生产的包因为用更便宜的材料制成,所以能在当地市场做到销量更高,销路得更广。这种在生产中因地适宜的做法显示了战略性和智慧。如果能把这种模仿制造的做法赋予历史意义,而不是简单地看作一种缺乏创新性的衍伸行为,这是我想要提出的一个中心论点。可以说,我们在所有的人类创新中都可以看到改造和模仿的影子,但中国却被视为了现代世界中最经典的仿造者。我接下来要写的第三本书事实上就会探讨这个问题,那本书的书名叫 《制造中国仿冒者》(Making the Chinese Copycat),内容围绕关于专利以及商标的国际造假的争端展开,目的是为了探索二十世纪中国被视为仿冒者这一名号背后的政治因素。
林郁沁:在我回答这个极好的问题之前,我想对您刚才问的模仿和改造这些问题做一点补充,谈谈本书的时事性。在书的结论章里,我讲到了当今中国举世闻名的“山寨国”这一称号。批评者们认为山寨就是存粹造假。我认为制造这种被称作“山寨”产品的做法,焦点不在于是否造假的问题,而更多是个权力的问题。山寨的存在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可以自称独享一种技术或者知识的所有权?厂家生产山寨产品大多是为了绕过某些工业点子和科学知识的独享产权。事实上,这种被指控为不诚信的生产方式并不限于中国,在那些初入全球资本市场时处于劣势的国家中都很常见。通常这些国家必须要采取不同类型的进口替代,仿冒国外技术或者品牌,通过改造它们来保证制造的产品更便宜或者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陈蝶仙就是这样生产他的化妆品的。例如他的牙粉生产成本更便宜而且包装上更符合当地品味,因此可以在售价上比占领中国市场多年的外国品牌更低。在二十一世纪的深圳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做法。有的人买不起古驰或者普拉达的包,而当地生产的包因为用更便宜的材料制成,所以能在当地市场做到销量更高,销路得更广。这种在生产中因地适宜的做法显示了战略性和智慧。如果能把这种模仿制造的做法赋予历史意义,而不是简单地看作一种缺乏创新性的衍伸行为,这是我想要提出的一个中心论点。可以说,我们在所有的人类创新中都可以看到改造和模仿的影子,但中国却被视为了现代世界中最经典的仿造者。我接下来要写的第三本书事实上就会探讨这个问题,那本书的书名叫 《制造中国仿冒者》(Making the Chinese Copycat),内容围绕关于专利以及商标的国际造假的争端展开,目的是为了探索二十世纪中国被视为仿冒者这一名号背后的政治因素。
林郁沁:我其实非常受科学史界中知识社会学作品的启发。几个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包括知识是如何被生产的,知识的权威是怎样积累的,以及知识的社会学功能。这些问题从科学史研究中被提出,因为科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绝对性、以及权威性的知识形式。我认为科学史学者们已经从对现代科学认知论毫无保留的赞扬中走出,并且发展出了一个复杂的、对科学中一些普遍性断言发出质疑的史学领域。他们研究的是认识论形成背后的过程以及原理。因此理解知识如何成为权威、知识如何行使政治权力以及知识所有权在何种程度上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这些问题非常关键。
这类问题在我的作品中出于中心地位。我用“knowledge work (知识工作)”这个特定词语表达了陈蝶仙的这种以生产化学和工业知识为目的的物质行为。这包含他在上海时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做的翻译、编辑、以及汇编这些物质实践(material practice),也包括通过与读者分享生产知识,对全球生产知识流通做出的努力。以他的翻译工作为例,他虽然不会讲任何外语,然而他的知识来源自世界各地。我们可以用历史记录他是如何接触到这些知识的,以及追溯知识传播的线路和途径,还有知识传播时的动态。例如陈蝶仙在杭州时和一个在日本使馆工作的日本人是朋友,而这个日本人从日本带来了一套化学书籍。他在得到这些材料后就开始翻译它们。在上海他成立了一个由五个人组成的翻译局,里面包括两个他的孩子和他两个同事。他们会翻译各种作品,包括福尔摩斯小说、法律合约、以及科学配方。五个人中只有他的同事一个人会读外文,而这个人会读出外文并且口头翻译,然后其他人会把他说的写下来。这个人讲的是白话,而他们又会把白话翻译成文言文,最后一步由陈蝶仙把控。他会把译文编辑整理而且修改错误,还会加上他自己的评论。翻译过程并不是一字一句地翻译,而且信息常常会被加以调整。如果特定原料没有,那么陈碟仙会调整配方。他会讲因为碳酸钙在中国难以获得,所以要把它替换成类似的原料,比如碳酸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加以干预。这并不是一种无形的行为,也不是一词一句的翻译,而实际上是一个复杂而且杂乱的物质行为。其中知识会演变、变化、而且依据当地条件被加以调整。
陈蝶仙(1879-1940)少有现存照片之一(拍摄时间不详)(林老师提供)
