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您一定要读)【晚课】第645期

点上方绿标收听【晚课】主讲:云谷禅师

作者:云谷禅师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这里是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

人生漫漫,岁月很长,我们是过路者,也同样是摆渡人。

佛说:“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

诸佛菩萨,也只能渡得了肯帮助自己的人。

我们的一生,也是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

1

什么叫渡人

佛说:“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是渡人。”

什么是渡人?

得理不苛责,遇事不纠缠。因为心中有善,所以包容善待。

渡人,渡的不是恶,而是善。

《了凡四训》有一个杨自惩的故事,说的是:

杨自惩在县衙做书办时宅心仁厚,但当时的县令喜好酷刑。

有一次,因为一个囚犯触怒了县令,县令毒打了他一顿,气仍未消。

杨自惩就跪下为囚犯求情,县令说:“这个人作孽太多,坏事做尽,你怎么能为他求情?”

杨自惩一边磕头一边说:“百姓因为朝廷的黑暗,没能得到好的教导,才误蹈法网。对此,我们更应该哀悯,而不是欢喜甚至是动怒啊!”

那县令听完,怒气立马就消了。

杨自惩家境贫寒,但遇到犯人缺粮食,宁愿自己挨饿,也会全力救济。

如此仁义,远近闻名。

而上天也没有辜负他,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孙子,都成为一代名臣,名传千古。

所有的善意,都会有因果回应。

一颗包容真诚的心,就是菩萨为众生普度的大慈大悲之心。佛家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利他之心。

渡人,就是利益众生。做好事不图回报,必定得殊胜果报,一生幸福圆满。

2

什么叫渡己

佛经中说:“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要躲避一场雨,就要自己伸手撑伞;要前往目的地,就要自己踏遍山河。

人这一辈子,靠自己的人,命最好。

《为学》中有两个和尚的故事:

四川边境上,有一个富和尚与一个穷和尚。

穷和尚说:“我要去南海,只要水瓶和一个饭碗就够了。”

富和尚不屑道:“我近几年想雇船去南海都没有成功,你这样怎么能去的了呢?”

转眼一年过去,富和尚又遇见了穷和尚,才知他早已从南海回来了。

四川与南海之间,相去甚远,但穷和尚却做到了。

一个人只有想法不行,还要有行动。纵使是佛菩萨想伸出援手,也需要自己走出第一步。

佛家常说:“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求人不如求己,做好自己的摆渡人,你走的每一步,都是人生未来的影子。

3

什么叫渡心

《六祖坛经》中提到:“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渡人渡己,都是在渡心。

佛经中记载,佛陀为众人说法时,以船筏为喻,告诉大家要善于渡心。

佛陀说:“有人遇到灾难,来到河边,想办法收集来木材做了一艘竹筏。他想,这个竹筏可以让我免于灾难,所以我要将它随身携带。”

佛陀问:“你们说这个人需要把竹筏带在身边吗?”

众人回答:“不需要,他已到达彼岸,既不需要,又何必徒添麻烦。”

佛陀说:“可见,即使是好的东西都该舍掉,更何况是恶的呢?”

所以,《金刚经》中也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法都应舍弃,就是在告诉我们人要学会看开。

当烦恼和不安,变成心结,人就会夜不能寐;当痛苦和不幸,成为执念,人就会寝食难安。

人生想要自在,唯“舍”一字,方渡人心。

这一辈子,只有一颗心,装得太多,自然会累。

只有放下枷锁,看淡过去,才能拥有现在,不畏将来。

4

修人先修心,渡人先渡己

五祖弘忍将衣钵传承给惠能后,让他迅速离开。

惠能不解地问:“要向何处去?”

五祖告诉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惠能连夜领了衣钵,上船撑杆,准备开船离开时,五祖又试着问他:“该是我来渡你啊!”

惠能却不假思索地答道:“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今已然得悟,往后便要自渡自悟。”

于是辞别五祖,向南而去,成为禅宗的第六代祖师。

正如六祖惠能所言,人生,就是在自渡渡心。

人这一辈子,聚散离合,得失成败,都是自己,所以佛才会说:“自作自受,自性自度。”

选择修善心,就是在渡自己;选择渡他人,也是在渡自己。

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照亮低谷里的他人,其实是给自己的世界带来了光明。

人生幸福还是烦恼,都在自己的心。怀渡人之心,就是在渡自己之苦!

(0)

相关推荐