林郁沁:作为知识的生产者,陈蝶仙有很多令人着迷之处。他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那些书中常提的高阶层知识分子。像胡适那样的领导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看不起他这种商业作家。作为一个品牌作家,陈蝶仙靠贩卖他的言情小说获利,而他也因此受精英学者鄙视。他还给商业报刊编写“如何”专栏。他一个最出名的专栏叫《家庭常识》,刊登在当时上海最大的商业报刊《申报》的文学增刊《自由谈〉上。他也曾短期任职〈自由谈〉的编辑。这个专栏的内容是他所谓的“常识”,包括医学,人体解剖等方面的小知识,也有教人制造小工艺的信息。阅读他版块的大多是有文化的人,尽管他们未必是这些方面的专家。他们关注这个版块的原因有几点。有的可能是通过闲时翻阅这些专栏来定义他们的都市人地位和品味。有的可能是好奇的学生。有的想要创业的人阅读这些条目来发掘使用技巧。其中,我发现尤其有趣的一点就是这些专栏提供的常识里也包括品牌配方。在现在来看,这些属于个别品牌的配方在知识产权体系下是不应该被分享的,也不属于常识。它们应该属于一类私有工业财产。然而陈蝶仙执意要把它们作为常识包含在流行专栏里。他这样做实际上挑战了当时新兴的知识产权这一概念,而且宣传这些是来建造中国工业的常用而且关键的知识。
林郁沁:在我读研期间,由于后结构理论带来的语言学转向,当时学术界的潮流是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然而,在过去20年里,唯物主义问题及对物质的研究又逐渐获得了关注,因而现在的学者对研究物质本身感兴趣,而非词语或概念。这个转向比较复杂,目的不是回归到简单的唯物主义本身,而是想利用“物质文化的社会生命史”(social biography of things)等方法,赋予物质现象以历史意义。这是对之前过度强调话语分析的一种纠正,说明我们应当重拾在物质实践(material practices)、具身实践(embodied practices)等方面的研究。
林郁沁:《施剑翘复仇案》就已经对“民国是一个混乱和失败的时代”这种说法提出质疑了。民国时期也不仅是从清帝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转型时期。我认为,这些说法产生的原因是我们只关注了政治史,而社会文化史的优点就在于它能远离政治史里那些对失败及转型的描述。在讲述陈蝶仙的书里,我也同样避免把20世纪初简单地看成政治解体的时代。我看到的不是帝国的衰退及那之后失败的共和国和持续的政治分裂,我看到的民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清帝国的解体及科举制的废除让知识分子不再受儒家正统的束缚,从此可以探索新知识,而他们面前再也没有铺好的道路供他们进行社会重建,因此需要他们去创新和试验。帝国主义虽然威胁了中国主权,但它也使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尽管这是一种不平等也不对等的交流,但这也是中国进入全球知识与物质传播网络的新入口。这些新事物让很多人不安、充满矛盾,然而像陈蝶仙这样的人对它们欣然接受,并将其变为获利的基础。
如果说我两本书关注的都是二十世纪早期,那么我也看到最近史学界也在对四九年之后的现当代中国历史进行重新审视。研究中国的学者在反思过去对于这个时代的看法,抛弃之前单一的政治史角度。现在的史学界更谨慎的思考那个时代的复杂性。我想优秀的历史学家总会这样做,重新思考所关注的时代,还考虑如何挑战我们对某个时代的作出评价的前提假设。
林郁沁:这是一本比较复杂的史学专著,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读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样看,该书显然针对的是中国史学家,但我也希望它能影响中国史之外的领域。一些研究科技史、比较工业主义和新资本主义史的学者已经对这本书表达了相当积极的反馈。
1
林郁沁:与过去相比,这本书的研究领域涉及科技史、新资本主义史和全球史,并以更严肃的态度看待非西方地区。从多种层面上来看,我都从中受益匪浅。其中,部分是因为当前史学界已从简单的、对单一文明发展进程(不管是西方文明还是中国文明)的研究中走出来了,而且开始关注这之间的跨国联系。随着史学家对殖民主义的研究深入,关注跨国流动和交换的全球史视角在当今历史研究中逐渐获得重要地位。中国史学者及其他非西方史学者成为了推进跨国史方法的领导者和创新者,他们推动了从欧美历史研究中产生的普适性结论逐步地区化。我发现,在这些作用力的推动下,年轻一代的欧美史学家、中国史学家对他们本专业之外的知识更好奇了。
我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受益于当今新时代对中国史更重视的态度。为了让更多的非中国学者感兴趣,我在写作时还引用了中国史领域之外的科技史学家的著作。我引用的一些学术讨论不仅出现在中国史界,同时也在科学史、技术史和新资本主义史领域有重要地位。虽然目前中国史及其他非西方史学领域的学者仍然经常需要努力说服人们,告诉人们我们研究的历史不仅有意义,并且有非中国史学家也应当关注的联系点,但我觉得那种源于某种文明研究的、目光短浅的研究方法正在被摒弃,这也为我所从事的这种强调全球联系的微观史研究方法开创了可能性。
最后,尽管当今的全球史转向趋势极其重要,但有时它也会走入一些误区。比如,有的学者过于关注广度而放弃了深度,从而牺牲了对地方性知识的了解。优秀的全球史学家不会这样。例如,陈教授您的著作就在全球视角下很好地维持了对地方性知识的深度理解。然而,有的全球史学者却只浅显地追求描述的广度。因此,我仍然强调对一个地区的深度理解所产生的价值。这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不同的全球性现象在各地落地生根的表现并不相同,而这个地区化的过程值得我们去研究。
1
林郁沁:这个研究还未完全成型。我在Osiris(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的一本科学史期刊)的最近一期特刊(第33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期特刊由我和两位科学史学者共同编辑,探讨的主题是科学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交互影响。我在这期特刊上发表的文章标题是Making the Chinese Copycat(《制造中国仿冒者》),这会是我下个研究的一部分。我也在考虑是否用这个题目来命名给我的新书。和之前两本书不同的是,这不是一本微观史著作,也不再以单一人物为中心,而是把视角拉到国际舞台上,关注国际商标侵权争端,其中包括西方政府和公司控告中国造假的各种案子。通过研究,我发现仿冒其实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而不仅在中国。我关注到很多大型国际公司(比如英国药业生产巨头Burroughs Wellcome & Company)都在世界范围内打击仿冒他们畅销产品的商贩,然而唯独中国被称为“现代世界的抄袭恶霸”。我要试图理解为什么只有中国遭受这种待遇,并将这些国际争端背后的政治因素及诽谤中国“只会仿冒、不会创新”的企图公之于众。
将仿冒行为历史化,出自陈蝶仙这个案例。陈蝶仙和20世纪初刚萌芽的现代知识产权体系非常合拍,他愿意用商标体系来打击仿冒自己的产品的人,尽管他也鼓励他的同行翻译、仿冒和改造外国科技。对他而言,这并不矛盾,反倒彰显了他的精明和处事的灵活性。这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什么可以(或不可以)模仿、什么时候可以模仿的标准有很大的流动性。将这种流动性历史化,有助于挑战当今流行的关于“中国只会制造衍生品和喜欢仿造”这些价值性判断的前提。
1
林郁沁:微观史是我在前两本专著中建立的一种方法,尽管第三本书尽管讲述的是全球史,但我依旧坚持进行细致的案例研究。我的确认为,一个历史学家要有讲述好故事的能力,要能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审判记录、有趣的人物和外交争端,这些都是能达成这一目的的研究对象。作为读者,你可以想象自己回到过去,进入史学家要探讨的历史现象中。我觉得这是微观史的优点。为此,我努力地寻找有趣的事件和案例,让读者融入其中。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想要讲好一个故事了。在我刚开始读研究生时,那时的史学家都对理论持怀疑态度,而我属于最早接受理论的一批史学家。尽管我现在依旧关注理论问题,但也发现自己越年长,就越喜欢去发掘厚重多彩的史料——不论是实物、案件档案,还是小说。我喜欢对材料进行细读,但也喜欢把它们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让历史生动地呈现在现代读者眼前。我也很想让我的学生明白,作为历史学家,享受历史这个行当本身及研究和写作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我想再补充一句:我不认为自己属于任何一支理论学派。有的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狂热地喜欢话语分析,而我喜欢运用多种方法及理论并批判性地看待它们,思考它们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在什么时候不适用,并思考它们如何帮助我构建我关注的问题,让我看清自己的知识生产过程。
1
受访人简介
受访学者
林郁沁
林郁沁(Eugenia Lean),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该校魏德海(Weatherhead)东亚研究所所长。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毕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近现代中国史、性别史、科技和工业史、情感史等。英文专著有2006年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ublic Passions: The Trial of Shi Jianqiao and the rise of Popular Sympathy in Republican China (《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获美国历史学会2007年度费正清奖),以及2020年哥大出版社出版的Vernacular Industrialism In China: Local Innovation and Translated Technologies in the Making of a Cosmetic Empire, 1900 to 1940(《中国本土工业主义:化妆品帝国形成中的本土创新及外来科技,1900-1940》)等。
访谈人简介
访谈学者
陈利
陈利,多伦多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系、历史系副教授,法学院兼任副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律博士(J.D.)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博士(Ph.D.)。2014-2017年间任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会长,该学会现任董事和编辑。研究集中于明清以来中国和全球史中的法律、文化及政治领域间互动关系。其专著Chinese Law in Imperial Eyes《帝国眼中的中国法律:主权、正义和跨文化政治》获亚洲研究协会2018年中国领域列文森 (Levenson) 著作奖,其中文版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